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卡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4210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及一电池盖,该电池盖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壳体上,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还包括一设置于电池盖上的按钮,该按钮上设有一卡合部及一弹性臂,通过滑动该按钮可驱动弹性臂抵持于电池盖上而发生弹性形变,将卡合部与壳体卡锁或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盖卡锁结构。
技术介绍
移动电话及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能量的电池因随着能量消耗,不得不进行更换,为使电池安装方便,人们设计出许多电池盖卡锁结构。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多采用卡钩和扣锁结构卡固于本体上,即在电池盖上设置卡钩及锁销,在壳体上设置对应的卡槽及扣锁孔,用于将电池盖卡固于壳体上。该类电池盖安装后与壳体结合紧密且牢固,但拆装时一般较为费力、操作较不方便且容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电池盖卡锁结构。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及一电池盖,该电池盖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壳体上,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还包括一设置于电池盖上的按钮,该按钮上设有一卡合部及一弹性臂,通过滑动该按钮可驱动弹性臂抵持于电池盖上而发生弹性形变,将卡合部与壳体卡锁或解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电池盖卡锁结构通过装设于电池盖上的按钮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使卡合部与壳体卡合或脱离,从而可方便地进行电池盖开启和闭合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的按钮装设于电池盖上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的按钮装设于电池盖上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池盖卡锁结构    100    壳体    10-->    安装边缘    11    凸台    12    配合面    13    通孔    14    卡持面    141    凸棱    15    电池盖    20    顶壁    21    周壁    22    缺口    222    安装部    23    侧壁    231    连接臂    232    开口    233    抵持部    24    按钮    30    主体部    31    按压部    32    弹性臂    33    卡合部    34    防脱部    35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适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电池盖卡锁结构100包括一壳体10、一电池盖20及一按钮30。-->该壳体10大致为一矩形框体,其可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机体。该壳体10外侧部分地凹陷 而形成一的安装边缘11。该壳体10位于安装边缘11的一端设有一凸台12。该凸台12靠近壳体10的端部部分地凹陷而形成一大致呈矩形的配合面13。该配合面13上并排开设有二贯通凸台12的通孔14,壳体10另一面上邻近该二通孔14且与配合面13相对的位置凹陷形成二卡持面141(见图5)。二通孔14靠近壳体10端部的一侧凸设有一凸棱15。该电池盖20包括一顶壁21及由该顶壁21边缘弯折形成的周壁22,其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0上。该顶壁21一端设有一用以装设按钮30的安装部23。该安装部23大致为一“U”型框体,其包括二相互平行的侧壁231及一与该二侧壁231垂直相连的连接臂232。该二侧壁231凸设于顶壁21上,该连接臂232与顶壁21之间形成一开口233。该顶壁21上邻近安装部23凸设有一长条状的抵持部24,该抵持部24与连接臂232平行。该周壁22外侧凸设一配合部221,该配合部221为与安装边缘11外部轮廓对应的凸出边缘,可以与安装边缘11相配合,用以将电池盖20装配于壳体10上。该周壁22一端开设一缺口222,该缺口222由周壁22延伸至安装部23,用于将按钮30装设于安装部23内。该按钮30包括一主体部31、一按压部32、一弹性臂33、二卡合部34及一防脱部35。该主体部31大致为一矩形片体,其可装设于安装部23内。该按压部32为一具弧形表面的片体,其设置于主体部31一端,可装设于电池盖20的缺口222处,并于电池盖20的周壁22连接。该弹性臂33为一曲折的条状体,其设置于主体部31上与按压部32相对的一端,其可穿过开口233,并可在按压部32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持于抵持部24上而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使按压部32沿开口233滑动。该卡合部34大致呈一“L”型钩状体,其凸设于主体部31表面上,其与壳体10的通孔14对应,且可卡持于卡持面141,以将电池盖20装设于壳体10上。该防脱部35为一凸块,其凸设于主体部31靠近弹性臂33的一端。该防脱部35在主体部31装设于安装部23后,抵持于连接臂232上,从而防止按钮30从缺口222脱离电池盖20。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装配该电池盖卡锁结构100时,只需先将该按钮30由缺口222装设于安装部23,且使防脱部35穿过开口233,位于连接臂232一侧。然后,将装设有按钮30的电池盖20放置于该壳体10上,使其配合部221正对壳体10的安装边缘11,同时,沿开口233朝向电池盖20另一端的方向按压按钮30的按压部32,使得按钮30的弹性臂33抵持于电池盖20的抵持部24而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主体部31沿开口233滑动,卡合部34则沿凸棱15进入通孔14。然后停止按压按压部32,弹性臂33的弹性回复力推动主体部31向壳体10端部移动,即可将卡合部34卡持于卡持面141上,从而将电池盖20锁持于壳体10上,即完成该电池盖卡锁结构100的组装。需开启该电池盖20时,只需按压该按钮30的按压部32使得按钮30的弹性臂33发生弹性形变,主体部31沿开口233滑动,直至其卡合部34与卡持面141脱离,然后将卡合部34移出通孔14,该电池盖20便与壳体10解锁。释放按钮30后,按钮30在弹性臂33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本专利技术电池盖卡锁结构100通过按钮30的弹性臂33发生弹性形变,使卡合部34与该通孔14卡合或脱离,从而来实现电池盖20与该壳体10的卡合或脱离,电池盖20在进行开启和闭合操作时较为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及一电池盖,该电池盖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还包括一设置于电池盖上的按钮,该按钮上设有一卡合部及一弹性臂,通过滑动该按钮可驱动弹性臂抵持于电池盖上而发生弹性形变,将卡合部与壳体卡锁或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及一电池盖,该电池盖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还包括一设置于电池盖上的按钮,该按钮上设有一卡合部及一弹性臂,通过滑动该按钮可驱动弹性臂抵持于电池盖上而发生弹性形变,将卡合部与壳体卡锁或解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具有一主体部及一按压部,该按压部设置于主体部一端,弹性臂设置于主体部另一端,该卡合部凸设于主体部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呈曲折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包括一顶壁及由该顶壁边缘弯折形成的周壁,该顶壁上设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包括二侧壁及一连接二侧壁的连接臂,该二侧壁凸设于顶壁,该连接臂与顶壁之间形成一开口,该顶壁凸设一与连接臂相对的抵持部,该按钮的主体部位于二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水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