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发光元件及光源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252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良好散热性能的固态发光元件,其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固态发光芯片,该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与其相对的第二表面,该固态发光芯片设置在该第一表面上且其具有一个第一电极及一个第二电极。该固态发光元件还包括一个第一导电体及一个第二导电体,该第一导电体设置在该基板的邻近该第二表面的一侧并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第二导电体贯穿设置在该第一导电体中且与其相互绝缘,该第二导电体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固态发光芯片发光时所发出得热量可经由该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扩散至该固态发光元件之外,有效地提高了该固态发光元件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态发光元件及一种具有多个该固态发光元件的光源模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作为一种固态发光元件,其电、光特性及寿 命对温度敏感,在此, 一种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还能保持稳定光强的新型发光二极管可参见 Yukio Tanaka等人在文献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 41, No. 7, July 1994中的A Novel Temperature-Stable Light-Emitting Diode—文。 一般而言,较高的温 度会导致低落的内部量子效应并且寿命也会明显縮短;另一方面,半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降低,滑落的电阻会带来较大的电流及更多的热产生,造成热累积现象的发生;此一 热破坏循环往往会加速破坏发光二极管的工作效能。如图1所示, 一种典型的固态发光元件100包括 一个基座101, 一个第一电极102, 一个 第二电极103, 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104及一个封装体105。该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并 列设置于该基座101上,该发光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态发光元件,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固态发光芯片,该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与其相对的第二表面,该固态发光芯片设置在该第一表面上且其具有一个第一电极及一个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固态发光元件还包括一个第一导电体及一个第二导电体,该第一导电体设置在该基板的邻近该第二表面的一侧并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第二导电体贯穿设置在该第一导电体中且与其相互绝缘,该第二导电体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二电极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权利要求1一种固态发光元件,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固态发光芯片,该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与其相对的第二表面,该固态发光芯片设置在该第一表面上且其具有一个第一电极及一个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固态发光元件还包括一个第一导电体及一个第二导电体,该第一导电体设置在该基板的邻近该第二表面的一侧并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第二导电体贯穿设置在该第一导电体中且与其相互绝缘,该第二导电体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二电极电连接。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态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体与 该第二导电体之间通过一绝缘层相互绝缘。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态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个 第一通孔及一个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贯穿该基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 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位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相对的两侧,该固态发光元件还 包括一个第一金属线,该第一金属线的一端连接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一电极,该第一金属 线的另一端穿过该第一通孔连接于该第一导电体,该第二导电体的一端穿过该基板的第二通 孔与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二电极形成电连接。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态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固态发光芯片 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并行设置在该固态发光芯片的一侧,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一电极与该 第一导电体打线连接,该固态发光芯片的第二电极与该第二导电体打线连接。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态发光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弘光王君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