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压力辊及具有该压力辊的印刷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996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压力辊(1),包括金属轴芯(11)及紧配在金属轴芯外周的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辊筒(12),其特征在于:柔性辊筒(12)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上呈从两端朝中部逐渐内凹的弧形。因此柔性辊筒表面两端产生的变形量将略大于柔性辊筒表面中部产生的变形量,根据橡胶材料的弹性变形原理,柔性辊筒自身挤压的变形将对被柔性辊筒挤压的印刷纸张的两端产生延伸的趋势,从而保证印刷纸张在印压过程中不会褶皱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前述印刷压力辊的印刷单元,包括机架(2)、印筒单元(3)、挤压辊(4),印刷压力辊位于印筒单元外部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机架内还设有使印刷压力辊的柔性辊筒与挤压辊保持挤压趋势的预紧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压力辊及具有该压力辊的印刷单元,该印刷压力辊及印刷单元用于各种油印机,如速印机。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工矿企业、机关和学校中,广泛地采用速印机(又称油印机),作为办公用的文印工具。这种速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打印、誉写或誊印的蜡纸上,涂布均勻的油墨,通过一个胶辊的滚压,将蜡纸上打印的文字图纹,复印在纸面上。速印机为较成熟的一种器械。如一专利号为ZL92233225. 8 (公告号为 CN2188027Y)的中国技术专利《简易小型油印机》披露了的油印机。又如一专利号为 ZL93204433. 6(公告号为CN2151002Y)的中国技术专利《单辊速印机》披露的速印机。现有一体化速印机整个印刷的过程及原理基本相同,首先,升降台将印刷纸张送入第一进纸单元,通过搓纸轮和分纸器的作用将印刷纸张送入到第二进纸单元;当印刷纸张触碰打开第二进纸拨纸开关时,印刷压力辊在机构传动的控制下进入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当印刷纸张的纸头进入印筒单元和印刷压力辊之间时,通过机构传动控制的作用,印刷压力辊将印刷纸张压紧在印筒单元外周的蜡纸表面;根据凸版印刷原理,在印刷压力辊和印筒单元的挤压辊的挤压作用下,印刷油墨将渗透过印筒单元的钢网、纱网和制好版的蜡纸在印刷纸张上精确成像;同时印刷纸张通过印筒单元的转动和印刷分离单元的作用下, 将成像的印刷纸张逐渐送入接纸单元,从而完成整个印刷过程。一体化速印机本身的特点是可以实现高速印刷,即印刷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30 张以上;同时一体化速印机可以适合多种类型的印刷纸张,包括35g/m2 210g/m2范围的印刷纸张;因此一体化数码速印机对于整个走纸系统和压印系统的性能要求都比较高。印刷压力辊其结构一般包括金属轴芯及紧配或成型在金属轴芯外周的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辊筒,其中柔性材料较为常用的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然为使印刷压力辊具有更好的耐油性,耐磨性、软硬度和光洁度,使压力辊特别适用于快速大量印刷的要求、 提高印刷的清晰度、蜡纸的使用率和延长胶辊的使用寿命,柔性材料还可选用由蓖麻油和甲苯二异氢酸酯为主要原料配制成的液态合成树酯。如一专利号为ZL92108561.3(公告号为CN1084125Y)的中国技术专利《用于速印机的合成树脂胶辊及其制作方法》披露了这样一种印刷压力辊。传统印刷压力辊中的柔性辊筒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是直线型结构,即沿长度方向上各处的柔性辊筒的直径均相同,实验数据证明,当采用传统的印刷压力辊(即压力辊橡胶表面是直线型结构)进行薄纸(35g/m2 60g/m2)印刷时,经常容易出现印刷纸张褶皱的现象,大大影响了印刷制品的印刷效果。综上所述,现有印刷压力辊的结构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在印刷过程中印刷纸张出现褶皱现象的印刷压力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压力辊,包括金属轴芯及紧配在金属轴芯外周的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筒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上呈从两端朝中部逐渐内凹的弧形。根据实际使用柔性辊筒的特性,及其所使用印刷纸张的不同种类和油墨的固有特性,实验数据表明上述柔性辊筒两端弧线半径的夹角的角度范围在0.5° Γ之间。其印刷纸张所成像的精度和出纸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这里我们所设计的柔性辊筒其两端面弧线半径夹角α为0.618°为佳(其中0.618°为黄金分割比例)。一种印刷单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印刷压力辊,该印刷压力辊包括金属轴芯及紧配在金属轴芯外周的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辊筒,所述机架内还设有印筒单元,印筒单元内设有挤压辊,挤压辊与印筒单元内周壁的印刷位置处接触,所述印刷压力辊位于印筒单元外部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该印刷压力辊与印筒单元外周壁的印刷位置处接触, 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筒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上呈从两端朝中部逐渐内凹的弧形,所述机架内还设有使印刷压力辊的柔性辊筒与挤压辊保持挤压趋势的预紧结构。该印刷单元在印刷过程中,根据凸版印刷原理,在印刷压力辊和挤压辊的挤压作用下,印刷油墨将渗透过印筒单元的钢网、纱网和制好版的蜡纸在印刷纸张上精确成像;弧形表面的印刷压力辊在压印过程中,在预紧结构作用下压力辊和印筒单元的挤压辊相互挤压,印刷压力辊的柔性辊筒表面两端产生的变形量将略大于柔性辊筒表面中部产生的变形量,根据橡胶材料的弹性变形原理,印刷压力辊的柔性辊筒自身挤压的变形将对印刷纸张的两端产生延伸的趋势,从而保证印刷纸张在印压过程中不会褶皱的现象。上述预紧结构包括活动穿设机架上并能相对机架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转轴;该转轴的一端活动套设有能相对转轴转动的第一定位板,转轴的另一侧活动套设能相对转轴转动的第二定位板;所述印刷压力辊的金属轴芯安装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该印刷压力辊与所述转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的中部固定有平衡轴,该平衡轴位于所述转轴和印刷压力辊之间并与转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平衡轴与转轴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的外端固定有一带动板,该带动板与机架之间设有使带动板保持偏转趋势的拉簧。以上为预紧结构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通过拉簧的拉动,带动平衡轴、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相对转轴向上翻转,保证安装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印刷压力辊的柔性辊筒整体与印筒单元外周面的印刷位置紧贴,并与印筒单元内的挤压辊保持挤压趋势,该结构能保证印刷压力辊与印筒单元外周面之间保持合适的压紧力,保证印刷制品具有良好的印刷效果。上述带动板上开有三个供拉簧的一端勾设的孔。通过拉簧与三个孔之间的勾拉, 根据杠杆原理调节拉簧的位置能改变拉簧对带动板的拉力,最终改变印刷压力辊与挤压辊之间的挤压压力,进一步保证印刷制品具有良好的印刷效果。上述印刷压力辊的金属轴芯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上,印刷压力辊的金属轴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板。这样印刷压力辊能轻松绕自身轴线旋转,保证印刷的正常进行。上述第一定位板上开有第一弧形缺口,第一定位板的外端面设有第一挡边,第一定位板的外端面上还固定有第一扣紧板,所述第一弧形缺口、第一挡边和第一扣紧板之间围成将所述第一轴承限制其内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开有第二弧形缺口,第二定位板的外端面设有第二挡边,第二定位板的外端面上还固定有第二扣紧板,所述第二弧形缺口、第二挡边和第二扣紧板之间围成将所述第二轴承限制其内的安装空间。该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当然也可直接在定位板上设置用以放置轴承的腔室。上述第一扣紧板通过固定套压固在第一定位板的外端面上,再通过第一螺钉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套和第一扣紧板后与第一定位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扣紧板通过第二固定套压固在第二定位板的外端面上,再通过第二螺钉依次穿过固定套和第二扣紧板后与第二定位板螺纹连接。该安装方式便于调节扣紧板的安装位置,而且安装方便,调节时只需拧松螺钉,再转动扣紧板,最后拧紧螺钉即可,当然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将扣紧板与定位板固定,如直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柔性辊筒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上呈从两端朝中部逐渐内凹的弧形,这样当柔性辊筒受挤压后,柔性辊筒表面两端产生的变形量将略大于柔性辊筒表面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压力辊(1),包括金属轴芯(11)及紧配在金属轴芯外周的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辊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筒(12)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上呈从两端朝中部逐渐内凹的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压力辊(1),包括金属轴芯(11)及紧配在金属轴芯外周的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辊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筒(1 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上呈从两端朝中部逐渐内凹的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压力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筒(1 两端弧线半径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在0.5° 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筒(12)两端弧线半径 (R)的夹角(α)为 0.618°。4.一种印刷单元,包括机架O),设置在机架O)内的印刷压力辊(1),该印刷压力辊(I)包括金属轴芯(11)及紧配在金属轴芯外周的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辊筒(12),所述机架⑵内还设有印筒单元⑶,印筒单元⑶内设有挤压辊,挤压辊⑷与印筒单元⑶ 内周壁的印刷位置处接触,所述印刷压力辊(1)位于印筒单元(3)外部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该印刷压力辊⑴与印筒单元⑶外周壁的印刷位置处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筒(1 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上呈从两端朝中部逐渐内凹的弧形,所述机架O)内还设有使印刷压力辊的柔性辊筒(1 与挤压辊(4)保持挤压趋势的预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辊筒(1 两端弧线半径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0.5° 1°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结构包括活动穿设机架(2)上并能相对机架( 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转轴(5);该转轴( 的一端活动套设有能相对转轴转动的第一定位板(6),转轴(5)的另一侧活动套设能相对转轴转动的第二定位板 (7);所述印刷压力辊的金属轴芯(11)安装在第一定位板(6)和第二定位板(7)之间,该印刷压力辊(1)与所述转轴( 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6)和第二定位板(7)之间的中部固定有平衡轴(9),该平衡轴(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荣大昌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