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雄蛾引诱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1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纵卷叶螟雄蛾引诱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苯甲醇50~95%、苯甲醛4~40%、苯乙醛1~30%配制成混合物后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雄蛾有显著的引诱效果,可用于稻纵卷叶螟田间发生的预测预报及防治。该引诱剂成本低,使用方便,不伤害天敌,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纵卷叶螟(Cnaphalocerocis medinalis)雄蛾引诱剂,属害虫防治领域。
技术介绍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分布于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的重要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在水稻分蘖期或孕穗、抽穗期食害水稻嫩叶或剑叶,对产量影响极大。在水稻分蘖期为害时,会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水稻生长发育受阻。水稻剑叶如受害对产量更有直接的影响,造成千粒重降低,秕粒率增加,一般使水稻减产10~15%,重者可达50%以上。一直以来,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均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由于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天敌受到伤害,导致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破坏了稻田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寻找与开发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技术,以代替化学农药,对于保护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稻纵卷叶螟常将卵产在稻株叶片上,所产卵粒极易被多种寄生性天敌如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等寄生,如农药用量少、天敌受到较好保护的稻田中,稻纵卷叶螟的卵寄生率常达50~80%。这些天敌对后续稻纵卷叶螟为害的控制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无限制地使用农药,将严重伤害天敌,削弱自然天敌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稻纵卷叶螟成虫的飞翔能力极强,对植物产生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尤其是挥发物化学物质有较强的趋性。因此,通过从植物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中分析、筛选出一些对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显著引诱效果的化合物用于这种害虫的防治以及预测预报方面,将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为害,而且对于保护害虫天敌,保护环境等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是,迄今为止,在生产实践中尚无稻纵卷叶螟成虫引诱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填补了稻纵卷叶螟诱杀防治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稻纵卷叶螟雄蛾引诱剂。这种引诱剂是将苯甲醇、苯甲醛、苯乙醛按一定比例配成。其组份配比为苯甲醇50~95%苯甲醛4~40%苯乙醛1~30%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引诱剂加入到载体如橡胶芯中制成诱芯后与诱捕器在一起组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结果是1、该引诱剂对稻纵卷叶螟雄蛾有非常显著的引诱效果,可用于稻纵卷叶螟田间发生及为害的预测预报,并可直接用于防治;2、构成引诱剂的三种组份(苯甲醇,苯甲醛和苯乙醛)均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畜安全,不伤害天敌,对环境无污染;3、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将苯甲醇、苯甲醛、苯乙醛按合适比例配制成不同的混合物后,分别取0.05毫升的混合物用2毫升二氯甲烷稀释后滴加到橡胶芯中制成诱芯,用于田间试验。田间实验时,以水盆做诱捕器。在水盆中加适量水,在水中加少许洗衣粉。将诱芯用铁丝穿过后横放在水盆上。诱芯位于水盆中央,离水面约1厘米左右。每天傍晚将诱芯放入田间,次日上午收回,并清点水盆中诱捕的虫数。每个处理3个重复。空白对照。试验共进行5天。表1 应用引诱剂在田间诱捕稻纵卷叶螟雄蛾的结果 将诱芯与诱捕器放置在田间后,稻纵卷叶螟雄蛾被引诱剂诱入诱捕器中,溺水而死,从而起到诱杀雄蛾的效果。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引诱剂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雄蛾有显著的引诱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纵卷叶螟雄蛾引诱剂,各组份体积百分比为:苯甲醇50~95%苯甲醛4~40%苯乙醛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纵卷叶螟雄蛾引诱剂,各组份体积百分比为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朱有勇叶敏陈国华李作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