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松元专利>正文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052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框架、一扇叶以及至少一发光或导光元件,扇叶枢设于框架,而发光或导光元件配置于框架及扇叶的至少其中之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装置可以节省成本及节能减碳且兼具美学照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节省成本及节能减碳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何达到节能减碳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以目前用于发电的电子装置如风车来说,其一般装设于风力足够强的地区,以利用风力转动风车的风扇, 将风扇转动的动能转换成电力。如此,是利用天然资源发电,达到减少排碳机会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可以节省成本及节能减碳且兼具美学照明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框架、一扇叶以及多个发光或导光元件,其中扇叶枢设于框架,而发光或导光元件配置于框架及扇叶的至少其中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或导光元件与扇叶的多个叶片一体成型。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或导光元件配置于所述扇叶的多个叶片上,且可以是缕空叶片以使发光或导光元件嵌入或装入叶片。或者,发光或导光元件也可以是贴附或拼装于叶片上。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叶片为透明可透光材质。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包括一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多个自感应电源线圈、一磁铁基座、一磁铁、一支架外壳以及一转动轴承。自感应电源线圈配置于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中,磁铁基座套设于支架外壳内,且磁铁套设于磁铁基座上而自感应电源线圈及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配置于支架外壳及扇叶之间,而转动轴承穿过支架外壳、磁铁基座及扇叶以与风扇组合在一起。此外,框架还包括多个组合螺丝,且这些组合螺丝穿过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扇叶,以将自感应电源线圈、扇叶组装在一起。另外,框架还包括一整流罩,而扇叶配置于整流罩及支架外壳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电路基板,此电路基板配置于扇叶及自感应电源线圈之间,且所述转动轴承穿过所述电路基板,其中电路基板具有一排针插槽,而自感应电源线圈连接至一排针以导引自感应电源线圈的电流至储电系统或利用此排针插入电路基板的排针插槽直接提供电路基板所需的电源。此外,当使用发光元件时,电路基板具有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一控制芯片,且控制芯片用以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及显影。 再者,电路基板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信号控制排线的插槽,信号控制排线对应插接于所述信号控制排线插槽中以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及显影。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发光或导光元件呈放射状排列。 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发光元件包括一发光体以及一信号控制排线,且发光体及信号控制排线整合连接,而信号控制排线对应插接于信号控制排线插槽中。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电路基板具有一控制芯片及至少一光源,此控制芯片与光源电连接,以控制光源的发光及显影,而导光元件配置在光源的周围。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无机发光二极管、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导光元件为光纤。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中,将发光或导光元件配置在框架或扇叶上,使发光或导光元件在电子装置的扇叶转动时会发光并显示图像,可增进电子装置使用时的美观。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A为图1中电路基板的放大示意图;图2B为图1中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为水力驱动水车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为一般风力驱动风车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为一般手持风车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为垂直轴风扇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中电路基板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电子装置;120:扇叶;110:框架;122:叶片;112:自感应电源线圈;112a 自感应电源线圈排针;113 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114:磁铁;115:磁铁基座;116:支架外壳;117:组合螺丝;118:转动轴承;119:整流罩;152 自感应电源线圈排针插槽;170 发光元件信号控制排线插槽。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30 发光元件; 130'导光元件; 132 发光体;134 发光元件信号控制排线; 150、150'电路基板; 154 控制芯片; 156 光源;130a、130b 导光元件的部分;100包括一框架110、一扇叶120以及至少一发光元件130,扇叶120枢设于框架110,而发光元件130配置于框架110及扇叶120的至少其中之一。承上述,框架110包括多个自感应电源线圈112、一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113、一磁铁114、一磁铁基座115、一支架外壳116以及一转动轴承118,磁铁基座115套设于支架外壳116内,自感应电源线圈112配置在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113中,而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 113配置于支架外壳116及扇叶120之间,而转动轴承118穿过支架外壳116、磁铁基座115 及扇叶120,且扇叶120以转动轴承118为轴心带动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113使自感应电源线圈112转动,使其相对于磁铁114转动而产生感应电流,此电流经由自感应电源线圈排针 112a导引至自感应电源线圈排针插槽152以提供所需的电流。此外,框架110还包括多个组合螺丝117,且这些组合螺丝117穿过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113以将扇叶120、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113组装在一起。另外,框架110还包括一整流罩119,而扇叶120配置于整流罩119及支架外壳116之间。再者,发光元件130包括一发光体132以及一信号控制排线134,且发光体132及信号控制排线134整合连接。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130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无机发光二极管、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其组合。承上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电路基板150,此电路基板150配置于扇叶120及自感应电源线圈112之间,其中自感应电源线圈112与电路基板150电性连接。图2A为图 1中电路基板的放大示意图,而图2B为图1中自感应电源线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及图2B,电路基板150具有一自感应电源线圈排针插槽152,而自感应电源线圈 112具有一个自感应电源线圈排针112a,且自感应电源线圈排针112a对应插入自感应电源线圈排针插槽152以电性连接。此外,电路基板150还具有一控制芯片154,且控制芯片154 与发光元件130的发光体132透过发光元件信号控制排线134插接于发光元件信号控制排线插槽170以电性连接,所以控制芯片154可以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130元件的发光及显影。再者,电路基板150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信号控制排线插槽170以提供发光元件130与电路基板150的电性连接。请继续参考图1及图2A,发光元件130可以是一体成型于扇叶120的多个叶片122 上,缕空叶片122再将发光元件130嵌入或装入叶片122上,或是利用贴附或拼装的方式组装在叶片122上,依照实际需求而定。本实施例的叶片122可为透光材质以使发光元件130 发出的光不会被遮住而可以从叶片122透出,当然使用者也可以依照需求对叶片122进行雾化的处理,使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一扇叶,枢设于所述框架;以及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框架内及所述扇叶的至少其中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3.02 US 12/715,388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一扇叶,枢设于所述框架;以及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框架内及所述扇叶的至少其中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扇叶的多个叶片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扇叶的多个叶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缕空所述叶片以使所述发光元件嵌入或装入所述叶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贴附或拼装于所述叶片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透明可透光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一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多个自感应电源线圈,配置于所述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中;一磁铁基座,套设于支架外壳内;一磁铁,配置于所述磁铁基座;所述支架外壳,所述自感应电源线圈及所述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置于所述支架外壳及所述扇叶之间;以及一转动轴承,穿过所述支架外壳、所述磁铁基座及所述扇叶以与风扇组合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多个组合螺丝用以将所述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及所述扇叶组装在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一整流罩,而所述扇叶配置于所述整流罩及所述支架外壳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基板,配置于所述扇叶及所述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之间,其中所述自感应电源线圈与所述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且所述转动轴承穿过所述电路基板。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具有一排针插槽,而所述自感应电源线圈基座具有一排针以弓I导所述自感应电源线圈的电流,且所述排针插入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排针插槽以电性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具有一控制芯片,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及显影。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信号控制排线插槽。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呈放射状排列。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发光元件包括一发光体以及一信号控制排线,且所述发光体及所述信号控制排线整合连接,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元
申请(专利权)人:胡松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