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685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设有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该固持部具有面对绝缘本体的表面,所述端子还设有与固持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突出部,该突出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延伸出并埋入绝缘本体内,端子通过该突出部与绝缘本体的配合稳固固持于绝缘本体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中国技术专利第200320110034. 3号所揭示的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该板对板电连 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其中,所述母连接器包括纵长形的绝缘本体及收 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设有固持部并通过该固持部与绝缘本体固持。所述固持部的两侧分别突设有倒 刺,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壁设有若干收容端子的收容槽。当所述端子自上而下插入绝缘本体 中时,所述固持部的倒刺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干涉以使端子与绝缘本体固持。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端子使用倒刺与绝缘本体配合时,倒刺的上下两端依然存在 可移动的空间,端子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若受到外力的作用,则端子可能会在该外力的影 响下在端子槽内上下移动,引起端子的焊接部的变形,从而对电连接器的正常使用产生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端子稳固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纵长形 的绝缘本体及沿纵长方向排列并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设有收容于绝缘 本体内的固持部,所述端子还设有与固持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埋入绝缘本体内的突出部,该突 出部的纵长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固持部的纵长方向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端子设有固持部连接的 至少一个突出部,该突出部埋入绝缘本体内,使得端子可稳固固持于绝缘本体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电连接器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所述 固持部的至少一侧凸伸有与绝缘本体干涉的宽部,所述固持部还延伸出用以埋入绝缘本体内 的突出部,该突出部的延伸方向与宽部凸伸方向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端子设有与绝缘本体干 涉的宽部及延伸方向与宽部凸伸方向垂直并埋入绝缘本体内的突出部,使宽部与突出部限制 端子横向及纵向的位移,使端子可稳固的固持于绝缘本体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中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l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端子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端子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端子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l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l用于与对接物(未图示)连接,该电连接 器1包括绝缘本体2及固持于绝缘本体2内的若干端子3。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为纵长形,并具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21 及位于该侧壁21两端的一对端壁22,所述侧壁21及端壁22构成可收容对接物的对接空间23。 所述侧壁21设有沿纵长方向排列的若干用于收容端子3的端子槽24,所述端子槽24包括位于 侧壁21外侧的第一槽道241及位于侧壁21内侧并与所述对接空间23连通的第二槽道242。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端子3是沿纵长方向排列并收容于所述端子槽24中,端子3包 括主体部31及连接于主体部31并组装于绝缘本体2内的突出部32。所述主体部31具有固持于 所述端子槽24内的固持部33、自该固持部33底端向斜上方向延伸至绝缘本体2的对接空间23 内的接触部34及自固持部33向绝缘本体2外水平延伸出的焊接部35。所述固持部33包括固持 于第一槽道241内的第一固持部331、固持于第二槽道242内的第二固持部332及连接该第一、 第二固持部331、 332的连接部333,且所述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及连接部333形成倒U 形状。请再参阅图3及图4所示,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的两侧沿纵长方向凸伸出与绝缘本 体2干涉的宽部334,该宽部334与所述绝缘本体2干涉而提供一定的固持力,并能够限制端子 3的纵长方向的位移。所述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突出部32配合的开 槽335,所述突出部32的纵长方向的宽度m是小于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的纵长方向的宽度n,且突出部32的一端收容于开槽335中并分别与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焊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32是采用激光焊接技术焊接于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上并 垂直于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延伸。所述两突出部32的另一端分别向所述侧壁21延伸, 并使用电连接器领域常用的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方法将两突出部32分别自所述侧壁 21的两侧面埋入侧壁21内。所述连接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的两突出部32上下交错且平 行设置,使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均受到突出部32的限制,且该突出部32的延伸方向与 所述宽部334的凸伸方向垂直。请再参阅图4所示,所述端子3组装入绝缘本体2中,所述突出部32埋入绝缘本体2内而限 制端子3的竖直方向的位移,同时,端子3的宽部334与绝缘本体2的干涉限制端子3纵长方向 上的位移,使端子3稳固固持于绝缘本体2内。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l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的绝缘本体 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绝缘本体2相同,以下针对端子3'进行描述,该端子3'与第一种实施 方式中的端子3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12'自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的 中间位置处分别弯折并延伸出突出部32',该突出部32'与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332'—体 成型而成,可节省端子3'的制造成本。所述第一、第二固持部331' 、 332'的两侧设有上下延 伸的宽部334'。所述端子3'同样以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与绝缘本体2'组装于一 起使所述突出部32'埋入绝缘本体中,所述突出部32'埋入绝缘本体内而限制端子3'的上下移 动,使端子3'稳固固持于绝缘本体内。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l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的绝 缘本体2''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绝缘本体2相同,以下针对端子3''进行描述。该端子3''同 样沿绝缘本体2''的纵长方向排列并固持于绝缘本体2''中。所述端子3''包括主体部31''及 连接于主体部31''并组装于绝缘本体2''内的突出部32''。所述主体部31''具有固持于绝缘 本体2''内的固持部33''。所述固持部33''包括第一固持臂331''、第二固持臂332''及连接 该第一、第二固持臂331' ' 、 332''的连接部333'',且所述第一、第二固持臂331' ' 、 332'' 及连接部333形成倒U形状。所述突出部32自所述连接部333自上而下弯折而成并通过 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埋入绝缘本体2''内以使端子3''与绝缘本体2''固持,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纵长形的绝缘本体及沿纵长方向排列并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设有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设有与固持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埋入绝缘本体内的突出部,该突出部的纵长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固持部的纵长方向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纵长形的绝缘本体及沿纵长方向排列并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设有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设有与固持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埋入绝缘本体内的突出部,该突出部的纵长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固持部的纵长方向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上设有与 所述突出部配合的开槽,所述突出部的一端收容于开槽中并与固持部焊接于一起。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与固持部 一体成型,且突出部自固持部向绝缘本体侧弯折形成。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自 上而下埋入绝缘本体内。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是 垂直于固持部延伸。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设 有与所述固持部相对设置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高兵胡楠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