固体-流体耦合压控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00277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流体耦合压控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的高压釜由上、下分别连有高压釜顶盖和高压釜底座的高压釜主体构成,高压釜中部轴向有垂向加压柱,高压釜与内设有活塞的高压缓冲器间的高压管路连有三通阀,高压缓冲器与流体压力控制泵管路连接,三通阀与取气装置的连接管路上连有带开关的二通阀;所述的高压缓冲器内有不锈钢活塞,不锈钢活塞两侧腔内有控制压力的蒸馏水及模拟地层流体;所述的高压反应釜上的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通过高压管道连通,该高压管道与三通阀连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更进一步讲涉及一种应用于烃源岩的固体-流体耦合压控生烃排烃模拟实验装置。技术背景生排烃模拟实验是在室内条件下重现地下的生烃和排烃过程,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研究烃源岩的生排烃演化规律,获取生排烃定量参数。只有尽可能模拟地下条件,实验结果才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地质条件下生排烃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包括温度、静岩压力、流体压力、流体组成、无机矿物性质等等。已采用不少的方法进行了有关的模拟,并尽量实现理想的压力条件,与生排烃的实际环境能够相近,所获取的结果越趋可靠。如《中国科学》1999年44卷4期介绍的“半咸水湖相未熟油成因机理模拟实验研究”即是采用了压实条件下的生烃模拟实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0126似606号专利所介绍的技术也与此类似。但是现在大多数类似这样的技术只能控制上覆的垂压,不能同时控制孔隙中的流体压力,也因此不能控制流体的状态和性质。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实验缺乏一套流体压力的控制装置,而且同时控制垂向固体压力和孔隙流体压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能达到这一条件,则很难有效地模拟地下超压流体对生排烃的作用,也不能模拟流体的化学性质对生烃的影响。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固体-流体耦合压控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高压釜由上、下分别连有高压釜顶盖(1)和高压釜底座(3)的高压釜主体(2)构成,高压釜中部轴向有垂向加压柱(7),高压釜与内设有活塞(13)的高压缓冲器(11)间的高压管路连有三通阀(10),高压缓冲器(11)与流体压力控制泵(15)管路连接,三通阀(10)与取气装置(8)的连接管路上连有带开关的二通阀(9)。

【技术特征摘要】
1.固体-流体耦合压控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高压釜由上、下分别连有高压釜顶盖⑴和高压釜底座⑶的高压釜主体⑵构成,高压釜中部轴向有垂向加压柱(7),高压釜与内设有活塞(1 的高压缓冲器(11)间的高压管路连有三通阀(10), 高压缓冲器(11)与流体压力控制泵(1 管路连接,三通阀(10)与取气装置(8)的连接管路上连有带开关的二通阀(9)。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友李钜源张守春刘庆李政张学军包友书王宇蓉吴平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