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持续自控气道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7341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持续自控气道湿化装置,其由控制泵、气道湿化固定器和连接管制成,所述的气道湿化固定器位于控制泵的一侧,连接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与控制泵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气道湿化固定器。本便携式持续自控气道湿化装置体积小、轻便、可随身携带,不需外接电源,患者可自由活动,能较好地满足喉癌术后患者下床活动,且不需要机械通气;本装置能有效减少传统方法以注射器或人工滴注方式间断滴药可能引起的医源性感染,供患者作长时间气道湿化的同时,还可用于供气道持续注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气道湿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术后能持续气道湿化的自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持续自控气道湿化装置。该装置特别适用于喉癌术后不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喉部分切除术和喉全切除术,无论采用何种术式,病人无一例外地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只能依靠颈部的气管造口呼吸,由于天然的呼吸道防御屏障作用损伤,失去对吸入空气的加热、加湿及灰尘和微生物的过滤功能,常造成气道分泌物黏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导致分泌物排出减慢,分泌物淤滞将增加细菌在气道内繁殖和感染的机会,感染又会造成大量黏蛋白、黏多糖分泌,增加痰液黏稠度,进一步加重痰液排出障碍,形成恶性循环。术后气道湿化是预防痰液粘稠和气道感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现有技术公开的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式有气管内间断给药、气管内持续滴注/推注、雾化吸入、微量泵持续注入等方式,以上湿化方式均存在限制病人活动、不便携带、不易控制湿化流量等缺陷,不仅影响湿化效果,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为喉癌术后病人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持续自控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控制泵(1)、气道湿化固定器(2)和连接管(12)制成,所述的气道湿化固定器(2)位于控制泵(1)的一侧,连接管(12)的一端通过三通管(11)与控制泵(1)连接,连接管(12)的另一端连接气道湿化固定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持续自控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控制泵(1)、气道湿化固定器 (2)和连接管(12)制成,所述的气道湿化固定器(2)位于控制泵(1)的一侧,连接管(12)的一端通过三通管(11)与控制泵(1)连接,连接管(12 )的另一端连接气道湿化固定器(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持续自控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泵(1) 上设有参数控制屏(3)、操作控制按钮(4)、配用液袋(5)、电池盒(6)、固定装置(7)、临时增量按钮(8)和延长管(9)。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持续自控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用液袋 (5)的容量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淑新陶磊吴沛霞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