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垃圾填埋场气体导排井的自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93277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气体导排井的自动排水装置, 包括:集水管(10),垂直设置于气体导排井中,包括:设置于下 部侧壁的进水口(12)和位于集水管(10)上部区域的挡板(14), 挡板设有孔(16),用于接入导气管(15),导气管可选择性地连通 至由第一控制阀(22)控制其开和关的压缩空气管(20),和由第 二控制阀(32)控制其开和关的空气管(30);排水管(40),从集 水管顶端穿过挡板(14)延伸到集水管底部;以及水位控制机构 (50),其根据水面的位置控制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32) 的开和关。该装置能自动排出气体导排井内的积水,避免在气体导 排井内安置潜水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填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垃i及填埋场的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Jt成市生活垃;及填埋场产生大量的填埋气体(沼气),此气体为一种可燃气体,带有恶臭,且随着垃〗及不断增加而连续不断地产生。为了保证垃圾填埋场的安全和保护环境,需要在垃圾填埋堆体上建立竖向气体导排井,将垃圾堆体中产生的填埋气体连续不断地导出。但由于垃圾填埋堆体中含有大量水,使气体导排井经常一皮水浸泡,影响气体的有效导排,为此需要及时将井中的水排出。目前釆取的排水方式皆为人工方式,就是说,由人工监控集水井中的水位,当水^f立达到预定高度时,作业工人会启动抽水泵,这种人工方式存在效率低下的缺陷,且采用的电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气体导排井的自动排水装置,以解决垃奴Jt真i里场气体导^非井^皮水浸泡而无法导气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垃圾填埋场气体导排井的自动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管,垂直设置于所述气体导排井中,集水管包括设置于其下部侧壁的进水口,进水口带有止回装置,以及挡^反,位于集水管的上4部区域壁内,用于提供集水管与外部的气密封,挡板设有压缩空气进口;导气管,通过所述孔与所述集水管连通;压缩空气管,连接至导气管,由第一控制阀控制其开和关;空气管,连接至导气管,由第二控制》兹阀控制其开和关;排水管,从集水管顶端穿过挡板延伸到集水管底部;以及水位控制机构,其根据所述集水管内水面的位置控制所述第 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和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例中,该水位控制4几构包4舌 一个浮子,设置在集水管内位于挡板之下的位置;以及一个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根据浮子的位置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和关。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浮子位于第一位置时,控制机构启动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以向集水管内注入压缩空气,当浮子位于一个低于第 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时,控制机构关闭第 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该控制阀可以为电^兹阀。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所述浮子为一个中空浮^求,穿i殳在一个管件上,并可沿着所述管件上、下滑动,其中所述管件在所述集水管的整个高度延伸,该自动排水装置还包括弹簧开关,其被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附近并与所述扭J于才几构电连4妄,并且具有可选择性地接触和脱开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第一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管件的所述第一位置;第二控制环,固定于所述管件的所述第二位置;以及》兹环,夂f立于所述浮^求内,并环绕所述管4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水装置,可以避免将电动潜水泵》文置在气体导排井内,从而防止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危险。另外,该自动排水装置可以不用人工^直守,乂人而节约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水位控制器的浮球装置的典型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示例性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排水装置。如图1所示,集水管IO是一个带有下底11的圆筒,在圆筒的下部侧壁具有进水口 12。在进水口的内侧有一个挡片,该挡片4交才妻在圆筒的内壁(图中未示出)。集水管外的水可以推开该挡片进入集水管10内。但是,当集水管的压力大于管外时,挡片则封住进水口 12,以避免管内的7jc回流至管外。在集水管的上部位置还有挡板14,提供集水管与外部的密封。挡板设有通孔16,用于接入导气管15。导气管15与压缩空气管20相连,用于向管内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管20由第一控制电^兹阀22控制其开和关。导气管15还与空气管30相连,空气管30通过第二控制电^f兹阀32控制其开和关。排水管40从集水管顶端穿过挡板14延伸到集水管10底部。另外,排水装置还有一个水位控制4几构50,该才几构包括一个浮子52和一个执行机构54,浮子52 i殳置在集水管内位于挡板14之下的位置,执4亍才几构54与第一控制电磁阀22和第二控制电i兹阀32电连接,以根据浮子52的位置控制第一控制电磁阀22和第二控制电,兹阀32的开和关。在实际应用中,集水管被安置在气体导排井内。该排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浮子52 ^皮上涨的水位4乇起,位于一个预定的第一位置时,控制才几构54启动第一控制电^t阀22,关闭第二控制电^兹阀32,以向集水管10内注入压缩空气。这时受压力的影响,挡片关闭进水口 12,集水管内水在压力驱使下由排水管40排出。当浮子52位于一个低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时,控制机构54关闭第一控制电^f兹阀22,打开第二控制电》兹阀32,空气管与集水管的挡4反14以下连通,集水管可以经由进水口 12进水。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自动排水。图2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水位控制器的浮球装置。其是一个浮球液位开关52,该开关是在密闭的金属或塑料管60内设置一点或多点的弹簧开关55,然后将管子60贯穿一个或多个中空而内部装有环型磁铁56的浮球52,并利用设在管子60第一位置的第一 固定环62和在第二位置的第二固定环64控制浮球与弹簧开关在相关位置上,使浮球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利用浮球的磁铁去吸引磁簧开关的4妻点,产生开与关的动作,作液位的控制。具体而言,弹簧开关被固定在第一位置附近,具有第一弹片551和第二弹片552。在常态下,第一弹片551和第二弹片552处于不接触状态。当浮球5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i兹4失56使得这两个弹片相才妄触,乂人而导通连4妄电if各。这时第一电》兹阀22 ^皮启动,以实现压缩空气管20与导气管15的连通,向集水管内进入压缩空气。当浮球5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这两个弹片551和552断开,乂人而断开连4妾电^各。这时第一电^兹阀22^皮关闭,第二电f兹阀22一皮打开,集水管内的气体可以从空气管30排出。应该理解的是,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水位4空制才几构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现有l支术中应该有4艮多液(水)位控制器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中所需的功能。例如,该水位控制机构还可以通过机械连接实现压缩空气管和空气管的开启和关闭。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将浮子52固定连l妻于一个浮杆,该浮杆穿过挡4反14可以上下浮动,在浮杆处于挡板14上方的预定位置设置多个突起,这些突起可以相应于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拨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该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以控制压缩空气管和空气管的开启和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实现挡板与浮杆之间的气密封即可,这是现有技术中4艮容易实现的。可有其他方式实现液位控制的功能,例如通过i兹感应或红外感应方式来感应浮子的位置,并将信号传达至执4亍才几构,由^U于才几构进一步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启和关闭。这同样是先有技术中容易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优势在于,可以自动排出垃;及填埋场的气体导排井内的积水,使得导排井不用人工操作就可以安全、连续地实现排气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优势是,由于通过压缩空气的施压而排出井内的水,无需在井底安放潜水泵,不仅延长所用设备的寿命,而且还易于设备的维护。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优势是,通过安装此装置,可使填埋场气体导排井始终保持较低水位,大大提高导气井的导气效果,^:高整个填埋场的气体收集效率。本专利技术可以为垃:t及填埋场带来以下环境效益其一是臭味控制效果提高;其二是减少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排放。本专利技术还具有提高填埋气体的利用率、减少填埋成本、减小填埋场气体迁移造成的安全隐患等益处。才艮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气体导排井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管(10),垂直设置于所述气体导排井中,所述集水管包括: 设置于其下部侧壁的进水口(12),所述进水口带有止回装置,以及 挡板(14),位于所述集水管(10)的上部区域壁内,用于提供所述集水管与外部的气密封,所述挡板(14)设有孔(16); 导气管(15),通过所述孔(16)与所述集水管连通; 压缩空气管(20),连接至所述导气管(15),由第一控制阀(22)控制其开和关;空气管(30),连接至所述导气管(15),由第二控制阀(32)控制其开和关; 排水管(40),从所述集水管(10)顶端穿过所述挡板(14)延伸到所述集水管底部;以及 水位控制机构(50),根据所述集水管(10)内水面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32)的开和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气体导排井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管(10),垂直设置于所述气体导排井中,所述集水管包括设置于其下部侧壁的进水口(12),所述进水口带有止回装置,以及挡板(14),位于所述集水管(10)的上部区域壁内,用于提供所述集水管与外部的气密封,所述挡板(14)设有孔(16);导气管(15),通过所述孔(16)与所述集水管连通;压缩空气管(20),连接至所述导气管(15),由第一控制阀(22)控制其开和关;空气管(30),连接至所述导气管(15),由第二控制阀(32)控制其开和关;排水管(40),从所述集水管(10)顶端穿过所述挡板(14)延伸到所述集水管底部;以及水位控制机构(50),根据所述集水管(10)内水面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22)和第二控制阀(32)的开和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水位控制机构(50) 包括一个浮子(52),设置在所述集水管内位于所述挡板之下 的j立置,以及一个执行机构(54),其根据所述浮子(52)的位置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祥信徐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城市建设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