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型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67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椅子型按摩机,不仅可单独进行搓揉动作,而且可同时产生由按摩球产生的振动。按摩驱动部分5设置在椅子的靠背部分内部,在该按摩驱动部分5中,支撑按摩球4的臂31用弹簧钢板形成,且能在左右方向产生弹性变形。此外,针对该臂31设置了振动发生器35。臂31的侧面形状呈横着的“∧”字形,在臂31的上下两端部设置了按摩球4。(*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椅子型按摩机。作为椅子型按摩机,以前提出了各种方案。这些方案对于能与脊背等部位接触的按摩球,不仅使其产生搓揉等动作,而且也使其产生振动。其中众所周知的是实开昭51-1239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以下称为第1现有例),这种类型的椅子型按摩机往按摩球70中如图6所示设置了振动发生器71。在第1现有例中,振动发生器71能够由电动机带动轴心在上下方向上的偏心质量72回转。因此,在无负荷状态下,即在不推压使用者的脊背73的状态下,按摩球70将按圆周轨迹振动运转。另一方面,实开昭48-4478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以下称为第2现有例)是众所周知的。这种类型的椅子型按摩机在赋予支持图中省略的按摩球的支持臂以弹性的基础上,以针对该支持臂设置了振动发生器。关于第2现有例的构造不详,但从公报的图面来判断可知,由于支持臂呈管状,在其内部隐藏着振动发生器,并且在比该振动发生器的隐藏位置更靠近底部的地方,加工形成有缩颈部分,因而可以推测在该缩颈部分产生弹力,使得由振动发生器产生的振动增大。因此,一般认为在支持臂弹力的作用下,按摩球振动的振幅增大,身体所受到的振动感变得明显,从而可得到更加放松的效果。一般地说,这种按摩机的搓揉动作原则上是通过让按摩球在规定的范围内向左右方向移动得以实现的。与此相对应,在第1现有例中,正如从图6所明确的那样,由振动发生器71产生的按摩球70的振动之方向对脊背73而言也是左右方向。即在第1现有例中,即使在作搓揉动作的同时让按摩球70振动,也因为它们的动作方向相同,因而不会产生那样显著不同的放松效果。另外,第2现有例具有以下缺点它必须把缩颈部分设在相当靠近支持臂底部的位置上,因而搓揉动作与其说通过该支持臂传给了按摩球,倒不如说被缩颈部分的弹力吸收·减半了。另外可以预测当希望把拍打动作传递给按摩球时,这种吸收·减半作用同样会发生。而且缩颈部分在强度方面往往不能适应拍打动作,实际上的第2现有例是不能采用拍打动作的。由此不得不说第2现有例的技术是不实用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椅子型按摩机对于振动发生器隐藏在按摩球内的椅子型按摩机和对于支撑按摩球的构件而设置振动发生器的椅子型按摩机,均能使按摩球产生搓揉和拍打等动作;另一方面,还能产生高效振动,当单独进行搓揉或拍打等动作时,将会出现显著不同的放松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装置。即在本专利技术中,对于振动发生器隐藏在按摩球内部这一类型的椅子型按摩机,其振动发生器采用能够朝出入椅子主体的人体支承面这一方向振动的结构。当然,该振动发生器能够与按摩驱动部分同时动作。这样一来,当使按摩球朝出入方向振动时,身体便可获得一种零星敲打的感觉,因而产生出与按摩球朝左右方向活动的搓揉动作完全不同的放松效果。即在这些搓揉动作与振动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会产生与搓揉动作单独进行的情况显著不同的放松效果。再者,使振动发生器产生的振动在出入人体支承面的方向进行不是说按摩球在无负荷状态下有无同方向的成份、而是说在挤压使用者脊背的状态下所起的积极作用。即第1现有例在无负荷状态下虽然有出入人体支承面这一方向的成份,但实际际上,这种成份作为振动不会给使用者以放松的感觉。对按摩驱动部分而言,如果在支撑按摩球的部分设置挠性接头,则按摩球的振动就能有效地传送出来。加之可以使支撑按摩球的构件具有刚性,因而不必担心搓揉和拍打动作被吸收·减半了。另外,由于可以使之具有充分的强度,因而丝毫不会产生采用拍打动作时涉及的强度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对于支撑按摩球的构件设置振动发生器这一类型的椅子型按摩机,其支持构件包括驱动臂和连接在该驱动臂顶端的支持臂其中支持臂能够在左右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且设置了朝向该支持臂的振动发生器。当然,该振动发生器能够与按摩驱动部分同时动作。这样一来,上述支持构件可借助于设在按摩球可及的近部位的支持臂产生弹力,因而可防止搓揉动作被这种弹力所吸收。特别是支持臂只允许左右方向的弹性变形,因而不会吸收拍打动作,而且也具有充分抵抗拍打动作的强度。因此,可采用拍打动作。对支持臂设置多个按摩球,则对身体的振动传递点增多,相应地可提高放松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图2中的主要部分(按摩驱动部分)的主体图。图2是一立体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椅子型按摩机的外观。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放大视图。图4是振动发生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一主视剖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形态的椅子型按摩机所采用的按摩球。图6是一俯视图,表示第一现有例的一部分。以下以图面为基础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为一立体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椅子型按摩机1。该椅子型按摩机1包括椅子主体2、面向该椅子主体2的人体支承面3设置的多个按摩球4、为使这些按摩球4产生搓揉和拍打动作的按摩驱动部分5。椅子主体2配有具备脚板8的座面部分9、靠背部分10、脚踏板11及扶手部分12。通过适当的电动机构或液压驱动机构(图略),靠背部分10及脚踏板11能够以座面部分9为中心变为后仰式结构。另外,在脚板8的后端部设置了小脚轮,可以方便地移动椅子型按摩机。按摩球4及按摩驱动部分5以内含的形式设置在椅子主体2的靠背部分10内,借助于升降装置15,可在靠背部分10内上下移动。该升降装置15采用如下结构马达16驱动进给丝杆17旋转,并由此带动与该进给丝杆17形成螺纹配合关系的升降框18升降。而且在该升降框18上设置着上述按摩驱动部分5。并且,该升降装置15可以是挠卷驱动机构或齿条与齿轮啮合的机构,也可以置换成使用利用液压缸等的升降驱动构造等。如图1及图3所示,上述按摩驱动部分5具有使搓揉动作传动轴20及拍打动作传动轴21伸向左右两侧的驱动装置22、与该驱动装置22相连的马达23、由上述两传动轴20、21支撑的一对左右排列的驱动臂30、连接在各驱动臂30顶端的支持臂31。再者,在该支持臂31的上下两端部,安装了上述按摩球4。上述支持臂31是由弹簧钢板加工而成的,它的侧面形状呈横着的“∧”字形。该支持臂31,其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被驱动臂30所挟持,并由螺栓及螺母33贯过固定。即该支持臂31,使用时其板面朝向左右两侧,所以它在左右方向能产生弹性变形,而在前后方向上则具有足够的强度。在该支持臂31上,所设置的振动发生器35处在支持臂31与驱动臂30结合部上边的背面位置上。如图4所示,该振动发生器35在马达37的带动下,使轴心处在上下方向的配重36偏心转动,并通过带盖38的套筒39以搂抱的状态连接在支持臂31上。因此,在振动发生器35中,当马达37旋转驱动时,它产生的振动在支持臂31的弹性作用下得以扩展,然后传递给各按摩球4。因此,各按摩球4主要朝左右方向振动。上述驱动装置22可根据需要对搓揉状态和拍打状态进行所希望的转换。其中搓揉动作源于马达23的旋转动力,借助于搓揉动作传动轴20将左右动作成分传递到驱动臂30上而实现;上述拍打动作也源于马达23的旋转动力,借助于拍打动作传动轴21将前后摇动成分传递到驱动臂30上而实现。另外,为防止搓揉动作传动轴20及拍打动作传动轴21的某一方干扰另一方的个别动作,在上述驱动臂30上设置了可向左右方向摇头的摆动接头42和自由接头43。这种结构的椅子型按摩机1,不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子型按摩机,包括:椅子主体(2)、面向该椅子主体(2)的人体支承面(3)而设置的按摩球(4)、至少使该按摩球(4)产生搓揉动作的按摩驱动部分(5),其特征在于: 振动发生器(35)隐藏在上述按摩球(4)内,使该按摩球(4)朝出入人体支承面(3)的方向产生振动,振动发生器(35)能够与按摩驱动部分(5)同时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家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