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2759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包括:料罐,内设袋状膜将罐内空间分割成可互换空间大小的膜内腔和外腔;储料罐垂直安置,膜外腔通过罐上部传递介质管道、流量计与传递介质泵站连接形成传递介质通道;膜内腔通过罐底部浆料管道、三通分别与截止阀与浆料泵和研磨工作机连接形成浆料通道。本装置利用浆料和传递介质系统压力和浆料重力双重作用,通过圆桶形袋状膜水平撑开和压扁,实现膜内外腔空间大小的转换来交替完成料罐加料和浆料压力发生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接触面没有相对摩擦,从而实现了传递介质对浆料的无磨损压力传递,使浆料高压发生装置的寿命明显增长。同时,利用流量计记录进出料罐的传递介质的流量信息,并发出指令实现对加工、加料动作的及时切换,使本装置工作更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内孔挤压研磨、设备底层处理、板材切割等领域。
技术介绍
挤压研磨浆料(以下简称浆料)是挤压研磨设备上使用的研磨介质,通过高压发生装置获得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从而形成一定研磨能力,达到对设备表面研磨的加工目的。但由于挤压研磨浆料本身硬度高,且表面锋利,因此对压力发生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已知的挤压研磨设备的压力发生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液压缸给浆料升压的方法。液压缸被活塞分为传递介质腔和浆料腔,压力由高压泵产生,将传递介质(如液压油)注入传递介质腔,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将压力传递给浆料。如Dynetics Corporation申请的US5807163和US6132482专利中所介绍的小孔直径和几何形状控制设备中的压力发生装置、美国易趋宏公司在我国所售的研磨设备、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研制的挤压研磨设备以及国内外大部分挤压研磨设备均采用这种液压缸的方式。浆料在升压过程中,因为活塞和缸壁之间有一定间隙,而浆体中所含的磨料颗粒最小可达几微米,故活塞运动时,细颗粒磨料易进入活塞和缸壁之间的间隙,且由于磨料颗粒尖锐锋利,故运动时如同砂轮一样对活塞、缸壁及密封件进行磨削,从而很快对设备造成损坏,因此液压缸密封寿命短,维修成本高。特别是在高压状态下,带有磨料粒子的浆料的动密封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2.高压离心浆料泵或高压柱塞浆料泵直接升压的方式。如美国专利US5752803、 US4439200所介绍的两种高压离心浆料泵,以及专利CN92202185. 6所介绍的高压柱塞浆料泵均是通过机械方式直接给浆料增压。在增压过程中,因为其密封部件之间相对运动速度是液压缸的活塞速度的上百倍以上,而在密封装置上又没有实质性提高,故与采用液压缸给浆料增压相比,其工作寿命更短。因此,其适用的压力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将压力传递介质和浆料完全隔离的,以克服目前挤压研磨设备中存在的浆料动密封件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的问题,从而使该装置寿命明显变长,成本降低,工作性能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中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为1.采用在浆料压力发生罐(以下简称料罐)内设置一袋状膜将料罐内腔分成完全隔离的两个可互换大小的袋状膜内腔和袋状膜外腔。通过浆料泵站和传递介质泵站系统压力和浆料重力双重作用使圆筒形袋装膜撑开和压合,实现料罐加料和浆料压力发生工作。在浆料升压工作过程中,由于各接触面没有相对摩擦,因此避免了高压动密封问题的产生,从而实现高压状况下传递介质对浆料的无磨损压力传递,可使高压发生装置的寿命明显增加。2.采用在料罐顶部传递介质通道上设一流量计,记录进出料罐流量信息,并根据信息发出指令实现料罐升压工作和加料工作的适时切换,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上述思想,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包括一个传递介质泵站和一个浆料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泵站和浆料泵站分别接通一个料罐的上下端口 ;所述料罐内装有一个袋状膜将料罐内腔分隔成两个相互隔离而又可相互转换空间大小的袋状膜外腔和袋状膜内腔,所述袋状膜外腔和袋状膜内腔分别接通所述料罐的上下端口。所述料罐的结构是一个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料罐上端板,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料罐下端板,在所述上端板上有上出口通过螺纹旋接一个直通接头,该直通接头的上端通过一个螺母旋接一根接通所述传递介质泵站的传递介质管道;所述袋状膜在所述壳体与料罐下端板固定连接前就预置在壳体内,袋状膜与一个袋状膜底座模压成一体构成袋状膜的出口,该袋状膜底座通过“0”型密封圈和锁母密封固定在料罐下端板内孔上,袋状膜底座的外端通过锁紧螺母旋接一根接通浆料泵站的浆料通道。所述传递介质管道与传递介质泵站之间连接一个流量计;所述浆料管道通过一个三通接通下述的两路一路经一个第一截止阀与一个研磨工作机接通,另一路经一个第二截止阀与所述浆料泵站接通;研磨工作机与浆料泵站之间连接一个滤网。一种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方法。采用上述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工作时,升压工作和加料工作是交替进行的,利用泵站系统压力和浆料重力双重作用, 料罐加料时,由浆料泵站提供的低压压力源将浆料注入袋状膜内腔,自下而上将袋状膜逐渐水平撑开成圆桶形,使一周外表面与料罐内壁贴合,将袋状膜外腔的传递介质压回至传递介质泵站,循环使用。料罐升压工作时,传递介质的压力发生方法是由传递介质泵站提供高压压力源(如高压液压源、高压水源、高压气源等)将传递介质注入袋状膜外腔,使袋状膜外表面在传递介质高压作用下,任意两边被相向向内压扁,最终使袋状膜内表面贴合,自上而下逐步将袋状膜内腔的浆料压出至研磨工作机实现研磨工作。在高压传递介质将压力传递给浆料使浆料升压工作的整个过程中,由于袋状膜与料罐内壁没有相对摩擦运动,因此避免了浆料条件下,高压动密封问题的产生,使浆料压力发生装置的寿命明显增加。研磨工作机用过的浆料经滤网过滤后,排回浆料箱供循环使用。在采用上述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工作时,采用在料罐顶部连接通道上连接一个流量计的方法,累计记录进出料罐的传递介质流量信息,并根据信息发出指令, 实现对料罐的升压工作和加料工作的及时切换,可对袋状膜起安全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与现有浆料压力发生装置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和应用效果①工作过程中,料罐内壁与袋状膜没有相对摩擦运动,实现了传递介质和研磨浆料之间的无磨损压力传递,避免了浆料条件下高压动密封问题的发生,使设备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从而杜绝了传递介质和浆料之间的相互污染,保证了两种介质可分别循环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②每个料罐配备一只流量计,可以准确反应压力传递介质的出入情况信息,从而准确控制加料和加工两种状态的切换,保证在高压工作状态下袋状膜不被损坏,减少了故障率,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③ 袋状膜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厚度薄,适应能力好,因此工作效率高,储料罐在工作中的容积率可达95%以上。因此选择合适的容积,单罐可实现几十分钟乃至数小时的长时间连续出料加工工作。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挤压研磨设备的实施例之一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料罐加料过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浆料压力发生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料罐停止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包括一个传递介质泵站1和一个浆料泵站M,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泵站1和浆料泵站M分别接通一个料罐25的上下端口 ; 所述料罐25内装有一个袋状膜10将料罐25内腔分隔成两个相互隔离而又可相互转换空间大小的袋状膜外腔8和袋状膜内腔11,所述袋状膜外腔8和袋状膜内腔11分别接通所述料罐25的上下端口。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如下所述料罐25的结构是一个壳体9的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料罐上端板7,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料罐下端板16,在所述上端板7上有上出口通过螺纹旋接一个直通接头5,该直通接头5 的上端通过一个螺母旋接一根接通所述传递介质泵站1的传递介质管道3 ;所述袋状膜10 在所述壳体9与料罐下端板16固定连接前就预置在壳体9内,袋状膜10与一个袋状膜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包括一个传递介质泵站(1)和一个浆料泵站(24),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泵站(1)和浆料泵站(24)分别接通一个料罐(25)的上下端口;所述料罐(25)内装有一个袋状膜(10)将料罐(25)内腔分隔成两个相互隔离而又可相互转换空间大小的袋状膜外腔(8)和袋状膜内腔(11),所述袋状膜外腔(8)和袋状膜内腔(11)分别接通所述料罐(25)的上下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包括一个传递介质泵站(1)和一个浆料泵站(M),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泵站(1)和浆料泵站04)分别接通一个料罐0 的上下端口 ;所述料罐0 内装有一个袋状膜(10)将料罐0 内腔分隔成两个相互隔离而又可相互转换空间大小的袋状膜外腔⑶和袋状膜内腔(11),所述袋状膜外腔⑶和袋状膜内腔(11)分别接通所述料罐0 的上下端口。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无磨损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罐 (25)的结构是一个壳体(9)的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料罐上端板(7),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料罐下端板(16),在所述上端板(7)上有上出口通过螺纹旋接一个直通接头(5),该直通接头 (5)的上端通过一个螺母旋接一根接通所述传递介质泵站(1)的传递介质管道(3);所述袋状膜(10)在所述壳体(9)与料罐下端板(16)固定连接前就预置在壳体(9)内,袋状膜 (10)与一个袋状膜底座(1 模压成一体构成袋状膜(10)的出口,该袋状膜底座(1 通过 “0”型密封圈(14)和锁母(15)密封固定在料罐下端板(16)内孔上,袋状膜底座(13)的外端通过锁紧螺母(17)旋接一根接通浆料泵站04)的浆料通道(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磨损挤压研磨压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介质管道C3)与传递介质泵站(1)之间连接一个流量计O);所述浆料管道(18)通过一个三通 (19)接通下述的两路一路经一个第一截止阀OO)与一个研磨工作机0 接通,另一路经一个第二截止阀与所述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玥刘林生蔡红霞柏余杰俞涛徐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煜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