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N尿素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8145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膜15N尿素的制备方法及其造粒装置。该造粒装置由熔融腔体、发热元件、温控系统、冷凝机构等构成。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粉末状的15N尿素加入熔融腔体内熔融,经微孔滴入冷凝机构冷凝成颗粒,再放入圆盘造粒机中,调节转速并升温,向盘内布洒包膜混合物,维持转速30~40转/分、盘内物料70oC~75oC,至颗粒表面树脂完全固化并均匀附着在颗粒表面为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包膜15N尿素长期以来难以生产制备的技术难题,为控释尿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去向进行定量研究评价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该方法中所用造粒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廉;操作、使用简便,易于维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缓控释氮肥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15N尿素的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近10年来,以包膜尿素为主的缓控释氮肥技术蓬勃发展。目前对各种包膜氮肥的优劣评价均是基于农学角度的表观产量响应以及试验室内的理论释放研究等,而对包膜氮肥在农田中的具体去向以及化学行为研究相对薄弱。氮素的去向研究都采用15N示踪方法。普通化学氮肥均可直接采用化工生产的15N标记氮素用于试验。但15N示踪方法应用于控释氮肥去向的定量评价研究鲜有报道。其困难主要在于15N标记控释氮肥的制备上, 也即是15N标记化学氮肥的再造粒和包膜。由于尿素具有很大的水溶解度和吸湿性,它不能采用磷肥惯用的造粒技术,即在潮湿的条件下团聚成粒;也不能采用与钾肥相同的造粒技术,因为不能获得令人满意致密性。包膜15N尿素用量少且原料价格昂贵,包膜15N尿素不适宜采用损耗量的复杂的大型造粒(如高塔造粒、流化床造粒等)设备进行生产制造。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有一种结构简单、造粒流程短的15N尿素造粒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损耗量少,适合于小批量生产的15N尿素造粒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5N尿素造粒装置,包括熔融腔体、发热元件、温控系统、冷凝机构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腔体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其下部为倒置锥状,且锥顶处设置有微滴孔,该熔融腔体上端口设有密封盖,该密封盖上安装有进料斗;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计和继电控制器,所述温度计的感温头穿过所述密封盖安装于熔融腔体内;所述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熔融腔体外壁四周;所述冷凝机构安装于所述微滴孔下方,其包括液态冷媒及其盛放容器,该容器开口正对接于所述微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5N尿素造粒装置,包括熔融腔体、发热元件、温控系统、冷凝机构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腔体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其下部为倒置锥状,且锥顶处设置有微滴孔,该熔融腔体上端口设有密封盖,该密封盖上安装有进料斗;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计和继电控制器,所述温度计的感温头穿过所述密封盖安装于熔融腔体内;所述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熔融腔体外壁四周;所述冷凝机构安装于所述微滴孔下方,其包括液态冷媒及其盛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慎强赵旭邢光熹张民杨林章张宗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