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831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包括:用于在其一端输出旋转力的本体部;以与本体部呈正交关系而从本体部延伸的抓持部;和设在本体部的另一端用于悬挂本体部的拉环,其中拉环被构造为,如果本体部利用拉环作为枢轴点从拉环处悬挂下来,保证该电动工具通过重量平衡被保持在水平姿态或倾斜的水平姿态,在水平姿态,抓持部的延伸方向基本上正交于竖直方向,在倾斜的水平姿态,本体部和抓持部的接合部位于上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运输期间保持电动工具的保 持器单元。
技术介绍
通常,例如电钻或冲击式起子的便携式电动工具通过用户的皮带被保持,利用比 如钩子等紧固至所述皮带上的锁止元件来保持,如公开号为2004-255503和2005-313322 日本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要移动到现场或进行作业准备,例如安装工 件的任务,其中旋转驱动力要输出至该工件。例如,公开号为2004-255503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其包括抓持 部、分别设在抓持部上侧的驱动部(本体部)和具有电池组腔室(电池组)的基部。用于 皮带的钩子的腿部连接至基部的侧壁。钩子插入皮带和腰之间,从而皮带能位于钩子和基 部之间。因而,电动工具以转化至使用姿态的姿态被皮带保持,即在这样的姿态下抓持部的 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驱动部的前端面对用户背部。公开号为2005-313322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其包括用于容纳电 动机的本体部和从本体部悬挂的把手部(抓持部)。钩状的锁止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把手 部的下端部的侧表面。该电动工具通过皮带以这样的方式被保持,即,锁止构件被插入并夹 入在皮带和腰部之间。具体地,该锁止构件相对于把手部的下端部的侧表面可旋转。这使 得可以改变由皮带保持的电动工具的姿态。通过令抓持部沿着皮带水平延伸,能将电动工 具保持在这样一种姿态,在该姿态下不必扭转保持着抓持部的手腕。如公开号为2004-255503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在将电动工具通过皮带以转 换的姿态被保持的情况下,当从皮带上拆卸工具时,有必要猛烈地扭转抓握抓持部的手腕。 这样在拆卸工具时施加沉重的负荷给手腕,从而造成使用该工具的不便。在电动工具的姿 态能在皮带保持的状态下被改变的情况下,如公开号为2005-313322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公 开的,手腕承受减小的负担。然而,如果用户具有肥胖的身体,腹部的脂肪在抓持部和皮带 之间不留下空隙,这样使得不可能在抓持部和皮带之间插入拇指。另外,锁止构件和上部和 皮带隐藏在腹部下,这使得难以从皮带上移除锁止构件。此外,如果拇指强制插入或如果工 具被强制从皮带移除,锁止构件可能会从工具上分离或可能会变形。这个可能是失效或破 坏的原因。换句话说,因为在传统电动工具中锁止构件直接紧固在皮带上,所以取决于用户 身体不同,腹部可能变成障碍。这样造成了难以连接和拆卸电动工具的问题。此外,因为电 动工具在皮带保持状态下完全地固定至皮带上,工具可能会与用户的腿接触,且可能有时 从皮带上跌落。这可能限制在由皮带保持电动工具的同时执行作业准备的用户进行移动。另外,因为锁止构件布置在抓持部下面,当将锁止构件紧固至皮带时它隐藏在抓 握抓持部的手或胳膊底下。因而,用户不知道锁止构件的梢端部分存在的位置。这样造成 了难以将锁止构件连接至皮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其能在连接或拆卸电动工具时减少 抓握手承受的负荷,能消除施加到进行作业准备的用户的移动上的限制并能增加使用的便 利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用于在其一端输出旋转力的 本体部;以与本体部呈相交关系从本体部延伸的抓持部;和设在本体部的另外一端且用于 悬挂本体部的拉环,其中拉环构造为,如果本体部利用拉环作为枢轴点从拉环悬挂下来,拉 环保证该电动工具由重量平衡被保持在水平姿态或倾斜的水平姿态,在水平姿态,抓持部 的延伸方向大体正交于竖直方向,在倾斜的水平姿态,本体部和抓持部的接合部位于上侧。通过这样的结构,在不使用时有可能用拉环将电动工具保持就位。用户仅需稍微 扭转手腕就能抓握通过拉环悬挂的电动工具的抓持部。另外,该抓持部通过重量平衡被保持在水平姿态或倾斜的水平姿态。这使得用户 将电动工具悬挂在例如钩子或突耳的悬挂件上而不必担心工具的姿态。由于这样的结构, 在悬挂操作时,用户能轻易地将工具连接至悬挂件上而不需扭转抓握抓持部的手腕。因为 悬挂的电动工具的抓持部被大体上保持在水平姿态或倾斜的水平姿态,用户能抓握抓持部 并用稍微的手腕扭转来从悬挂件移除电动工具。因而,在该电动工具用拉环悬挂时该电动 工具能减小用户承受的负荷,使得用户在悬挂操作期间能容易地连接或拆卸工具并且增加 使用的便利性。在该电动工具中,拉环可包括正交于抓持部延伸方向和本体部竖直悬挂方向的通 孔。通过这样的结构,仅通过将拉环悬挂在悬挂件上,电动工具就能被悬挂成沿着用 户身体的侧面或具有悬挂件的结构的壁表面延伸。这使得能减小抓持部从用户身体的侧面 或壁表面的突出量,从而阻止悬挂的电动工具阻碍作业准备。在该电动工具中,拉环可用刚性材料制成。通过这样的结构,拉环不容易变形。因而,在悬挂操作期间,用户能在不必用手保 持拉环形状的情况下就能将拉环悬挂在悬挂件上,这使得能便利地悬挂电动工具。在该电动工具中,本体部可包括用于容纳拉环的容纳部,该拉环在折叠位置和悬 挂位置之间是位置可变的,其中在所述折叠位置,拉环被容纳在容纳部中,其中在所述悬挂 位置,本体部从拉环上悬挂下来。通过这样的结构,当不需要进行悬挂操作时,能用容纳部容纳拉环。因而,当电动 工具被使用时拉环不会变成障碍。这使得有可能进一步增强该电动工具的使用便利性。在电动工具中,拉环可用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在折叠位置和悬挂位置之间是位置可 变的,在折叠位置,拉环被容纳进容纳部中,在悬挂位置,本体部从拉环上悬挂下来,本体部 包括运动限制部,用于限制拉环在悬挂位置的位置变换运动。通过这样的结构,当悬挂电动工具时有可能阻止拉环从悬挂位置移动出来。当将 拉环悬挂在悬挂件上时,因为用户没有必要保持拉环的形状,所以用户能较容易地用拉环 悬挂电动工具。在电动工具中,容纳部可用来以这样的状态容纳拉环,S卩,拉环部分地从本体部突出,拉环的部分突出部分作为手指配合部,供用户从容纳部取出拉环。通过这样的结构,能从容纳部容易地展开拉环和容易地进行将拉环位置改变至悬 挂位置的工作。这还有助于增强使用的便利性。在电动工具中,本体部可包括两个延伸穿过本体部的通孔,拉环具有连续的环的 形状并穿过本体部的通孔。在电动工具中,本体部可包括两个延伸穿过本体部的通孔,拉环具有连续的环的 形状并穿过本体部的通孔,并且进一步包括布置在本体部内用于弹性地保持拉环的弹性构 件,该弹性构件用来与拉环的穿过本体部通孔的部分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就不存在轴从本体部移除的可能性。所以,有可能阻止拉环由于 悬挂的电动工具的自身重量或由于工具跌落时产生的震动而从本体部脱离。这有助于增强 安全性。因为拉环通过设在本体部内的弹性构件弹性地保持在折叠位置或悬挂位置,有可 能容易地保持拉环在所述折叠位置或悬挂位置。这还有助于增强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及特征将从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得以展示,其 中图IA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工具的左视图,其中示出拉环处于折叠状态,图IB 是拉环展开时的电动工具的左视图,且图IC是拉环展开时的电动工具的右视图2A是显示保持在折叠状态的拉环和其周围结构的平面图,图2B是其左视图,且 图2C是其右壳体部分被移除后的右视图3A是显示保持在展开状态的拉环和其周围结构的平面图,图:3B是其左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工具,包括:用于在其一端输出旋转力的本体部;以与本体部呈正交关系而从本体部延伸的抓持部;和设在本体部的另一端用于悬挂本体部的拉环,其中拉环被构造为,如果本体部利用拉环作为枢轴点从拉环处悬挂下来,拉环保证该电动工具通过重量平衡被保持在水平姿态或倾斜的水平姿态,在该水平姿态,抓持部的延伸方向基本上正交于竖直方向,在该倾斜的水平姿态,本体部和抓持部的接合部位于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9-25 221516/2009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用于在其一端输出旋转力的本体部;以与本体部呈正交关系而从本体部延伸的抓持部;和设在本体部的另一端用于悬挂本体部的拉环,其中拉环被构造为,如果本体部利用拉环作为枢轴点从拉环处悬挂下来,拉环保证该 电动工具通过重量平衡被保持在水平姿态或倾斜的水平姿态,在该水平姿态,抓持部的延 伸方向基本上正交于竖直方向,在该倾斜的水平姿态,本体部和抓持部的接合部位于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拉环包括正交于抓持部延伸方向和 本体部竖直悬挂方向二者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拉环由刚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之一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本体部包括用于容纳拉 环的容纳部,该拉环在折叠位置和悬挂位置之间是位置可变的,在该折叠位置,拉环被容纳 进容纳部中,在该悬挂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宏司中村雅道汤浅秀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电动工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