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电动真空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40251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式电动真空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壳体,吸尘壳体内腔分隔为沉降分离室、滤筒过滤室、净气室,吸尘壳体外侧设有气料入口,沉降分离室设置在吸尘壳体一侧,沉降分离室顶部设有旋风除尘器,滤筒过滤室设置在吸尘壳体另一侧,旋风除尘器出口通过加速气道通向滤筒过滤室。滤筒过滤室顶部设有数个过滤筒,净气室设置在滤筒过滤室上方,净气室出口通过真空泵与排气消声器连通,电动机通过传动皮带与真空泵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转场作业灵活,用电动机代替发动机驱动真空泵完成除尘作业,操作方便,设备维护保养简单,可靠性高,有利于环境保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车载式真空吸尘装置,尤其是一种车载式电力驱动真 空吸尘装置,属于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中的粉尘、固体物 料必须进行吸尘、除尘处理后再排放。现有的除尘设备大多固定设置,这类装置只能固定安 装在作业现场,机动性差,搬运不方便,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专利号为200420079259. 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式真空吸引装 置,该装置的除尘系统安装在机动车车架上,除尘系统与机动车行走部分共用一套动力系 统,通过动力切换装置将机动车发动机的动力在除尘和机动车行走两种状态之间切换,该 装置转场作业灵活,使用范围大,但其传动机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维护保养不方便,而且 发动机能耗大,本身排放的气体使大气污染更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耗小、低排放的车载式电动 真空吸尘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载式电动真空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壳体、电动机、真空泵、排气消声器,所述 吸尘壳体内腔分隔为沉降分离室、滤筒过滤室、净气室,所述吸尘壳体外侧设有气料入口, 沉降分离室设置在吸尘壳体一侧,沉降分离室顶部设有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入口 与气料入口连通,所述滤筒过滤室设置在吸尘壳体另一侧,旋风除尘器出口通过加速气道 通向滤筒过滤室;所述滤筒过滤室顶部设有数个过滤筒,所述净气室设置在滤筒过滤室上 方,所述过滤筒与净气室连通,净气室出口通过真空泵与排气消声器连通;所述电动机设置 在真空泵一侧,固定在机动车车架上,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皮带与真空泵衔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车载式电动真空吸尘装置,还包括脉冲反吹装置,所述脉冲反吹装置包括 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数个电磁脉冲阀,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储气罐相连,储气罐通 过管道分别与设置在净气室外侧的数个电磁脉冲阀连接,所述数个电磁脉冲阀分别与穿过 吸尘壳体的数个脉冲管相连,所述数个脉冲管分别对准相应的过滤筒。本技术结构简单,转场作业灵活,使用范围大。到达作业场所后,用市电对电 动机供电,代替发动机驱动真空泵完成除尘作业,省去了繁琐的传动机构,操作方便,设备 维护保养简单,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而且电动机运转,本身不会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 体,有利于保护环境。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 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吸尘壳体1、电动机6、真空泵4、排气消声器5,吸尘 壳体1内腔分隔为沉降分离室11、滤筒过滤室12、净气室13,吸尘壳体1外侧设有气料入 口 2,沉降分离室11设置在吸尘壳体1 一侧,沉降分离室11顶部设有旋风除尘器3,所述旋 风除尘器3入口与气料入口 2连通,滤筒过滤室12设置在吸尘壳体1另一侧,旋风除尘器 3出口通过加速气道14通向滤筒过滤室12 ;所述滤筒过滤室12顶部设有数个过滤筒15, 净气室13设置在滤筒过滤室12上方,过滤筒15与净气室13连通,净气室13出口通过真 空泵4与排气消声器5连通;电动机6设置在真空泵4 一侧,固定在机动车车架上,电动机 6通过传动皮带16与真空泵4衔接。净气室13上方还设有脉冲反吹装置7,脉冲反吹装置7包括空气压缩机74、储气 罐71、数个电磁脉冲阀72,空气压缩机74通过管道与储气罐71相连,储气罐71通过管道 分别与设置在净气室13外侧的2个电磁脉冲阀72连接,2个电磁脉冲阀72分别与穿过吸 尘壳体1的2根脉冲管73相连,所述脉冲管73分别对准相应的过滤筒15。工作时,电动机6通过传动皮带16驱动真空泵4,使吸尘壳体1内各腔室及管道处 于负压状态。在负压的作用下,含尘气流从气料入口 2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入沉降分离室 11,经过旋风除尘器3旋风除去较大颗粒尘土,然后通过加速气道14进入滤筒过滤室12,气 流通过滤筒过滤室12过滤后,干净的空气进入净气室13,最后通过真空泵4、排气消声器5 排入大气。气流经过沉降分离室11时,气流中的大颗粒粉尘在重力及旋风除尘器3作用下 落入沉降分离室11底部,气流通过滤筒过滤室12时,小颗粒粉尘吸附在过滤筒15表面形 成一层尘膜,该尘膜可使气流阻力增大,当气流阻力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启动脉冲反吹装置 7,间隙脉冲送气,脉冲气通过脉冲管73冲击过滤筒15表面的尘膜,清洁干净过滤筒15。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式电动真空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壳体、电动机、真空泵、排气消声器,所述吸尘壳体内腔分隔为沉降分离室、滤筒过滤室、净气室,所述吸尘壳体外侧设有气料入口,沉降分离室设置在吸尘壳体一侧,沉降分离室顶部设有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入口与气料入口连通,所述滤筒过滤室设置在吸尘壳体另一侧,旋风除尘器出口通过加速气道通向滤筒过滤室;所述滤筒过滤室顶部设有数个过滤筒,所述净气室设置在滤筒过滤室上方,所述过滤筒与净气室连通,净气室出口通过真空泵与排气消声器连通;所述电动机设置在真空泵一侧,固定在机动车车架上,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皮带与真空泵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电动真空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壳体、电动机、真空泵、排气 消声器,所述吸尘壳体内腔分隔为沉降分离室、滤筒过滤室、净气室,所述吸尘壳体外侧设 有气料入口,沉降分离室设置在吸尘壳体一侧,沉降分离室顶部设有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 除尘器入口与气料入口连通,所述滤筒过滤室设置在吸尘壳体另一侧,旋风除尘器出口通 过加速气道通向滤筒过滤室;所述滤筒过滤室顶部设有数个过滤筒,所述净气室设置在滤 筒过滤室上方,所述过滤筒与净气室连通,净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进张明乐沈仁杰薛留忠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