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雷射焊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5464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面雷射焊接机,以循环输送机构使匣式治具步进循环移动,行经雷射焊接工作站,在此一工作站同时接收来自零件上方及下方的雷射光束,以一次焊接步骤完成零件的双面焊接。一种匣式治具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被首次提出,于治具步进循环移动的过程中,该匣式治具依待焊零件引入、双面焊接、成品引出等需求而进行自动的开阖动作,在零件引入及成品引出时,该匣式治具是打开的;在雷射焊接工作站,该匣式治具则是闭阖的,以便使零件在其中被紧密的迭合在一起,接受来自零件上方及下方的雷射光束,而完成雷射点焊接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焊接机,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专用于零件双面焊接的雷射焊接机。
技术介绍
如图1及图2所示,例举说明了一种需双面焊接的零件,该零件为电容及其接脚, 接脚以雷射焊接技术耦合于该电容两侧的表面上。习知的焊接方式是采单面焊接技术,以五个步骤完成,第一步骤为将第一接脚配置于该电容的第一表面;第二步骤进行第一表面雷射焊接;第三步骤为电容翻面;第四步骤为将第二接脚配置于该电容的第二表面;第五步骤进行第二表面雷射焊接。这五个步骤中,除了雷射焊接步骤之外,其余步骤需通过人工操作。然而,受限于人工操作的速度、其他的人因问题以及两次的焊接步骤,以致于产量和良率都受到很大的局限。自动化机械可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单纯的将上述每一步骤转换为机械手段并非良好的对策。若自动化机械能基于减化加工步骤、提升加工速度、增加良率以及全自动化的条件而设计,在提升产量和良率上才会有显然的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在解决习知双面焊接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问题包括了习知的双面焊接是以两次的单面焊接步骤所构成,焊接效率不佳;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焊接步骤中,又包含一待焊零件翻面的步骤,加工步骤冗多;以人工配置待焊零件及翻面,操作速度受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雷射焊接机,它包括—循环输送机构;复数个匣式治具,设于该循环输送机构上,透过该循环输送机构执行一循环行程;一控制器,连接于该匣式治具,透过该控制器的控制,该匣式治具于该循环行程中依序执行启开及闭阖动作;一雷射焊接工作站,设于该循环行程的一固定位置,包括两组雷射焊接装置,相对于已闭阖的匣式治具的顶面及底面投射的电射光束。所述匣式治具包括一第一模块和一第二模块,该第一和第二模块具有可卡制定位一待焊零件的模槽。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通过一旋转枢轴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旋转枢轴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模块以所述旋转枢轴为圆心翻转。所述控制器包括一枢套于所述旋转枢轴的齿轮,一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一连接于齿条的滚子,以及一与该滚子呈常态接触的工作曲线,该工作曲线导引该齿条产生上下动程。所述循环输送机构为一被动力系统控制而步进旋转的回转台,所述复数个匣式治具设于该回转台邻近其圆周的位置。所述双面雷射焊接机更包括至少一零件引入工作站,位于所述循环行程上一先于所述雷射焊接工作站的固定位置。所述双面雷射焊接机更包括至少一成品引出工作站,位于所述循环行程上一后于所述雷射焊接工作站的固定位置。所述双面雷射焊接机更包括一施压器,位于所述循环行程上一先于所述雷射焊接工作站的固定位置,对闭阖的匣式治具施加一闭合压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双面雷射焊接机以循环输送机构使匣式治具步进循环移动,行经雷射焊接工作站,在此一工作站同时接收来自零件上方及下方的雷射光束,以一次焊接步骤完成零件的双面焊接。一种匣式治具在本技术中被首次提出,于治具步进循环移动的过程中,该匣式治具依待焊零件引入、双面焊接、成品引出等需求而进行自动的开阖动作,在零件引入及成品引出时,该匣式治具是打开的;在雷射焊接工作站,该匣式治具则是闭阖的,以便使零件在其中被紧密的迭合在一起,接受来自零件上方及下方的雷射光束,而完成雷射点焊接合。本技术以自动化匣式治具以及一次性双面焊接步骤取代了习知技术的两次单面焊接以及待焊零件翻面的多重步骤,达到减化加工步骤、提升加工速度、增进产品良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适用于本技术自动焊接机的工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适用于本技术自动焊接机的工件的组合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焊接机的循环输送机构与零件引入工作站、雷射焊接工作站、及成品引出工作站的俯视配置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自动焊接机的循环输送机构与治具的局部立体外观及动作示意图之一。图4B为本技术自动焊接机的循环输送机构与治具的局部立体外观及动作示眉、^^ ——-O图4C为本技术自动焊接机的循环输送机构与治具的局部立体外观及动作示眉、--- ο图5为本技术自动焊接机的循环输送机构与治具的侧视展开及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循环输送机构与零件引入工作站一的侧视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循环输送机构与零件引入工作站二的立体图及动作示意图之ο图7B为本技术循环输送机构与零件引入工作站二的立体图及动作示意图之--ο图8为本技术循环输送机构与雷射焊接工作站的侧视示意图。图9A为本技术循环输送机构与成品引出工作站的立体图及动作示意图之ο图9B为本技术循环输送机构与成品引出工作站的立体图及动作示意图之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本技术于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是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且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7J\ ο图3是以俯视示意图描述本技术自动焊接机的循环输送机构10与零件引入工作站20、30、雷射焊接工作站40、及成品引出工作站50的配置关系。该循环输送机构10 为一回转台11,受动力系统控制而步进旋转。其上圆周位置设有复数个匣式治具60。匣式治具60是受其控制器61的控制而开阖的,附图中进一步描述了开阖的情形,在零件引入工作站及成品引出工作站中,该匣式治具60是打开的,在雷射焊接工作站,该匣式治具60则是闭阖的。上述零件引入工作站20、30为两个,第一个工作站20将图1所示的一对接脚 71引入匣式治具60中,第二个工作站30将图1所示的电容72引入匣式治具60中,并且迭放在其中一个接脚71上。在雷射焊接工作站40闭阖的匣式治具60使接脚71迭接在电容72的上下接面,同时接收来自零件上方及下方的雷射光束,以一次焊接步骤完成零件的双面焊接。而焊接完成品则于成品引出工作站50中引出脱离该匣式治具60。图4A 图4C及图5,详加描述了上述的匣式治具60及开阖作动。该匣式治具60 包括一第一模块601和一第二模块602,二模块通过一旋转枢轴62连接,且该旋转枢轴62 的转动可驱使第二模块602以其为圆心而转动。该旋转枢轴62与一控制器63连接,该控制器63控制该旋转枢轴62的旋转方向及角度。上述控制器63包括枢套固定于该旋转枢轴62 —端的齿轮64,与该齿轮64啮合的齿条65,该齿条65纵向的穿过回转台11,位于该回转台11以下的齿条65两侧各设一弹簧66,弹簧66顶端相连于该回转台11,该齿条65的底端侧边枢设一滚子67,该滚子67接触于固定不动的凸轮68的工作曲线681上。该匣式治具60与该控制器63随该回转台11 同步旋转,该滚子67被该工作曲线681导引,使该齿条65产生上下动程。向下动程使该齿轮64带动该旋转枢轴62转动,从而使该第二模块602往该第一模块601的方向旋转,直到与该第一模块601接触闭阖为止。反之,向上动程则使第二模块602往离开该第一模块601 的方向旋转,使匣式治具60展开。一施压器80固定于该雷射焊接工作站40之前,该匣式治具60的行程上。对闭合的匣式治具60提供一压力,使之闭合紧密。该施压器80包括以一滑杆81穿套一弹簧82 进而穿枢于一固定物件83,滑杆81的底端枢套一滚轮84,滚轮84与该回转台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雷射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循环输送机构;复数个匣式治具,设于该循环输送机构上,透过该循环输送机构执行一循环行程;一控制器,连接于该匣式治具,透过该控制器的控制,该匣式治具于该循环行程中依序执行启开及闭阖动作;一雷射焊接工作站,设于该循环行程的一固定位置,包括两组雷射焊接装置,相对于已闭阖的匣式治具的顶面及底面投射的电射光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雷射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循环输送机构;复数个匣式治具,设于该循环输送机构上,透过该循环输送机构执行一循环行程;一控制器,连接于该匣式治具,透过该控制器的控制,该匣式治具于该循环行程中依序执行启开及闭阖动作;一雷射焊接工作站,设于该循环行程的一固定位置,包括两组雷射焊接装置,相对于已闭阖的匣式治具的顶面及底面投射的电射光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雷射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匣式治具包括一第一模块和一第二模块,该第一和第二模块具有可卡制定位一待焊零件的模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面雷射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通过一旋转枢轴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面雷射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旋转枢轴连接, 控制所述第二模块以所述旋转枢轴为圆心翻转。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双面雷射焊接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庆黄庆容
申请(专利权)人:立富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