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硅衬底上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9514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衬底上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首先在不以(111)晶面为表面的Si衬底上用掩膜保护与湿法刻蚀的方法形成沟槽,暴露出Si{111}晶面中的一个或数个;然后用金属有机化学气象沉积法在Si衬底上生长一薄层半极性或非极性GaN,形成籽晶层;再用氢化物气相外延法继续生长GaN厚膜,形成表面平整,高晶体质量的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了不同沟槽间GaN的愈合,减少了愈合处的位错,克服了现有技术沟槽处愈合困难,愈合处位错密度大的缺点,具有更好的晶体质量与表面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GaN基薄膜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Si衬底半极性、非极性 GaN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GaN由于具有宽禁带(3. 4eV)、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和大临界击穿电压等特点,成为目前半导体技术研究的热点。III族氮化物GaN、AlN(禁带宽度6. &V)、InN(禁带宽度0. 7eV)及其组成的合金IrixAlyGai_x_yN禁带宽度覆盖了从红外到可见光、紫外光的能量范围,因此在光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大功率白光LED,蓝光激光器,紫外波段的日盲探测器,高频高功率器件等。目前GaN基LED、LD及电子器件已经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显示器背光源、照明、信息存储等领域。由于晶格中心对称性的缺失,GaN晶体材料存在较强的自发极化与压电极化效应。 极化电场使得电子与空穴在空间上分离,减少了二者的复合,降低了发光器件的效率,并引起波长的漂移,严重制约着器件性能的提高。对于GaN,极化电场总是沿0001方向(c方向),而垂直(0001)的方向没有极化电场的分量,因而不受极化效应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的晶面就称为非极性面,如a面——(1120)面,m面——(1100)面。与(0001)斜交的方向极化电场比c方向小,对应的晶面就称为半极性面,如(1122)面。非极性半极性GaN材料能够减少极化效应的影响,因而可以大大提高LED,LD等发光器件的效率,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非极性,半极性GaN还处于研究阶段,器件性能与c面的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用于生长非极性GaN的衬底主要有r-LiA102,r面及a面蓝宝石,m面4H_SiC,自支撑GaN 衬底等。半极性GaN的衬底主要有(100)面及(110)面的尖晶石,m面的蓝宝石等。其中自支撑GaN衬底由于属于同质外延衬底,没有晶格失配,因而在其上生长的GaN材料位错密度较少,晶体质量最好,器件的性能也最高。目前自支撑GaN衬底主要通过HVPE生长较厚的c面GaN,然后用切割的方法获得非极性面的GaN衬底。该方法由于受到GaN生长厚度的限制因而尺寸很小,只有几毫米大小。目前报道的该方法制备的最大尺寸也仅IOXlOmm 大小。而且GaN比较坚硬,该方法需要对GaN进行切割与抛光才能获得表面光滑的非极性 GaN衬底,工艺较繁琐。Si作为目前最成熟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尺寸大,晶体质量高,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如果能够在Si衬底上制备非极性或半极性GaN的复合衬底将大大扩大非极性,半极性 GaN衬底的面积,克服以上方法的不足。近年来日本名古屋大学的^shio Honda等人报道了在有掩膜的图形化Si衬底上生长半极性、非极性GaN薄膜的方法。首先在非(111)面的 Si衬底上用湿法刻蚀的方法成沟槽,暴露出(111)面;然后在暴露出的(111)面上用MOCVD 生长一层GaN薄膜,形成半极性或非极性GaN。该方法虽然实现了 Si衬底上半极性,非极性 GaN的生长,但还存在沟槽处愈合困难,愈合处位错密度大以及晶体质量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衬底上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Si衬底上半极性,非极性GaN的生长愈合容易,愈合处位错密度小,在Si衬底上实现高晶体质量的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的制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依次进行下列步骤步骤1 用掩膜保护与湿法刻蚀的方法在不以(111)晶面为表面的Si衬底上形成沟槽,暴露出Si {111}晶面中的一个或数个;步骤2 用金属有机化学气象沉积法在Si衬底上依次生长AlN缓冲层、GaN层、应力调控层,形成半极性或非极性GaN生长的籽晶层;步骤3 用氢化物气相外延法继续生长GaN厚膜,形成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上述步骤1中所述不以(111)晶面为表面的Si衬底包括(112)晶面Si衬底、 (110)晶面Si衬底、(001)晶面Si衬底、(113)晶面的Si衬底。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Si {111}晶面包括Si (111)晶面、Si (111)晶面、Si (111)晶面、Si (111)晶面、Si (111)晶面、Si (111)晶面、Si (111)晶面、Si (111)晶面。当Si衬底不为(113)晶面的Si衬底时,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1 首先在Si衬底上形成条状掩膜;步骤1-2 然后用碱溶液腐蚀Si衬底,形成沟槽,沟槽的表面至少含有一个 Si {111}晶面;步骤1-3:用掩膜覆盖沟槽内除其中一个Si {111}晶面以外的表面。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掩膜为SW2或氮化硅。当Si衬底为(113)晶面的Si衬底时,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1 首先在Si衬底上形成条状掩膜;步骤1-2 然后用碱溶液腐蚀Si衬底,形成沟槽,沟槽的表面至少含有一个 Si {111}晶面。当Si衬底为(113)晶面的Si衬底,并且掩膜的宽度小于1微米时,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1 首先在Si衬底上形成条状掩膜;步骤1-2 然后用碱溶液腐蚀Si衬底,形成沟槽,沟槽的表面至少含有一个 Si {111}晶面;步骤1-4 腐蚀掉掩膜。上述步骤2中AlN缓冲层生长在Si衬底及沟槽内未被掩膜覆盖的表面上,开始阶段GaN只会在AlN覆盖的Si(Ill)晶面或其等效晶面上沿<0001〉方向生长。当GaN生长到一定厚度后,GaN就会长出沟槽,往纵向与横向生长,通过调节生长条件,可以使各沟槽中的GaN愈合到一起,形成半极性或非极性GaN。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应力调控层为AlN插入层、GaN层、AlxGi^xN层、Ιηχ(^_χΝ层、 氮化硅掩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其中0 < χ < 1。由于GaN与Si衬底间存在晶格失配与热失配,将引起GaN层中存在较大的应力与位错密度。该应力调控层用于缓解GaN厚膜与Si衬底间的应力,并减少位错密度,提高上层GaN的晶体质量。厚膜GaN利于愈合并能提高晶体质量。步骤3用HVPE (氢化物气相外延法)生长一层GaN厚膜,这样能够促进不同沟槽间GaN的愈合,减少愈合处的位错并能提高整体的晶体质量与表面的平整度。上述的GaN层、GaN厚膜为半极性GaN或非极性GaN。本专利技术在Si衬底上增加了应力调控层与HVPE生长的GaN厚膜,促进了不同沟槽间GaN的愈合,减少了愈合处的位错,克服了现有技术沟槽处愈合困难,愈合处位错密度大的缺点,具有更好的晶体质量与表面平整度。本专利技术在Si衬底上制备出高晶体质量的非极性,半极性GaN复合衬底,可用于生长非极性,半极性GaN材料以及制备LED,LD等光电器件,克服极化效应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步骤1-1结构示意图;图I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步骤1-2结构示意图;图I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步骤1-3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经过步骤1-2后Si衬底俯视图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步骤2详细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1100)面非极性GaN复合衬底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1120)面非极性GaN复合衬底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1101)面半极性GaN复合衬底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所述(1122)面半极性G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衬底上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进行下列步骤:步骤1:用掩膜保护与湿法刻蚀的方法在不以(111)晶面为表面的Si衬底上形成沟槽,暴露出Si{111}晶面中的一个或数个;步骤2:用金属有机化学气象沉积法在Si衬底上依次生长A1N缓冲层(4)、GaN层(5)、应力调控层(6),形成半极性或非极性GaN生长的籽晶层;步骤3:用氢化物气相外延法继续生长GaN厚膜(7),形成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衬底上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进行下列步骤步骤1 用掩膜保护与湿法刻蚀的方法在不以(111)晶面为表面的 Si衬底上形成沟槽,暴露出Si {111}晶面中的一个或数个;步骤2 用金属有机化学气象沉积法在Si衬底上依次生长AlN缓冲层(4)、GaN层(5)、 应力调控层(6),形成半极性或非极性GaN生长的籽晶层;步骤3 用氢化物气相外延法继续生长GaN厚膜(7),形成半极性、非极性GaN复合衬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不以(111)晶面为表面的Si衬底包括(112)晶面Si衬底(Ia),(110)晶面Si衬底(Ib),(001)晶面Si衬底(Ic)及(113) 晶面的Si衬底(Id)。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Si{lll}晶面包括Si(Ill)晶面、 Si(Ill)晶面、Si(Ill)晶面、Si(Ill)晶面、Si(Ill)晶面、Si(Ill)晶面、Si(Ill)晶面、 Si(Ill)晶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Si衬底为非(113)晶面的Si衬底时,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1 首先在Si衬底上形成条状掩膜O);步骤1-2 然后用碱溶液腐蚀Si衬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佰君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