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一铭专利>正文

热风助燃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430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风机进行供风的液体燃料的热风助燃炉具。其特点是燃料管连通燃烧室,在燃烧室壁上开有热风嘴,在燃烧室口的周边有蓄热盘,所述的蓄热盘内有蓄热风道,蓄热风道的入风口与进风管连通,蓄热风道的热风出口与热风嘴连通。其优点是燃料燃烧更充分,节约燃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用风机进行供风的液体燃料的热风助燃炉具
技术介绍
凡是用风机供风进行燃烧的热风助燃炉具,其供风形式都是风机的负通过风管, 将风送入风室,利用风室将风分配到燃烧室的各个风嘴上,使燃烧室的燃料燃烧,由于这种供风形式进入燃料室的风是冷风,所以炉具在工作中,需消耗很多燃料,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节约燃料的热风助燃炉具。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的燃料管连通燃烧室,在燃烧室壁上开有热风嘴,在燃烧室口的周边有蓄热盘,所述的蓄热盘内有蓄热风道,蓄热风道的入风口与进风管连通,蓄热风道的热风出口与热风嘴连通,燃烧时,进入蓄热风道的冷风经燃烧室的加温,进入热风嘴时已被加热,使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更充分。本技术的优点是燃料燃烧更充分,节约燃料。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附图2是蓄热盘总成的仰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各部件明细如下1是燃料调节阀,2是燃料管,3是进油管热套,4是固定螺杆,5是蓄热盘进风口,6是蓄热风道盖板,7是蓄热风道,8是热风出口,9是热风室,10 是燃烧室,11是进风管,12是风门调节阀,13是风机,14是热风嘴,15是蓄热盘,16是蓄热盘下盖板。如附图1所示,燃料管2连通燃烧室10,在燃烧室10壁上开有热风嘴14,在燃烧室10 口的周边有蓄热盘15,所述的蓄热盘15内有蓄热风道7,蓄热风道7的入风口与进风管11连通,蓄热风道7的热风出口 8与热风嘴14连通,连通结构为在燃烧室10外套接在盖板,盖板与燃烧室10外壁形成的空间为连通风道。所述的蓄热盘15为盘状,其上表面为弧面,所述的蓄热风道7是在蓄热盘15的底部开槽,在蓄热盘15的底部盖上蓄热槽隔板6构成风道;所述的蓄热风道7为不同直径的环状,内外环相通,外环连接进风管11,内环连接热风嘴14,以尽量延长蓄热风道7的长度, 使冷风加热时间增长;风的流动方向如附图2中箭头所示,在燃料管2与燃烧室10连接处的壁套接有进油管隔热套3,以保证燃料管2的安全。炉具工作时,风机13送出的风,通过进风管11经蓄热盘进风口 5进入蓄热风道7 内,炉具工作中火焰经过蓄热盘15的弧面与锅底的空间时,蓄热盘15能吸收大量热量,当风经过蓄热风道7再进入到热风室9时,风的温度已升高,变为热风,热风经热风嘴13进入燃烧室10,使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更充分。在附图3所示的结构中,在炉具中安装有蓄热盘下盖板16,蓄热盘下盖板16与燃烧室10外壁形成进风通道,进风管11是连接蓄热盘下盖板16,再进入蓄热风道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风助燃炉具,其燃料管(2)连通燃烧室(10),在燃烧室(10)壁上开有热风嘴(14),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10)口的周边有蓄热盘(15),所述的蓄热盘(15)内有蓄热风道(7),蓄热风道(7)的入风口与进风管(11)连通,蓄热风道(7)的热风出口(8)与热风嘴(1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助燃炉具,其燃料管(2)连通燃烧室(10),在燃烧室(10)壁上开有热风嘴 (14),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10) 口的周边有蓄热盘(15),所述的蓄热盘(15)内有蓄热风道 (7),蓄热风道(7)的入风口与进风管(11)连通,蓄热风道(7)的热风出口(8)与热风嘴(14) 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助燃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盘(15)为盘状,其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铭
申请(专利权)人:陆一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