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成新专利>正文

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477835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属于检测及控制装置,是在卷扬机滚筒前端的检测端盘的圆周上安装了磁铁块、相对安装的位移传感器与处理电路连接,处理电路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电路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与报警电路和执行电路电路连接,执行电路与执行装置连接,有电源电路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提供电源。其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设定程序,通过传感器检测采油管的提升高度,将其信号输入PLC可编程控制器,由PLC可编程控制器存储并执行逻辑运算、提升高度控制(钢索行程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并编制数学模型输入输出对自动执行机构发出报警和刹车的指令,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全面检测、监视、控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检测及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油田井下作业深度的测量是用电缆把测井仪器下放到井中,仪器在井中的深度是靠测量电缆下井的深度计算出来的。这种传统的测井方法测出的油井深度误差大, 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大。中国专利号为200520081383.6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油井深度测量装置,包括吊架、吊架上设有电缆导向轮组,测井电缆从电缆导向轮组中依次穿过,在测井电缆纵向一侧的吊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磁记号器,磁记号器经信号线与记录器连接,在吊架的上下两端都设有注磁器和消磁器,注磁器的消磁器经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这种油井深度电缆测量装置是在下电缆或者起电缆时形成磁记号-记磁记号-消磁记号的排列,依次记录电缆长度从而测量井深,这种方式不但不能精确测量井下的作业深度,更无法控制其作业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本技术的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是在卷扬机滚筒前端的检测端盘的圆周上安装了磁铁块、相对安装的位移传感器与处理电路连接,处理电路与PLC 可编程控制器电路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与报警电路和执行电路电路连接,执行电路与执行装置连接,有电源电路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提供电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位移传感器是磁信号采集探头。本技术的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采用高可靠的PLC可编程控制器设定程序,通过传感器检测采油管的提升高度,其提升高度信号输入PLC可编程控制器,由PLC可编程控制器存储并执行逻辑运算、提升高度控制(钢索行程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并编制数学模型输入输出对自动执行机构发出报警和刹车的指令,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全面检测、监视、控制。具有测量精度准确,控制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是由卷扬机和执行装置构成。在卷扬机滚筒前端的检测端盘1的圆周上安装了磁铁块2、相对安装的位移传感器3与处理电路4连接,处理电路4与PLC可编程控制器5电路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5与报警电路6和执行电路7电路连接,执行电路7与执行装置8连接,有电源电路9为PLC可编程控制器5提供电源。其中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是磁信号采集探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是由卷扬机和执行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在卷扬机滚筒前端的检测端盘(1)的圆周上安装了磁铁块(2)、相对安装的位移传感器(3)与处理电路(4)连接,处理电路(4)与PLC可编程控制器(5)电路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5)与报警电路(6)和执行电路(7)电路连接,执行电路(7)与执行装置(8)连接,有电源电路(9)为PLC可编程控制器(5)提供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油田井下作业深度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是由卷扬机和执行装置构成,其特征是在卷扬机滚筒前端的检测端盘(1)的圆周上安装了磁铁块(2)、相对安装的位移传感器(3)与处理电路(4 )连接,处理电路(4 )与PLC可编程控制器(5 )电路连接,PLC可编程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成新
申请(专利权)人:闫成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