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组连接器,尤指一种应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模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参阅2003年10月28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 638, 112号,2004年3月9日公告的 美国专利第6, 702, 618号及2004年6月22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 752, 664号,该等专利 皆揭示一种模组连接器,该模组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及 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插入模组,该插入模组包括磁性模组、设置于磁性模组底部的第一电 路板、盖设于磁性模组顶部的第二电路板及焊接于第一电路板的若干对接端子。其中,第二 电路板上设有电子元件,该等电子元件用以改善模组连接器的电气性能,以适用于高速传 输领域。随着技术及进一步高速传输的需求,需要针对模组连接器的电气性能进行进一步 的改善以满足超高速的信号传输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滤波元件的模组连接器,其滤波元件便于实现模 组连接器的超高速信号的传输。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模组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包 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插入模组,该插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组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插入模组,该插入模组包括一磁性模组、设置在磁性模组上的第一、第二电路板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的若干对接端子,所述磁性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绝缘基体、收容于绝缘基体的磁性线圈及电子元件,该绝缘基体具有相反设置的顶壁及底壁,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底壁,第二电路板设置于顶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还设有若干滤波元件,所述绝缘基体的顶壁开设有第一及第二收容槽,磁性线圈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电子元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春,刘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