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冷却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484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钢冷却风箱,由结构相同的左风箱和右风箱组成,左、右风箱设置在带钢两侧,左风箱设置有连接进风管的上、下气体分配箱,上、下气体分配箱沿纵向等间距平行设置多根通风管,通风管上等间距设置多个喷嘴,两侧通风管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其他通风管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两侧通风管上相邻喷嘴的中心距离为其他通风管上相邻喷嘴的中心距离的两倍,两侧通风管的其中一个通风管第一喷嘴的中心与其他通风管的第一喷嘴中心在同一水平线,另一通风管的第一喷嘴的中心与其他通风管的第二喷嘴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下气体分配箱和进风管及通风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带钢通过带钢冷却风箱时的振动,提高带钢运行稳定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箱,特别涉及一种带钢冷却风箱
技术介绍
提高冷轧带钢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在连续退火过程中将带钢快速冷却。带钢从 锌锅引出经气刀调节锌层厚度后进入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将带钢温度快速降到40°C,以便 进行后续工序。目前,现有的热镀锌机组在镀锌完成后均设有冷却装置,通常采用自然冷却、风 冷、水冷等过程实现。风冷由带钢冷却风箱完成,通常分为上行段和下行段,上行段由4个 带钢冷却风箱组成,下行段由5个带钢冷却风箱组成。带钢冷却风箱和带钢的位置关系见 图1,带钢冷却风箱由结构相同的左风箱1和右风箱2组成,左风箱1和右风箱2分别设置 在带钢5的两侧,左风箱1和右风箱2均设置有气体分配箱3,在左风箱1和右风箱2上还 设置有许多喷嘴4。由于通过带钢冷却风箱的带钢5的规格有较大变化,从薄到厚,从宽到窄,从喷嘴 4喷出的空气给带钢冷却的同时还使带钢5受到一定的压力,此压力分布在带钢5两侧,由 于压力很难保证均勻分布,加之带钢5两边空挡处空气的搅动,带钢5的振动就产生了,并 且带钢5越薄,振动越大。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带钢5振动后被喷嘴擦伤,在带钢冷却风 箱的出入口设有稳定辊。但稳定辊的存在对带钢5的表面质量有不利的方面,最明显的就 是辊子表面一旦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更换,将造成带钢表面划伤;或者如果辊子转动 和带钢5不同步也会造成带钢5表面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带钢冷却风箱,减小带钢通过带钢冷却风箱时的振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种带钢冷却风箱,由结构相同的左风箱和右风箱组成,左风箱和右风箱分别设 置在带钢的两侧,所述左风箱上下两侧设置有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所述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均连接有进风管,所述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间沿纵向等间距平行设置有多根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嘴,位于两侧的两根所述通风管上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上 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位于两侧的所述通风管上相邻喷嘴的中心距离为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上相 邻喷嘴的中心距离的两倍,位于两侧的两根所述通风管的其中一个通风管的第一个喷嘴的中心与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的第一个喷嘴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另一个通风管的第一个喷嘴的中 心与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的第二个喷嘴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上气体分配箱、下气体分配箱、进风管和通风管相通。优选的,所述喷嘴为管式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所述通风管上。所述多根通风管上设置有一罩体,所述喷嘴穿过所述罩体。本技术的带钢冷却风箱,能够减小带钢通过带钢冷却风箱时的振动,提高带 钢运行稳定性,从而保证带钢在通过风箱时表面没有划伤,提高带钢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带钢冷却风箱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钢冷却风箱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带钢冷却风箱A-A方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带钢冷却风箱B-B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带钢表面风力分布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左风箱2右风箱3气体分配箱31,313上气体分配箱32、323下气体分配箱311、312、321、322进风管4、41、42、43、44、45、46、47喷嘴5带钢6、61、62、63、64、65通风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带钢冷却风箱,由结构相同的左风箱1和右风箱2组 成,左风箱1和右风箱2分别设置在带钢5的两侧。左风箱1上侧设置有上气体分配箱31,下侧设置有下气体分配箱32。右风箱2上 侧设置有上气体分配箱313,下侧设置有下气体分配箱323。上气体分配箱31连接有进风管311,下气体分配箱32连接有进风管321,上气体 分配箱313连接有进风管312,下气体分配箱323连接有进风管322。图3为本技术的的带钢冷却风箱A-A方向示意图。主要体现的是左风箱1的 相应结构。在左风箱1中上气体分配箱31和下气体分配箱32间沿纵向等间距平行设置有多根通风管。在 本技术中沿带钢运动方向为纵向。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仅列举设置了五根通风管 61、62、63、64和 65。通风管61、62、63、64和65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嘴4。所述喷嘴4为管式结 构,通过焊接方式分别连接在所述通风管61、62、63、64和65上。位于两侧的两根通风管61、65上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 62、63和64上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位于两侧的同一通风管61、65上相邻喷嘴间中心距离为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 管62,63和64上相邻喷嘴间中心距离的两倍。例如,在图3中喷嘴41与喷嘴46间的中心 距离为喷嘴44与喷嘴47的中心距离的两倍。可见,位于两侧的通风管61、65上分布的喷 嘴数量仅为其他通风管62、63和64上分布的喷嘴数量的一半。这样就形成两侧稀疏、中间 密集的喷嘴排布结构。设置在一侧的通风管61的第一个喷嘴41的中心与通风管62的第一个喷嘴42的 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在另一侧的通风管65的第一个喷嘴45的中心与通风管64的第二个喷嘴47 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这样设置,位于两侧的通风管61和通风管65上的喷嘴在水平方向上错开。所述上气体分配箱31、下气体分配箱32、进风管311、321和通风管61、62、63、64 和65相通。本技术工作时,冷却用气体由进风管311、321进入上气体分配箱31和下气体 分配箱32后,再通过通风管61、62、63、64和65上的喷嘴4送风至带钢5进行冷却。进一步的,可以在通风管61、62、63、64和65上设置一罩体,喷嘴4穿过所述罩体。图4为本技术的的带钢冷却风箱B-B方向示意图。主要体现的是右风箱2的 相应结构。比较图4与图3,可以清晰地看出左风箱1和右风箱2的结构完全相同。生产薄带钢时,因工艺的需要,带钢的张力比较小,因此带钢冷却风箱的风力对其 有较大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抖动。鉴于张力是相对固定的,无法改变,因此只有改变带钢 的表面张力,才能减小甚至消除带钢的抖动。在本技术中,左风箱1上的喷嘴整体排布情况为中间密集且均勻排布,两侧 稀疏且错位排布。喷嘴排布整体上不属于镜像对称。右风箱2的喷嘴整体排布与左风箱1 完全相同,左风箱1和右风箱2分别置于带钢两侧安装后,左风箱1两侧的通风管61、65与 右风箱2两侧的通风管上设置喷嘴呈交错排布。例如,左风箱1的喷嘴41、45、46相对于带 钢5而言,在右风箱2上并没有对应喷嘴设置。带钢冷却风箱在使用时,冷却气体通过喷嘴从左风箱1和右风箱2的喷嘴4中不 断喷出,在带钢两侧形成不对称的风力分布,进而对带钢形成一个力偶。如图5所示,以带 钢5表面进行受力分析。带钢5受到和Fie■力的作用,以没有风力的一侧为原点, 设风力距离此原点的长度为Li,单侧风力为Fi,那么带钢5两侧的风力对带钢5形成的转矩 可以简单的表述为M转矩=Σ Fi左风箱L^Fi右风箱Li很显然,若要增加转矩,增加Fi和增大Li均可以达到此目的。但是过分的增加Li, 风吹带钢的面积减小,必然会影响带钢的冷却能力。在此转矩的作用下,带钢表面产生了扭 力,带钢必须先克服此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钢冷却风箱,由结构相同的左风箱和右风箱组成,左风箱和右风箱分别设置在带钢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箱上下两侧设置有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所述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均连接有进风管,所述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间沿纵向等间距平行设置有多根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嘴,位于两侧的两根所述通风管上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上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位于两侧的所述通风管上相邻喷嘴的中心距离为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上相邻喷嘴的中心距离的两倍,位于两侧的两根所述通风管的其中一个通风管的第一个喷嘴的中心与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的第一个喷嘴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另一个通风管的第一个喷嘴的中心与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的第二个喷嘴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上气体分配箱、下气体分配箱、进风管和通风管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钢冷却风箱,由结构相同的左风箱和右风箱组成,左风箱和右风箱分别设置 在带钢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箱上下两侧设置有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所述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均连接有进风管,所述上气体分配箱和下气体分配箱间沿纵向等间距平行设置有多根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嘴,位于两侧的两根所述通风管上设置的喷嘴数量相同,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上设置 的喷嘴数量相同,位于两侧的所述通风管上相邻喷嘴的中心距离为除两侧以外的其他通风管上相邻喷 嘴的中心距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开峰杨冰程传山王嘉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