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卡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4226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本体、盖于本体的电池盖和装设于本体的弹性件、设于该本体的操控杆和设于电池盖的连杆,该操控杆设有抵持斜面,该弹性件包括卡持端及斜面,该卡持端将该连杆锁持,该抵持斜面与该斜面抵持,抵推该操控杆使该抵持斜面抵推该斜面,进而实现该卡持端对该连杆的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电池盖卡锁结构。
技术介绍
移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多采用电池作为其能量来源。此类电池一般是通过一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机体插接的电池盖将其装设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以给便携式电子装置提供电能。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进行更换,因此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盖一般需要能够方便地拆卸和装配,以便更换电池。现有移动电话的电池盖形状一般大致为罩状,其包括一主片体、一端部、二侧壁及一底壁。所述主片体大致呈矩形板状,所述二侧壁及一底壁分别由该主片体边缘弯折形成。该底壁两端分别与所述二侧壁相接。该底壁上凸设有二卡钩,可与移动电话机体的凹槽相卡合;电池盖相对底壁的端部上延伸有二卡块,可与移动电话机体卡槽配合。装配时,先将电池盖端部、二侧壁对准移动电话机体,二卡块则对准机体的卡槽,再向二卡块方向推动电池盖,电池盖的二卡块卡于卡槽内,同时侧壁贴合于移动电话机体周壁上,电池盖底壁的二卡钩卡合于机体的凹槽内。需要拆下电池盖时,则推动电池盖,反向进行上述操作步骤即可。然而,该种结构虽然可以实现随时拆卸和装配电池盖的功能,但是在电池盖安装到机体上后,在电池盖相对机体的安装方向上容易出现电池盖与机体的相对滑动现象,锁持不够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锁持稳定的电池盖卡锁结构。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本体、盖于本体的电池盖和装设于本体的弹性件、设于该本体的操控杆和设于电池盖的连杆,该操控杆设有抵持斜面,该弹性件包括卡持端及斜面,该卡持端将该连杆锁持,该抵持斜面与该斜面抵持,抵推该操控杆使该抵持斜面抵推该斜面,进而实现该卡持端对该连杆的解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通过装设于本体的弹性件的卡持端与该电池盖上的连杆卡持实现对电池盖的锁持与解锁,有效防止电池盖相对本体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池盖卡锁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盖卡锁结构的面板及电池盖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盖卡锁结构的操作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盖卡锁结构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池盖卡锁结构的操作构件与面板及电池盖配合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池盖卡锁结构的操作构件装设于本体安装部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电池盖卡锁结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本体10、二操作构件30、一电池盖40和设于电池盖40的连杆43。该本体10可以为电子装置的机体,其包括一矩形的底壁11、二相对的侧壁12和二相对的端壁13。该底壁11、二侧壁12和二端壁13围成一电池容置槽14。一端壁13上设有一卡扣15。该本体10还包括一面板16和二安装部20。该面板16可装设于该本体10的一端,其与底壁11相对的表面边缘间隔凹设有二阶梯槽17。二安装部20分别凸设于该底壁11上并分别与一侧壁12连接。各该安装部20大致为一矩形腔体,其包括二相对腔壁22、一开口23、一抵持肋24、二滑槽25和一通孔27。该二腔壁22与一侧壁12连接并形成一收容腔221。该开口23与该面板16的二阶梯槽17相对应开设。该抵持肋24由远离端壁13的腔壁22端部向该开口23上方延伸形成,其可容置于该面板16的一阶梯槽17内。该抵持肋24与开口23相对的面为弧形面(图未标)。该二滑槽25间隔设于与该抵持肋24相对的另一腔壁22的内表面上并与开口23连通。该通孔27开设于该侧壁12上,与该收容腔221贯通。请一并参阅图3,每一操作构件30包括一操控杆31和一弹性件33。该操控杆31包括一长方形板体310、一按压面311,一抵持斜面313和一凸块315。该按压面311与抵持斜面313相对设置于板体310的两端面。该凸块315由该板体310设有抵持斜面313的一端侧面延伸形成。该凸块315上与该抵持斜面313相反的一端凹陷一弧形槽316。该操控杆31通过该通孔27装设于安装部20内。该弹性件33为弹性塑胶材质制成,其包括一主体331、一斜面333、二滑轨335和-->一弹性臂337。该主体331大致为矩形板,其包括第一面3311、第二面3312和卡持端3313。该第一面3311和第二面3312相对设置且与卡持端3313连接。该斜面333由该第一面3311向主体331内切除一部分形成,其用于与该抵持斜面313面面抵持配合。该二滑轨335间隔设于该第二面3312上。该弹性臂337由该主体331一端部相对的两边缘远离主体331延伸的二曲线条状体相对连接形成,其设有一抵持端3371。该抵持端3371与该卡持端3313相对设置。该电池盖40包括一盖身41,该盖身41大致为矩形片体,其设有一端部42。该盖身41与该端部42相对的另一端相对应本体10的卡扣15设有一卡爪411。该端部42表面两端凸设有一对凸起421。该连杆43分别固定于每对凸起421之间并与该端部42留有一定距离。该连杆43与该凸起421容置于该面板16的阶梯槽17内。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装配时,先装配该操作构件30,将该弹性件33通过开口23装入该安装部20的收容腔221,使滑轨335装设于二滑槽25内,使弹性臂337收容于该收容腔221内,该抵持端3371抵持于二腔壁22之间的底壁11上;该卡持端3313露出该开口23,该安装部20的抵持肋24与主体331抵持。然后将该操控杆31设有凸块315一端通过通孔27穿过侧壁12装设于该收容腔221内,使该抵持斜面313与该斜面333抵持,该凸块315位于该斜面333与抵持肋24之间,通过该弹性臂337的弹力使操控杆31固定于该安装部20上;此时,该凸块315的弧形槽316与设有二滑槽25的腔壁22相对,并且与该抵持肋24的弧形面形成抵持连杆43的弧面。再将该电池盖40盖设于该本体10上,使该连杆43与该面板16的阶梯槽17相对并抵推该电池盖40,从而,该连杆43抵推该弹性件33的卡持端3313压缩弹性臂337,进而使卡持端3313与该抵持肋24分离,该连杆43卡于该卡持端3313上与该所述弧面相抵,该弹性臂337恢复弹力,将该连杆43锁持,该凸块315的弧形槽316与该连杆43抵持。同时,电池盖40的卡爪411与本体10的卡扣15卡持,即完成电池盖40的安装。需要开启电池盖时,按压操控杆31的按压面311,该凸块315沿连杆43滑移,使其抵持斜面313抵推该弹性件33的斜面333,从而压缩弹性臂337带动该卡持端3313与该抵持肋24分离,此时,用手向远离面板16方向滑动电池盖40,使连杆43脱离卡持端3313,卡爪411与本体10的卡扣15分离,电池盖便开启。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它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本体、盖于本体的电池盖和装设于本体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卡锁结构还包括装设于该本体的操控杆和设于电池盖的连杆,该操控杆设有抵持斜面,该弹性件包括卡持端及斜面,该卡持端将该连杆锁持,该抵持斜面与该斜面抵持,抵推该操控杆使该抵持斜面抵推该斜面,进而实现该卡持端对该连杆的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本体、盖于本体的电池盖和装设于本体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卡锁结构还包括装设于该本体的操控杆和设于电池盖的连杆,该操控杆设有抵持斜面,该弹性件包括卡持端及斜面,该卡持端将该连杆锁持,该抵持斜面与该斜面抵持,抵推该操控杆使该抵持斜面抵推该斜面,进而实现该卡持端对该连杆的解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还包括与卡持端相对的弹性臂,该操控杆还包括一凸块,通过该弹性臂的弹力使该抵持斜面与该斜面抵持,并使凸块夹持于该抵持肋与该斜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设有抵持肋的安装部,该连杆卡持于该卡持端上与抵持肋抵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部设有一开口,该抵持肋位于该开口上方,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