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07762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大型连续加铺表面处治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包括设在汽车底盘上的气泵、油泵组及耙松机构,耙松机构由固定耙松机构和折叠耙松机构所组成,固定耙松机构由耙松主架和设在此耙松主架上的一组耙松单元所组成,折叠耙松机构由耙松折叠架和设在此耙松折叠架上的耙松单元所组成,耙松单元由耙松单元架,单元气缸,耙松单元架,耙松器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喷洒再生剂后能有效恢复旧沥青料的机能,节省新沥青混合料的投入,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翻松效果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浙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大型连续加铺表面处治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浙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浙青路面修补行业中,一种薄层浙青混凝土面层正在被同行所关注,所 谓的薄层浙青混凝土面层为单层施工的热拌浙青混凝土,代表性厚度为15 30mm。按 厚度对薄层浙青混凝土面层进行分类薄浙青混凝土面层为25 30mm,很薄浙青混凝 土面层为20 25mm,超薄浙青混凝土面层为15 20mm。由于薄层浙青混凝土的厚度 较薄,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在防水、抗滑、平整、减噪等使用功能上有良好的表 现,因而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而采用超薄浙青混凝土面层的先决条件是对原有加热处理 后的路面进行翻松,使原有路面在一定厚度内处于的松软层,因此用于路面翻松的耙松 装置设备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仅有的几种结构形式比较庞大,能源消耗大,且过于复 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旧路面翻松效果好的浙 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浙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包括设在汽车底盘上 的气泵、油泵组及与此气泵、油泵组相连接的耙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松机构由 固定耙松机构和分别与此固定耙松机构两端铰接的折叠耙松机构所组成。所述的固定耙松机构由耙松主架,均勻设在此耙松主架上的一组耙松单元所组 成,所述的折叠耙松机构由与耙松主架侧端铰接的耙松折叠架,设在此耙松折叠架上的 耙松单元所组成。所述的耙松单元由与所述的耙松主架或所述的耙松折叠架铰接的耙松单元架, 与此耙松单元架铰接且通过气缸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的耙松主架上和所述的耙松折叠架上 的单元气缸,通过单元转轴及限位销分别与所述的耙松单元架前后两端连接的耙松器所 组成,所述的单元转轴与所述耙松单元架转动连接,所述的限位销与所述耙松单元架滑 动连接,所述的单元气缸与所述的气泵相连接。所述的耙松主架与顶部设有油缸铰支座II的摆动框架相连接,此摆动框架与摆 动连杆组相铰接,此摆动连杆组与底部带有油缸铰支座I的悬挂固定架相铰接,此悬挂 固定架与所述的汽车底盘相连接,所述的油缸铰支座II与一个倾斜放置的摆动油缸的一 端相铰接,所述的摆动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油缸铰支座I相铰接,所述摆动油缸与所 述油泵组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在加热旧浙青路面时产生的碳化问题,减少了浙青 油质的损失,旧浙青混合料的再生质量得到提高,完全符合施工技术要求。2)本技术由于对原 路面经过加热及耙松处理,使路面旧浙青混合料达到摊 铺温度并处于松散状态,只需在其上加入少量新浙青混合料,即可完成相对原路面的热 超薄罩面施工,施工成本可节省达30%以上。3)本技术与汽车上气泵、油泵组相连接,可实现集中控制。4)本技术具有折叠功能,在快速运行时防止超宽,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 本低,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在公路旧路面的修补机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浙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 包括设在汽车底盘3上的气泵、油泵组及与此气泵、油泵组相连接的耙松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耙松机构由固定耙松机构和分别与此固定耙松机构两端铰接的折叠耙松机构 所组成。所述的固定耙松机构由耙松主架2,均勻设在此耙松主架上的一组耙松单元所组 成,所述的折叠耙松机构由与耙松主架2侧端铰接的耙松折叠架9,设在此耙松折叠架9 上的耙松单元所组成。所述的耙松单元由与所述的耙松主架2或所述的耙松折叠架9铰接的耙松单元架 8,与此耙松单元架8铰接且通过气缸连接件10固定在所述的耙松主架2上和所述的耙松 折叠架9上的单元气缸1,通过单元转轴12及限位销13分别与所述的耙松单元架8前后 两端连接的耙松器11所组成,所述的单元转轴12与所述耙松单元架8转动连接,所述的 限位销13与所述耙松单元架8滑动连接,耙松器11可绕单元转轴12转动,满足与带有 坡度的路面吻合的要求,而限位销13则限制耙松器11的最大转角,保护耙松器11的正 常工作范围,所述的单元气缸1与所述的气泵相连接。所述的耙松主架2与顶部设有油缸铰支座II 6-1的摆动框架6相连接,此摆动框 架6与摆动连杆组7相铰接,此摆动连杆组7与底部带有油缸铰支座I 4-1的悬挂固定架 4相铰接,此悬挂固定架4与所述的汽车底盘3固定连接,所述的油缸铰支座II 6-1与一 个倾斜放置的摆动油缸5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摆动油缸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油缸铰支座 I 4-1相铰接,所述摆动油缸5与所述油泵组相连接。本技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耙松效果理想,可 广泛应用在公路旧路面的修补机上。权利要求1.一种浙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包括设在汽车底盘上的气泵、 油泵组及与此气泵、油泵组相连接的耙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松机构由固定耙松 机构和分别与此固定耙松机构两端铰接的折叠耙松机构所组成,所述的固定耙松机构由耙松主架,均勻设在此耙松主架上的一组耙松单元所组成, 所述的折叠耙松机构由与耙松主架侧端铰接的耙松折叠架,设在此耙松折叠架上的耙松 单元所组成,所述的耙松单元由与所述的耙松主架或所述的耙松折叠架铰接的耙松单元架,与 此耙松单元架铰接且通过气缸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的耙松主架上和所述的耙松折叠架上的 单元气缸,通过单元转轴及限位销分别与所述的耙松单元架前后两端连接的耙松器所组 成,所述的单元转轴与所述耙松单元架转动连接,所述的限位销与所述耙松单元架滑动 连接,所述的单元气缸与所述的气泵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耙松主架与顶部设有油缸铰支座II的摆动框架相连接,此摆动框架与摆动连杆组相 铰接,此摆动连杆组与底部带有油缸铰支座I的悬挂固定架相铰接,此悬挂固定架与所述 的汽车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油缸铰支座II与一个倾斜放置的摆动油缸的一端相铰接, 所述的摆动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油缸铰支座I相铰接,所述摆动油缸与所述油泵组相连 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大型连续加铺表面处治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包括设在汽车底盘上的气泵、油泵组及耙松机构,耙松机构由固定耙松机构和折叠耙松机构所组成,固定耙松机构由耙松主架和设在此耙松主架上的一组耙松单元所组成,折叠耙松机构由耙松折叠架和设在此耙松折叠架上的耙松单元所组成,耙松单元由耙松单元架,单元气缸,耙松单元架,耙松器所组成,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喷洒再生剂后能有效恢复旧沥青料的机能,节省新沥青混合料的投入,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翻松效果好。文档编号E01C23/06GK201794017SQ201020284949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付健, 任淑晶, 周乃承, 张伟, 李艺, 韩文韬 申请人:鞍山森远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超薄罩面机的耙松装置,包括设在汽车底盘上的气泵、油泵组及与此气泵、油泵组相连接的耙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松机构由固定耙松机构和分别与此固定耙松机构两端铰接的折叠耙松机构所组成,  所述的固定耙松机构由耙松主架,均匀设在此耙松主架上的一组耙松单元所组成,所述的折叠耙松机构由与耙松主架侧端铰接的耙松折叠架,设在此耙松折叠架上的耙松单元所组成,  所述的耙松单元由与所述的耙松主架或所述的耙松折叠架铰接的耙松单元架,与此耙松单元架铰接且通过气缸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的耙松主架上和所述的耙松折叠架上的单元气缸,通过单元转轴及限位销分别与所述的耙松单元架前后两端连接的耙松器所组成,所述的单元转轴与所述耙松单元架转动连接,所述的限位销与所述耙松单元架滑动连接,所述的单元气缸与所述的气泵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付健韩文韬任淑晶周乃承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森远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