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扣位结构以及设置有该复合扣位结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通信工具。目前,外观更为漂亮,色彩更为丰富的便携式移动终端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为此人们想到了将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外壳设计为由多个部分组装而成的结构,并将外壳的每个部分的颜色设计不同,从而满足用户对产品造型以及配色的需要。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将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多个外壳以及显示屏上的镜片组装在一起。方法一在多个外壳上以及镜片上均设置上扣位结构,扣位结构包括固设于外壳或镜片上的卡扣以及开设于外壳上的多个通孔,通过卡扣以及通孔的配合来实现多个外壳之间以及外壳与镜片之间的连接;方法二 将镜片采用热熔铆接的方法固定于其中一个外壳上,再将该外壳采用类似方法一所提供的扣位结构固定于另一外壳上。本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设置扣位结构,从而通过卡扣以及通孔的配合来实现多个外壳之间以及外壳与镜片之间的连接,外壳上开设通孔较多,而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开设于第二壳体上的第二通孔、第一扣位结构以及第二扣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扣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三壳体固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扣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卡扣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扣位结构可防止所述第二壳体朝远离所述第一壳体内侧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壳体上脱出;所述第二扣位结构可防止所述第三壳体朝远离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内侧的方向从所述第二壳体上脱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开设于第二壳体上的第二通孔、第一扣位结构以及第二扣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扣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三壳体固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扣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卡扣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扣位结构可防止所述第二壳体朝远离所述第一壳体内侧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壳体上脱出;所述第二扣位结构可防止所述第三壳体朝远离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内侧的方向从所述第二壳体上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均呈环形,所述第三壳体呈边沿弯曲的盖状;和/或,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和/或,所述第一通孔均勻分布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通孔均勻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位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卡扣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朝接近所述第一壳体内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扣呈弯头状且与所述第一卡扣相咬合;所述第二扣位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三卡扣末端且呈弯头状的弯头部,所述弯头部与所述第二卡扣远离所述第一卡扣的部分相咬合,所述弯头部远离所述第二卡扣的部分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或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扣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固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和/或,所述第二卡扣固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