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40050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由电压互感器将一次设备高压电转换成二次相低压电传递给电压隔离并列模块,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由电压隔离并列模块获取电压信号,所述的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与电压隔离并列模块之间由连接端子连接。该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直观方便,不会发生看错二次回路编号,发生误解线情况,安全性得以提高,在对电压回路实施安全措施时,不需要将端子外侧的电缆解除,打开电流型端子上的滑动连接片即可,便利了安全措施的实施,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适用于变电站内保护、测控、计量等设备的二次电压分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用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尤其涉及具备二次回路电压隔离、并列、切换及分配功能的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变电站内继电保护用电压二次回路起自电压互感器根部,经过电压互感器端子箱引至电压隔离并列屏(或中央信号继电器屏)经过装置电压模块引出至屏顶小母线,后通过屏顶小母线分配给各保护装置、计量装置、测控装置使用。由于增加屏顶小母线这个中间环节,造成诸多安全问题如保护装置更换时,基于各装置屏顶小母线首尾相连形成串接的原因,为保证不因废旧设备的退役造成运行的其他设备二次电压缺失,需要对屏顶小母线进行跨接,特别当采用双层屏顶小母线布置方式时,拆除和跨接屏顶小母线十分困难,增加了变电站二次设备技术改造的难度,操作不当特别容易造成二次电压回路短路或者接地,影响变电站二次设备安全运行,严重时造成保护跳间,变电站全站失电,甚至有可能导致电压互感器更一次设备爆炸,影响电网稳定运行和人员、设备安全,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安全可靠,便于更换检修的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 由电压互感器将一次设备高压电转换成二次相低压电传递给电压隔离并列模块,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由电压隔离并列模块获取电压信息,所述的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与电压隔离并列模块之间由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的连接端子中一组电压信息的各相连接端子并排布置构成一个端子组。所述的端子组中各相连接端子分别并联有连接端子,并联的连接端子并排布置构成并联端子组,所述的并联端子组设有多组与端子组一起构成该组电压信息的端子排。所述的连接端子采用PHOENIX URTK/S电流型端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直观方便,不会发生看错二次回路编号,发生误解线情况,安全性得以提高,在对电压回路实施安全措施时,不需要将端子外侧的电缆解除,打开电流型端子上的滑动连接片即可,便利了安全措施的实施,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适用于变电站内保护、测控、计量等设备的二次电压分配。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I、II母电压进装置接线图;图2为电压在装置内部扩展分配图;图3为电压输出接线图。图4为原电压分配装置输出端接线结构示意图;图5为连接端子接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二次回路电压为对应于变电站内高压母线等一次设备高电压、大电流的供保护、测量、计量设备使用的经过高压电压互感器变换而来的电力系统二次弱电电压。 二次电压回路分配装置的改变了传统屏顶小母线二次回路电压分配方式,由电压互感器将一次设备高压电转换成二次相低压电传递给电压隔离并列模块,电压隔离并列模块通过连接端子与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连接,并将电压信息传送给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 连接端子采用PH0ENIXURTK/S电流型端子,其中间有滑动连接片,对电压回路的安措实施十分方便,只需将相应回路滑动连接片打开,即可断开电压回路装置内部与外部电的联系, 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参见图4、5可知,原有接线方式是电压隔离并列模块输出各项电压信息,A相端子分别并联并排布置,B相端子再分别并联并排布置,依次类推构成端子排,而如今连接端子中一组电压信号的各相连接端子并排布置构成一个端子组,例如,A、B、C、N相端子并排布置,构成一个完整的输出端子组;一个端子组中各相连接端子分别并联有连接端子,并联的连接端子并排布置构成并联端子组,即并联出一个具备四相电压的端子组,被并联的端子组和多组并联端子组一起构成该组电压信息的端子排,以此类推,还可以按此方式扩展端子排,便于日后变电站新扩建间隔电压电缆的接入。这样引出一组信息的端子集中在一起, 方便管理和维护。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压通过本装置隔离并列后直接接至保护及测控设备。该技术涉及的二次电压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专用,供控制、测量设备使用来监控一次设备的二次电压也可参照实施。变电站一次设备I、II母线上110kV、220kV等电压等级的一次电压经电压互感器传变后转换成57. 7V的二次相电压,由电缆传输至图1上的12D、 13D端子排,进入装置内部经隔离并列模块切换并列后引出至图2的IlD端子排。图2中 IlD端子排的电压量通过内部配线再引至图3的IED端子排,基于并联回路电压相等的原理,通过内部配线的互联,将1ED、2ED、3ED等端子排内侧的相关端子并联,最终形成了 A、B、 C、L、&i、N相电压量的多路输出,保护、测量、计量设备只需将电缆接入1ED、2ED、3ED等端子排的相应位置(图3)即可获取所需电压量。在图3的1ED、2ED、3ED端子排中,1ED1、1ED2、 1ED3、1ED4 分别接 I 母 A630、B630、C630、Sa630 (试验电压)电压,1ED6、1ED7、1ED8、1ED9 分别接II母A640、B640、C640、Sa640 (试验电压)电压。这种将电压量由一路输入扩展成多路输出的电压分配方式,改变了以往类似装置电压量单输入单输出的局面,提高了变电站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且该技术的端子排具有可扩展性,考虑变电站改扩建工程,新增设备如需使用电压量直接接入扩展的端子排即可,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以下提供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示例,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技术时运用电压输入的进线连接结构以常用的变电站双母线接线方式为例,I、II母一次高电压在电压互感器内部经电磁感应原理传变后,将电压数值由110kV、220kV等转变成100V线电压。如图1所示,通过两根10*6、一根4*2. 5的电缆分别将I、II母电压接至装置左上侧端子排12D、13D相应位置,完成了电压量的输入。电压输出的装置内部扩展连接结构电压量进入装置内部经隔离并列转换后,通过内部配线引至图2的1ID端子排。以 11D9、11D10、11D11端子为例,三个端子用并联螺丝连接,为同一电压量,其中IlDll又通过配线连接至图3的IEDl端子,形成I母A相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的外部连接结构图3的IEDl端子通过内部配线与2ED1、3ED1、4ED1等并联在一起,形成多路I母A 相电压输出,以此类推形成B相、C相等电压,各保护及测控装置通过接入电缆来获取电压, 接线形式简单、方便、可靠,扩展性和操作性优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由电压互感器将一次设备高压电转换成二次相低压电传递给电压隔离并列模块,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由电压隔离并列模块获取电压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与电压隔离并列模块之间由连接端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由电压互感器将一次设备高压电转换成二次相低压电传递给电压隔离并列模块,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由电压隔离并列模块获取电压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需要采集电压量信息的装置与电压隔离并列模块之间由连接端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回路电压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子中一组电压信息的各相连接端子并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杰张弋茂仇前生谢荣辉祁建怀邓帅杜鸣亮舒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