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718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弹性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包括一个阀体,阀体上设置有一环形阀座,阀座上设有一与其配合的垂直安装的阀芯,阀芯连接一阀杆,阀体上安装有上阀盖,阀杆穿过上阀盖连接阀芯;上阀盖上部安装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连接并控制阀杆行程的执行器和定位器;阀芯外部具有一可与其密封接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阀芯下部具有一可与其密封接触的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设置在阀座底部,套筒设置在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上部。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可承受一定的弹性变形,无论是加工应力变形还是工况温度更迭造成的变形,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都会弹性变形随之保持严密贴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阀门
,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城建管道领域中的双座套筒调节阀。
技术介绍
双座调节调节阀广泛的用于工业、城建管道流体的调节,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流量大,可调节范围广,流量特性精度高,压降损失小。阀芯处于压力平衡状态,驱动力小,动态稳定性好,噪音低,空化腐蚀小,能控制高温、低温的高压差流体介质。其缺点是两个密封面不能同时接触,泄漏量大,容许有0.1%泄露量。即使在常温状态下偶尔两个密封面加工接触了,但在工况温度变化更迭过程中,由于阀芯与套筒形状不一样,线性变形不一致,密封面也会失去同时接触。由于泄露量的存在,所以传统的双座套筒调节阀只是具有单一的调节功能,不能兼备截止阀的功能。要想在同一管道工位点上同时具有调节与截止功能,必须串联安装调节阀与截止阀才能实现其要求。对于现代工业日俱复杂的工况工艺,苛刻的功能要求和简单便捷的操作程序,同时降低工程与维护成本。所以对阀门提出了更高的功能与质量要求。我们先来了解传统的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结构形式与运行过程。参看图1;从图中可知,在阀体的S形介质过流道1′中段圆孔和上面中道同心孔中装有套筒2′,套筒2′内壁有两个密封口面,并且在两个密封口面之间,开有数个根据流量特性要求的介质过流通口,套筒2′内与之配合的有一垂直安装也有上下两个密封面的阀芯3′,阀体4′的上口面装有上阀盖5′,上阀盖5′上部孔中装有密封填料6′,以保证阀杆7′处不外泄漏,另外上阀盖5′上部装有支架7′,支架7′上设置有执行器8′和定位器9′组件,阀芯3′由阀杆7′牵引,与执行器8′连接,在执行器8′的直线作用力下,阀芯3′可在套筒2′中上下作垂直移动,使阀芯3′下密封面与套筒2′的过流通道调节形成大小不同的过流面积,阀门的流量特线由套筒2′的不同形状窗口设置而成,阀芯3′的位置由定位器控制,在启闭行程段中,能很好地控制阀门沿固有的流量特线调节介质的过流量。在此结构中,套筒2′和阀芯3′为双座硬密封面的形式,但在实际加工中,套筒和阀芯的两个密封面很难做到同时接触密封。即使在常温状态下偶尔两个密封面加工接触了,但在工况温度变化更迭过程中,由于阀芯3′与套筒2′形状不一样,线性变形不一致,密封面也会失去同时接触。阀芯3′与套筒2′闭合后,必定有间隙造成泄漏。这就是传统的金属硬密封套筒双座调节阀的通病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弹性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弹性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包括一个阀体,阀体上设置有一环形阀座,阀座上设有一与其配合的垂直安装的阀芯,阀芯连接一阀杆,阀体上安装有上阀盖,阀杆穿过上阀盖连接阀芯;上阀盖上部安装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连接并控制阀杆行程的执行器和定位器;阀芯外部具有一可与其密封接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阀芯下部具有一可与其密封接触的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设置在阀座底部,套筒设置在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上部。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内侧下边缘外翻,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截面为圆弧形。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的高度为5-10mm,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的壁厚为1.2-1.5mm。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弹性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它完好的兼备了单座调节阀和截止阀的功能:在启闭行程段中,能很好地定位控制阀门沿固有的流量特线调节介质的过流量,在闭合时完全截止介质的过流,达到密封泄露量为零,高于阀门泄露量标准VI级气泡级泄露等级。也就是说,高于所有关于金属硬密封阀门泄露量标准的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双座套筒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弹性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看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弹性金属硬密封单座调节阀,在阀体1的S形介质过流道中段安装有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安装在阀座3底部,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的上面由中道孔中安装的套筒4压紧固定,套筒4内壁上部有一个密封口面,它们组成了双座内密封面。套筒4在这上下两个密封口面之间,开有数个根据流量特性要求的介质过流通口,套筒4内与之配合的有一垂直安装有上下两个密封面的阀芯5,与套筒4内密封面和金属薄形弹性密封圈形成了两个密封副。阀体1的上口面装有上阀盖6,上阀盖6上部孔中装有密封填料7,以保证阀杆8处不外泄漏,另外上阀盖6上部装有支架9,支架9连接执行器10和定位器11组件,阀芯5由阀杆8牵引,与执行器10连接,在执行器10的直线作用力下,阀芯5可在套筒4中上下作垂直移动,使阀芯5下密封面与套筒4的过流通道调节形成大小不同的过流面积,阀门的流量特线由套筒4的不同形状窗口设置而成,阀芯5的位置由定位器11控制,在启闭行程段中,能很好地控制阀门沿固有的流量特线调节介质的过流量(主要参看图2)。进一步,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内侧下边缘外翻,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截面为圆弧形。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的高度为5-10mm,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的壁厚为1.2-1.5mm。(主要参看图3)-->在阀体1的S形介质过流道中段安装有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取代了传统套筒4的刚性下密封座口面,阀芯5的两个密封面与套筒和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闭合时,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可承受一定的弹性变形,无论是加工应力变形还是工况温度更迭造成的变形,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2都会弹性变形随之保持严密贴合。形成了两对完好贴合的金属硬密封副。阀芯5在启闭过程中,能保持传统套筒阀的调节功能,在闭合时,能完全达到截止阀一样的截止介质过流的功能。经密封试压检测,达到气泡级零泄漏,高于阀门泄露量标准VI级气泡级泄露等级。也就是说,高于所有关于金属硬密封阀门泄露量标准的要求。达到一阀两用的目的,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工程与维护成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弹性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包括一个阀体,阀体上设置有一环形阀座,阀座上设有一与其配合的垂直安装的阀芯,阀芯连接一阀杆,阀体上安装有上阀盖,阀杆穿过上阀盖连接阀芯;上阀盖上部安装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连接并控制阀杆行程的执行器和定位器;阀芯外部具有一可与其密封接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阀芯下部具有一可与其密封接触的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设置在阀座底部,套筒设置在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金属硬密封双座套筒调节阀,包括一个阀体,阀体上设置有一环形阀座,阀座上设有一与其配合的垂直安装的阀芯,阀芯连接一阀杆,阀体上安装有上阀盖,阀杆穿过上阀盖连接阀芯;上阀盖上部安装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连接并控制阀杆行程的执行器和定位器;阀芯外部具有一可与其密封接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阀芯下部具有一可与其密封接触的金属薄壁弹性密封圈,金属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冬平阳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禹自控阀门有限公司叶冬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