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尤其是一种PU板材上料机构,属于PU板材上料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顶蓬PU (Polyurethane)基材主要采用人工上料,这种靠人工上料及送料的方法,容易把PU板材折裂(PU板材材料特性较脆),并且在送料过程中的重复定位精度无法保证,容易跑偏。这种手工操作方式,使得产品的生产节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并且在搬运过程中经常会把PU板材折裂,存在很大的产品质量隐患,产品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板材上料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及制作成本,安全可靠。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座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的送料气缸;底座内设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一端伸入底座内,另一端与底座上的提升机构相连;提升杆对应于位于底座内的端部设有感应开关、抓料气缸及针刺驱动气缸,所述针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针刺。所述底座内设有铺料平台,所述铺料平台的一端能伸入底座内。所述铺料平台上设有限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0)及位于所述底座(10)上的送料气缸(7);底座(10)内设有提升杆(15),所述提升杆(15)的一端伸入底座(10)内,另一端与底座(10)上的提升机构相连;提升杆(15)对应于位于底座(10)内的端部设有感应开关(4)、抓料气缸(6)及针刺驱动气缸(16),所述针刺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针刺(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0)及位于所述底座(10)上的送料气缸(7);底座(10)内设有提升杆(15),所述提升杆(15)的一端伸入底座(10)内,另一端与底座(10)上的提升机构相连;提升杆(15)对应于位于底座(10)内的端部设有感应开关(4)、抓料气缸(6)及针刺驱动气缸(16),所述针刺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针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0)内设有铺料平台(8 ),所述铺料平台(8 )的一端能伸入底座(10 )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铺料平台(8)上设有限位支撑(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铺料平台(8)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滚轮(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板材自动上料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彪,龚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