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腿部塑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67281 阅读:232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腿部塑形器,包括左矫正板、右矫正板和缓压块,所述左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开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右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也开有第二内螺纹孔,上栓紧棒穿过左矫正板上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上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上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下栓紧棒穿过左矫正板下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下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下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所述塑形器还包括旋转按钮,所述旋转按钮的主轴上安装蜗轮,所述蜗轮与上栓紧棒或下栓紧棒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腿部塑形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美体校正器械,尤其是一种腿部塑形器。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常观察到有的人腿部畸形,其实很多人的小腿都多少有些弯曲,这可能会导致这些人行走时步子不协调,有许多人特意穿上带有很多皱褶的裤子以减小其小腿弯曲对美观的影响。现行的矫正方法,有的是治疗时间太长而效果难以保证,有的是购买器械的价格太贵,有的矫正器械操作复杂又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良感受,所以很多人虽然很想改变腿部的外观但却不愿选择去矫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腿部塑形设备的价格较高、使用不方便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新型腿部塑形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腿部塑形器,包括左矫正板、右矫正板和缓压块,所述左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开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右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也开有第二内螺纹孔,上栓紧棒穿过左矫正板上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上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上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下栓紧棒穿过左矫正板下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下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下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所述塑形器还包括旋转按钮,所述旋转按钮的主轴上安装蜗轮,所述蜗轮与上栓紧棒或下栓紧棒啮合。进一步,所述缓压块为内侧带弧形塑料薄层的硬板。再进一步,所述左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并排开有两个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右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也并排开有两个第二内螺纹孔。所述旋紧按钮上设有刻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使用者在塑形时可以方便地进行安装和调节压力,旋紧按钮上的圆形握把易于转动,旋紧按钮的赶上有刻度可以读数,方便使用者了解矫正板之间的距离;缓压块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压紧时矫正板对关节抵压的疼痛且能同时增大两脚关节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塑形效果。这一系列具有人性化的设计会让使用者产生贴心的塑形感受,进一步增加对成功塑形的信心;该腿部塑形器能够满足家庭或寝室中有腿部塑形需要的不同成员的使用需求;且该器械造价低廉,更便于流通,为众多有腿部塑形需要的人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附图说明图1是腿部塑形器的正视图,图2是腿部塑形器的俯视图,图3是腿部塑形器的侧视图,图4是腿部塑形器的缓压块,图5是腿部塑形器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 图5,一种新型腿部塑形器,包括左矫正板1、右矫正板2和缓压块3,所述左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开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右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也开有第二内螺纹孔,上栓紧棒4穿过左矫正板上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上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上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下栓紧棒5穿过左矫正板下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下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下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所述塑形器还包括旋转按钮6,所述旋转按钮6的主轴上安装蜗轮,所述蜗轮与上栓紧棒或下栓紧棒啮合。所述缓压块3为内侧带弧形塑料薄层的硬板。所述左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并排开有两个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右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也并排开有两个第二内螺纹孔。所述旋紧按钮6上设有刻度。可以通过读数,方便使用者了解矫正板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双腿伸直平放,放上缓压块,装好矫正板(参照图5),转动旋紧装置调节压力。使用者在塑形时可以方便地进行安装和调节压力,旋紧装置上的圆形握把易于转动,旋紧装置的赶上有刻度可以读数,方便使用者了解矫正板之间的距离;缓压块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压紧时矫正板对关节抵压的疼痛且能同时增大两脚关节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塑形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腿部塑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矫正板、右矫正板和缓压块,所述左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开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右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也开有第二内螺纹孔,上栓紧棒穿过左矫正板上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上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上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下栓紧棒穿过左矫正板下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下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下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所述塑形器还包括旋转按钮,所述旋转按钮的主轴上安装蜗轮,所述蜗轮与上栓紧棒或下栓紧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腿部塑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矫正板、右矫正板和缓压块,所述左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开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右矫正板的上部和下部也开有第二内螺纹孔,上栓紧棒穿过左矫正板上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上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上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下栓紧棒穿过左矫正板下部的第一内螺纹孔和右矫正板下部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下栓紧棒的俩半上分别制有反向螺纹;所述塑形器还包括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鸿州艾宁何丽应惠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百度蜘蛛] 2015年03月01日 05:09
    肌肉(muscle)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中医理论中,肌肉指身体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的总称。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而得。肌肉:解剖结构名。故肌肉丰满与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素问·平人气象论》:“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