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粉煤灰生产九水偏硅酸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40266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粉煤灰生产九水偏硅酸钠的方法,步骤包括:将粉煤灰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脱硅,脱硅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的一次脱硅液;取粉煤灰加入到一次脱硅液中进行二次脱硅,二次脱硅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的二次脱硅液;将二次脱硅液进行蒸发增浓,当二次脱硅液中SiO2含量为120~150g/L时,停止蒸发增浓并开始降温,当温度为35~45℃时,向二次脱硅液中加入九水偏硅酸钠晶体作为晶种,析出晶体;将析出晶体的二次脱硅液固液分离得到固相产物,固相产物干燥后得到产品九水偏硅酸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实现了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产品质量佳、生产效率提高、易于产业化推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九水偏硅酸钠为白色结晶状粉末,相对密度0. 7 0. 9,熔点40 48°C。易溶于水及稀碱溶液,不溶于醇和酸,水溶液呈碱性,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湿潮解。九水偏硅酸钠主要用作于洗衣粉、金属清洗剂、餐具洗涤中的高效助剂,也应用于棉纱蒸煮、旧纸张去油墨、 印刷去污、植物油回收,并可用作过氧化物漂白的稳定剂。此外,九水偏硅酸钠在洗涤剂、陶瓷、电镀、纺织、印染、造纸、水泥、混凝土、耐火材料、油脂和皮革加工等工业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传统的偏硅酸钠的合成方法有喷雾干燥法、熔固结次造粒法和溶液结晶法。其中, 溶液结晶法工艺具有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质量稳定的特点。九水偏硅酸钠溶液结晶法的传统工序如下将普通泡花碱与烧碱在高温、高压力下溶解,通过水热反应,使泡花碱与烧碱充分反应,经过结晶、分离,湿滤饼干燥得到低分子晶体产品,分离的母液经处理可返回工艺流程进行循环使用。九水偏硅酸钠的生产一般包括反应一结晶一过滤三个过程,其中结晶为工艺中的主要环节。传统的结晶工艺方法有两类一种是将溶液蒸发到过饱和而结晶,另一种是使溶液冷却达到过饱和而结晶。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粉煤灰生产九水偏硅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粉煤灰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脱硅,脱硅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的一次脱硅液;2)、取粉煤灰加入到所述一次脱硅液中进行二次脱硅,二次脱硅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的二次脱硅液;3)、将所述二次脱硅液进行蒸发增浓,当二次脱硅液中SiO2含量为120~150g/L时,停止蒸发增浓并开始降温;当温度下降到35~45℃时,向所述二次脱硅液中加入九水偏硅酸钠作为晶种,析出晶体;4)、将析出晶体的二次脱硅液固液分离得到固相产物,固相产物干燥后得到九水偏硅酸钠。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1.06 CN 201110001464.01.一种利用粉煤灰生产九水偏硅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粉煤灰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脱硅,脱硅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的一次脱硅液;2)、取粉煤灰加入到所述一次脱硅液中进行二次脱硅,二次脱硅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的二次脱硅液;3)、将所述二次脱硅液进行蒸发增浓,当二次脱硅液中SW2含量为120 150g/L时, 停止蒸发增浓并开始降温;当温度下降到35 45°C时,向所述二次脱硅液中加入九水偏硅酸钠作为晶种,析出晶体;4)、将析出晶体的二次脱硅液固液分离得到固相产物,固相产物干燥后得到九水偏硅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中SiA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30 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战军陈刚徐鹏李畅张晓云张先奇武利成孙汝祥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