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6968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在导轨两端固定限位挡块,滑动板安装在导轨上,前端有紧固旋钮;滑动板上安装有肩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膝关节固定器;振动台位于导轨延长线方向,通过支架连接在固定面上;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板上,绕过固定在固定面上的滑轮,另一端连接在力矩电机的转动轮上,力矩电机通过拉绳拉动滑动板使人对振动台面产生一定的压力,保证振动台产生的振动有效施加到人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弥补由于骨骼受到的力学刺激减少所带来的副作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机械应力刺激骨骼系统的装置。
技术介绍
空间飞行中影响航天员健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失重,在失重环境下,骨骼和肌肉负荷减少而导致航天员骨丢失和肌肉萎缩。航天飞行,即使是短期的飞行即可以引起骨丢失,而且所引起的骨密度下降在返回地球后恢复很慢,进而引起骨质疏松和骨折等运动系统损伤。此外,骨丢失还会提高心血管组织或软组织钙化、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性。失重环境中骨丢失主要是由于骨骼在地面时所受的负载消失,骨骼感受不到在地面上运动产生的载荷冲击,导致骨重建和骨吸收代谢失衡,从而导致了骨质减少。人体失重后,作用于腿骨、脊椎骨等承重骨的压力骤减,同时肌肉运动减少,对骨骼的刺激也相应减弱,骨骼血液供应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成骨细胞功能减弱,而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承重骨(如下肢的股骨、跟骨和人体脊柱等)的骨矿物质含量明显下降,骨质大量脱钙,引起骨骼密度减少。 目前在空间站用于航天员健康保障的主要手段有太空跑台、拉力器、脚踏车以及企鹅服等,这些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肌肉萎缩,但却不能阻止骨丢失的发生。骨的形状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其受到的力学环境的改变,控制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只能是外力作用(生物力学因素),而其它的非生物力学因素则起辅助作用。而且,只有连续的、变化的力学载荷才能有效地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长期较大的静载荷作用反而会对骨产生负面作用(骨出现吸收)。空间失重条件下的研究表明,作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的机械应力减弱、消失,导致了骨丢失的发生。 近年来,高频低振幅的振动作为促进骨骼生长的力学刺激,开始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Rubin等研究表明机械振动引起的应力可以明显刺激骨骼重建,增强骨矿物质含量,并且连续变化的力学载荷可以更为有效的促进骨骼生长。频率较高、应变量小的刺激信号(通过站立或维持身体姿势等就可达到)可以改变骨的形态,提高骨量和改变骨结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表在2003年英国《nature》杂志上报告的一项研究证实了骨骼在受到压力时会产生新的骨细胞来进行自我强化。航天员因为受环境条件限制,缺少主动锻炼的机会,适当的振动则相当于被动锻炼。美国NASA目前正在研究能否通过振动来解决航天员的骨丢失问题。 但是目前仍然尚无应用于空间环境中对抗骨丢失的防护器械,现有技术均是针对地面人群老年性骨质疏松或骨折等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公开号为CN130686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主要是通过电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用于治疗的电磁场,通过电磁场刺激感受性敏锐的部位,改善全身血气,调理生理功能,但其作用有限,治疗线圈只适合于设置在颈部到骨盆的躯干部分,而空间失重性骨丢失主要发生在承重骨,例如股骨、髋骨等,所以该装置不能应用于空间骨丢失的预防和治疗。 近年来,关于低强度、高频率的机械振动刺激抑制骨丢失的技术已经应用到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并且可以增加骨量,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疗效。专利号为200420002429.6的中国专利运用电动机驱动的直线往复“动力加载”原理对人体的骨骼加载一定频率的定量动负荷,对人体骨质疏松进行治疗,该装置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对振幅、加速度以及频率的控制不易做到十分精确,且无法实现不停机调节振幅的问题,而且在骨组织上施加载荷以促进骨骼生长的技术经研究证明作用有限,而且当需要获取一个高峰值应变的高冲击负载时,容易导致骨折或其它危害。专利号为20038010281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机械振动作用来预防和治疗骨折、骨质减少及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装置,所涉及的装置由驱动器提供预定第一频率的振动,经与驱动器相连的驱动杆、减震部件形成第二预定频率,部分振动再传递到支撑振动台面的分配杆壁,平均分配给振动台面,由于分配杆壁的存在,所以无论人体站立在台面的什么位置,台面可以保持水平而不致于倾斜。该装置提供了一种比较稳定的振动,对人体站立在平台上的位置不敏感,可以保证振动台面水平。该专利可以实现对频率、振幅等参数的控制,同时也解决了不停机调节的问题。但是该装置的结构设计是针对地面人群的骨质疏松或组织等相关疾病人群而研制的,首先,它的结构比较复杂、重量大,驱动振动台需要的功耗也随之增加,这对于在资源十分宝贵的空间中应用难度较大;其次,由于该装置提供的振动是利用产生的第二频率,即驱动器驱动频率的谐振频率、谐振频率的谐波或分谐波,不易实现对施加到人体上振动频率的精确控制。所以,现有技术涉及的装置结构设计均不能适用于空间特殊环境下骨丢失的预防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重量大、不能适用于空间特殊环境及其地面模拟应用等方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适合于预防和治疗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机械应力刺激骨骼系统,促进骨骼生长,预防和治疗空间骨丢失的装置。该装置是主要针对空间失重环境中人群施加振动刺激,包括限位挡块,导轨,滑动板,肩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膝关节固定器,振动台,拉绳,滑轮,力矩电机,支架。导轨安装在固定面上,导轨两端固定有限位挡块,滑动板安装在导轨上,前端有用于固定滑动板的紧固旋钮;滑动板上安装有肩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膝关节固定器,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材进行调节。为了适应空间特殊环境要求,导轨可以固定在航天器舱壁上,上下限位块固定于导轨两端,滑动板通过导轨结合在舱壁上。振动台位于导轨延长线方向,通过支架连接在固定面上;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板上,绕过固定在固定面上的滑轮,另一端连接在力矩电机的转动轮上,力矩电机通过拉绳拉动滑动板使人对振动台面产生一定的压力,保证振动台产生的振动有效施加到人体上。 所述振动台两侧装有拉带固定架,用于连接弹性拉带,弹性拉带的上端连接人体,如套于人体肩部或手上,使人固定在振动台上。 本专利技术采用轻质合金或复合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自身重量。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预防和治疗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加装支撑台后作为预防和治疗地基模拟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将导轨与振动台固定在支撑台上,滑动板可在导轨允许的范围内沿支撑台的长度方向上自由滑动。力矩电机和滑轮固定在支撑台上。拉绳的一端与滑动板相连,绕过滑轮,另一端连接在力矩电机的转动轮上。振动台位于滑动板后方,保持台面振动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即与滑动板滑动的方向一致。 所述的振动台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部件,包括台面、导向杆、导套、弹簧、壳体、驱动装置、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显示装置、调节装置。台面四角分别安装有一组弹簧连接壳体。驱动装置采用音圈电机或者小型电磁驱动器,其上端连接于台面,下端与壳体固连。通过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驱动来实现需要的振动波形。导向杆固定在台面上,导套固定在壳体上,导向杆同轴插入到导套中。振动台的台面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信号通过引线引出至信号处理装置,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显示装置,调节装置与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连接,控制振动信号的调节。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把人体固定在滑动板上,使其无法相对滑动板的滑动方向移动。移动滑动板使人体足部紧贴于振动台面上,通过力矩电机拉动滑动板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和治疗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包括限位挡块、导轨、滑动板、肩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膝关节固定器、振动台、拉绳、滑轮、力矩电机和支架,其特征在于:导轨安装在固定面上,导轨两端固定有限位挡块,滑动板安装在导轨上,前端有用于固定滑动板的紧固旋钮;滑动板上安装有肩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膝关节固定器;振动台位于导轨延长线方向,通过支架连接在固定面上;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板上,绕过固定在固定面上的滑轮,另一端连接在力矩电机的转动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治疗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包括限位挡块、导轨、滑动板、肩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膝关节固定器、振动台、拉绳、滑轮、力矩电机和支架,其特征在于导轨安装在固定面上,导轨两端固定有限位挡块,滑动板安装在导轨上,前端有用于固定滑动板的紧固旋钮;滑动板上安装有肩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膝关节固定器;振动台位于导轨延长线方向,通过支架连接在固定面上;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板上,绕过固定在固定面上的滑轮,另一端连接在力矩电机的转动轮上。2.根据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挡块、导轨、滑动板、肩部固定器、腰部固定器、膝关节固定器、振动台、滑轮、力矩电机和支架采用轻质合金或复合材料3.根据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空间失重性骨丢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台两侧装有拉带固定架连接弹性拉带,弹性拉带的上端连接人体。4.根据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澎骞爱荣贾斌杨鹏飞王哲丁冲范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