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987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发出不同色光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一个光源模组及一个可透光的光学元件。该光源模组用于发出单一色光。该光学元件具有多个透光区域,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至少一种荧光粉,该至少一种荧光粉在该单一色光的激发下发出不同于该单一色光的其它色光,该光学元件绕该光源模组旋转以使该光源模组发出的单一色光选择性地照射至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至少一者上。所述照明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应用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发出不同色光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等优点,因而被当作理想光源而广泛应用在现有的各种照明场合中,具体可参见Jos印h Bielecki等人在文献2007 IEEE,23rd IEEESEMI-THERMSymposi咖中 的Thermal Considerations for LED Components in anAutomotive Lamp —文。 在现有的照明装置中,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组合在一起以发出不同色光,从而获得较丰富的照明效果。此类照明装置通常是通过控制多个发出单一色光的发光二极管的通电时间,以使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轮流进行发光来达成发出不同色光的目的。然而,为了控制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通电时间,需要相对应地设计较复杂的驱动电路,此增加了照明装置设计的难度,并且不利于照明装置的使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且可发出不同色光的照明装置。 —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光源模组及一个可透光的光学元件。该光源模组用于发出单一色光。该光学元件具有多个透光区域,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至少一种荧光粉,该至少一种荧光粉在该单一色光的激发下发出不同于该单一色光的其它色光,该光学元件绕该光源模组旋转以使该光源模组发出的单一色光选择性地照射至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至少一者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照明装置的光学元件包含至少一种荧光粉,且该光学元件可绕该光源模组旋转,以使光源模组发出的单一色光通过该光学元件的不同透光区域射出,并且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荧光粉吸收该单一色光并将对该单一色光进行转换,从而使该光学元件在旋转时发出多种不同的色光,达到丰富照明效果的目的。所述照明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应用及推广。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照明装置的光学元件沿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照明装置沿IV-IV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光学元件包括一种荧光粉的色度图。 图6是图1中光学元件包括两种荧光粉的色度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l,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光源模组11,一个可透光的光学元件12,以及一个用于驱动光学元件12绕该光源模组11旋转的驱动模组15。 该光源模组11包括一个电路板111、 一个设置在该电路板111上的固态发光元件,以及一个散热装置113。其中,该发光二极管112及该散热装置113分别设置在该电路板lll的相对的两侧。具体地,所述固态发光元件112可为发出单一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112为蓝色发光二极管,其发出波长为410nm至490nm中任意波长的蓝光,优选地,所述蓝光的波光为465nm,且该蓝光的光谱的半高宽(FWHM)不超过30nm。该电路板111可通过外接电源以对发光二极管112供电。该散热装置113可具体为散热鳍片,并可通过导热胶,如银胶等粘贴在该电路板112上,从而通过该电路板111与发光二极管112形成热性连接,使得发光二极管112在发光时所发出的热量可通过该电路板112传导至散热鳍片113上进行散热,由此,该发光二极管112可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下工作,以保障其发光特性。 该照明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一个透明承载架14以承载该光源模组11。该透明承载架14具有一个中空主体部140,以及由该中空主体部140的两侧向该中空主体部140的空腔14A内延伸形成的两个卡扣部142。具体地,该中空主体部140具有一个第一中空圆柱轮廓,该两个卡扣部142分别开设与电路板111的两侧相适配的凹槽1420。该电路板111的两侧可卡设在该两个卡扣部142内。 请一起参阅图2,该光学元件12具有一个第二中空圆柱轮廓,且该第二中空圆柱轮廓由多个形状大小相等的弧形透光区域I、 II、 III所组成。该多个弧形透光区域I、 II、III沿该圆柱轮廓的圆周方向排列,且每个弧形透光区域I、 II、 III所对应的圆弧角e与该发光二极管112的发光角度相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112的发光角度为120度,对应地,该圆弧角9也为120度。 该光学元件12可由以下材料制成,如树脂(Resin)、硅胶(Silicone)、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或玻璃等。其中,树脂材料为环氧树脂(Epoxy)或聚碳酸树脂(Polyethyleneter印hthalate)等,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 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薩)等。 该弧形透光区域I、II、in内分别掺杂一种可转换波长的物质12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可转换波长的物质121为荧光粉,弧形透光区域I、 II、 III分别掺杂红、黄、绿三色荧光粉121。所述荧光粉121的材料为硫化物(Sulfides)、铝酸盐(Aluminates)、氧化物(Oxides)、硅酸盐(Silicates)或氮化物(Nitredes)等。具体的,所述荧光粉121的材料可以为Ca2Al12019:Mn, (Ca, Sr, Ba)Al204:Eu, Y3A15012Ce3+(YAG) , Tb3Al5012:Ce3+(YAG),BaMgAl 10017: Eu2+(Mn2+) ,Ca2Si5N8:Eu2+, (Ca, Sr, Ba) S:Eu2+, (Mg, Ca, Sr, Ba)2Si04:Eu2+, (Mg,Ca, Sr, Ba)3Si207:Eu2+, Ca8Mg(Si04)4Cl2:Eu2+, Y202S:Eu3+, (Sr, Ca, Ba) Six0yNz:Eu2+, (Ca, Mg,Y)SiwAlx0yNz:Eu2+, CdS, CdTe或CdSe等。 该中空圆柱轮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开口端120及一个封闭端122,其中,该封闭端122与一个激励单元15,如马达或汽缸机械耦合,而开口端120开设有该空腔14A。进一步地,该照明装置100还包括有两个轴承16,如滚珠轴承以连接该光学元件12与该透明承载架14。 请一起参阅图3,组装时,先将光源模组11由该开口端120放置入透明承载架14的空腔14A内,其中,电路板111的两端插设在与其相适配的凹槽1420内,由此,该透明承载架14与该光源模组11一体并承载该光源模组11,优选地,该发光二极管112位于该光学元件12的轴心上。 进一步地,将两个轴承16套设在该透明承载架14的两端120、 122,再将透明承载架14与该两个轴承16作为一个整体套设入光学元件12内,从而使得该两个轴承16与光学元件12的开口端120及封闭端122相啮合。由此,该两个轴承16连接该透明承载架14与光学元件12,且该透明承载架14与该光学元件12同轴。当固定透明承载架14而对激励单元15通电时,该激励单元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发出单一色光的光源模组;及一个透光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具有多个透光区域,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至少一种荧光粉,该至少一种荧光粉在该单一色光的激发下发出不同于该单一色光的其它色光,该光学元件绕该光源模组旋转以使该光源模组发出的单一色光选择性地照射至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至少一者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发出单一色光的光源模组;及一个透光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具有多个透光区域,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至少一种荧光粉,该至少一种荧光粉在该单一色光的激发下发出不同于该单一色光的其它色光,该光学元件绕该光源模组旋转以使该光源模组发出的单一色光选择性地照射至该多个透光区域中的至少一者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单一色光为蓝光。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具有一个第一中空圆柱轮廊,该多个透光区域为沿该第一中空圆柱轮廓的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弧形区域。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种荧光粉包含多种,该光学元件的相邻两个弧形区域包含不同的荧光粉。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种荧光粉沿该圆周方向具有不同的分布密度。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第一中空圆柱轮廊的轴心上,每个弧形区域所对应的圆弧角与该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相等。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套设在该光学元件内的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