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包括主管、隔离套环、磁钢组件、隔磁套管、涡流发生器、电极座、电极、表头、阀体、伺服电机、阀套、阀座、阀芯,工作时,导电液体经主管流入涡流发生器,导电液体经过涡流发生器产生产生周期性、内旋的、相互交错的涡列,由于磁钢组件产生磁场,该涡列切割了磁力线而感应出电动势,该交变的电动势被电极拾取后反馈给表头,表头将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与预设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表头根据计算结果驱动伺服电机带动阀芯转动,阀芯与阀座相互配合以实现流量实时调节,达到稳流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流量进行实时调节,实现智能化控制管理,且灵敏度高,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量自动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现场,测量流体流量的仪表统称为流量计或流量表,是工业测量中最重要的仪表之一,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流量测量的准确度和范围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多种用途,各种类型的流量计相继问世,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水处理、食品饮料、制药、能源、冶金、纸浆造纸和建筑材料等行业。在现有生产实际中,流量自控装置的原理为:采用机械叶轮进行磁力线切割而产生微小电动势变化,电极拾取信号后进行分析、比较来驱动流量调节装置自动调节流量,由于机械叶轮灵敏度低,导致流量稳定性低下。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一种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来解决机械式流量自控装置灵敏度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包括主管、隔离套环、磁钢组件、隔磁套管、涡流发生器、电极座、电极、表头、阀体、伺服电机、阀套、阀座、阀芯,所述的隔离套环位于主管外壁左侧,所述的隔离套环与主管焊接相连,所述的磁钢组件位于隔离套环外壁,所述的磁钢组件与隔离套环螺纹相连,所述的隔磁套管位于主管内壁左侧,所述的隔磁套管与主管紧配相连,所述的涡流发生器位于隔磁套管内壁,所述的涡流发生器与隔磁套管紧配相连,所述的电极座位于隔离套环顶部,所述的电极座与隔离套环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极位于电极座内壁且贯穿隔离套环,所述的电极与电极座紧配相连且与隔离套环间隙相连,所述的表头位于电极座上端且位于电极上端,所述的表头与电极座螺纹相连且与电极电相连,所述的阀体位于主管右侧,所述的阀体与主管焊接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位于阀体上端,所述的伺服电机与阀体螺纹相连,所述的阀套位于阀体内壁,所述的阀套与阀体紧配相连,所述的阀座位于阀体内壁,所述的阀座与阀体键相连,所述的阀芯贯穿阀套且位于阀座内壁,所述的阀芯与阀套间隙相连且与阀座转动相连。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极贯穿主管,所述的电极与主管活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磁钢组件还包括磁钢护套、压盖、磁钢,所述的磁钢护套位于隔离套环外壁,所述的磁钢护套与隔离套环螺纹相连,所述的压盖位于磁钢护套底部,所述的压盖与磁钢护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磁钢位于磁钢护套内壁,所述的磁钢与磁钢护套间隙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阀座还设有第一节流口,所述的第一节流口贯穿阀座。进一步的,所述的阀芯还设有第二节流口,所述的第二节流口贯穿阀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工作时,导电液体经主管流入涡流发生器,导电液体经过涡流发生器产生产生周期性、内旋的、相互交错的涡列,由于磁钢组件产生磁场,该涡列切割了磁力线而感应出电动势,该交变的电动势被电极拾取后反馈给表头,表头将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与预设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表头根据计算结果驱动伺服电机带动阀芯转动,阀芯与阀座相互配合以实现流量实时调节,达到稳流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流量进行实时调节,实现智能化控制管理,且灵敏度高,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主视图图2示出本技术磁钢组件主视图主管 1 隔离套环 2磁钢组件 3 隔磁套管 4涡流发生器 5 电极座 6电极 7 表头 8阀体 9 伺服电机 10阀套 11 阀座 12阀芯 13 磁钢护套 301压盖 302 磁钢 303第一节流口 1201 第二节流口 130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包括主管1、隔离套环2、磁钢组件3、隔磁套管4、涡流发生器5、电极座6、电极7、表头8、阀体9、伺服电机10、阀套11、阀座12、阀芯13,所述的隔离套环2位于主管1外壁左侧,所述的隔离套环2与主管1焊接相连,所述的磁钢组件3位于隔离套环2外壁,所述的磁钢组件3与隔离套环2螺纹相连,所述的隔磁套管4位于主管1内壁左侧,所述的隔磁套管4与主管1紧配相连,所述的涡流发生器5位于隔磁套管4内壁,所述的涡流发生器5与隔磁套管4紧配相连,所述的电极座6位于隔离套环2顶部,所述的电极座6与隔离套环2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极7位于电极座6内壁且贯穿隔离套环2,所述的电极7与电极座6紧配相连且与隔离套环2间隙相连,所述的表头8位于电极座6上端且位于电极7上端,所述的表头8与电极座6螺纹相连且与电极7电相连,所述的阀体9位于主管1右侧,所述的阀体9与主管1焊接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10位于阀体9上端,所述的伺服电机10与阀体9螺纹相连,所述的阀套11位于阀体9内壁,所述的阀套11与阀体9紧配相连,所述的阀座12位于阀体9内壁,所述的阀座12与阀体9键相连,所述的阀芯13贯穿阀套11且位于阀座12内壁,所述的阀芯13与阀套11间隙相连且与阀座12转动相连,所述的电极7贯穿主管1,所述的电极7与主管1活动相连,所述的磁钢组件3还包括磁钢护套301、压盖302、磁钢303,所述的磁钢护套301位于隔离套环2外壁,所述的磁钢护套301与隔离套环2螺纹相连,所述的压盖302位于磁钢护套301底部,所述的压盖302与磁钢护套301螺纹相连,所述的磁钢303位于磁钢护套301内壁,所述的磁钢303与磁钢护套301间隙相连,所述的阀座12还设有第一节流口1201,所述的第一节流口1201贯穿阀座12,所述的阀芯13还设有第二节流口1301,所述的第二节流口1301贯穿阀芯13,该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工作时,导电液体经主管1流入涡流发生器5,导电液体经过涡流发生器5产生产生周期性、内旋的、相互交错的涡列,由于磁钢组件3产生磁场,该涡列切割了磁力线而感应出电动势,该交变的电动势被电极7拾取后反馈给表头8,表头8将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与预设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表头8根据计算结果驱动伺服电机10带动阀芯13转动,阀芯13与阀座12相互配合以实现流量实时调节,达到稳流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流量进行实时调节,实现智能化控制管理,且灵敏度高,寿命长。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隔离套环、磁钢组件、隔磁套管、涡流发生器、电极座、电极、表头、阀体、伺服电机、阀套、阀座、阀芯,所述的隔离套环位于主管外壁左侧,所述的隔离套环与主管焊接相连,所述的磁钢组件位于隔离套环外壁,所述的磁钢组件与隔离套环螺纹相连,所述的隔磁套管位于主管内壁左侧,所述的隔磁套管与主管紧配相连,所述的涡流发生器位于隔磁套管内壁,所述的涡流发生器与隔磁套管紧配相连,所述的电极座位于隔离套环顶部,所述的电极座与隔离套环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极位于电极座内壁且贯穿隔离套环,所述的电极与电极座紧配相连且与隔离套环间隙相连,所述的表头位于电极座上端且位于电极上端,所述的表头与电极座螺纹相连且与电极电相连,所述的阀体位于主管右侧,所述的阀体与主管焊接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位于阀体上端,所述的伺服电机与阀体螺纹相连,所述的阀套位于阀体内壁,所述的阀套与阀体紧配相连,所述的阀座位于阀体内壁,所述的阀座与阀体键相连,所述的阀芯贯穿阀套且位于阀座内壁,所述的阀芯与阀套间隙相连且与阀座转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电式流量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隔离套环、磁钢组件、隔磁套管、涡流发生器、电极座、电极、表头、阀体、伺服电机、阀套、阀座、阀芯,所述的隔离套环位于主管外壁左侧,所述的隔离套环与主管焊接相连,所述的磁钢组件位于隔离套环外壁,所述的磁钢组件与隔离套环螺纹相连,所述的隔磁套管位于主管内壁左侧,所述的隔磁套管与主管紧配相连,所述的涡流发生器位于隔磁套管内壁,所述的涡流发生器与隔磁套管紧配相连,所述的电极座位于隔离套环顶部,所述的电极座与隔离套环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极位于电极座内壁且贯穿隔离套环,所述的电极与电极座紧配相连且与隔离套环间隙相连,所述的表头位于电极座上端且位于电极上端,所述的表头与电极座螺纹相连且与电极电相连,所述的阀体位于主管右侧,所述的阀体与主管焊接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位于阀体上端,所述的伺服电机与阀体螺纹相连,所述的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控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