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膜通风日光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332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卷膜通风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开设有上、下通风口,并铺设有透光薄膜,在该日光温室的上通风口位置设有上部卷膜装置,该上部卷膜装置包括上卷膜轴、上减速箱与上动力机构,该上卷膜轴横跨在该日光温室的上通风口上方,并与该透光薄膜的上端边缘卷绕连接,该上卷膜轴与该上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该上减速箱的输入端与该上动力机构动力连接;在该日光温室的下通风口位置设有下部卷膜装置,该下部卷膜装置包括下卷膜轴、下减速箱与下动力机构,该下卷膜轴横跨在该日光温室的下通风口上方,并与该透光薄膜的下端边缘卷绕连接,该下卷膜轴与该下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该下减速箱的输入端与该下动力机构动力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结构,特别涉及日光温室的通风口处卷膜装置的结 构。
技术介绍
传统日光温室的通风方式一直是靠手工操作。需要打开下通风口进行通风时,操 作者从温室一侧走到另一侧,沿途用手将薄膜从底部扒开,开度大小由操作者根据种植经 验确定,不仅费时费力,且薄膜开度大小不均,会导致通风量不均;而上通风口处薄膜的打 开和关闭工作,由于远离地面,人员操作更加不便,若需要攀爬操作,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本技术设计人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通风口卷膜装 置,解决现有日光温室的通风操作费时费力、开度不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膜通风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下部设有下通风口,该日光温室的顶面铺设 有透光薄膜,该透光薄膜的下端将该下通风口遮蔽,其特征在于在该日光温室的下通风口位置设有下部卷膜装置,该下部卷膜装置包括下卷膜 轴、下减速箱与下动力机构,该下卷膜轴横跨在该日光温室的下通风口上方,并与该透光薄 膜的下端边缘卷绕连接,该下卷膜轴与该下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该下减速箱的输入 端与该下动力机构动力连接。其中该下减速箱是一级或者二级直齿轮减速箱。其中该下动力机构是电动机或者手摇手柄。其中在地面上或者该日光温室上固设有一根沿该下通风口纵向方向布置的导向 杆,该下减速箱穿套在该导向杆上。其中该日光温室上部开设有上通风口,该透光薄膜的上端将该上通风口遮蔽,在 该日光温室的上通风口位置设有上部卷膜装置,该上部卷膜装置包括上卷膜轴、上减速箱 与上动力机构,该上卷膜轴横跨在该日光温室的上通风口上方,并与该透光薄膜的上端边 缘卷绕连接,该上卷膜轴与该上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该上减速箱的输入端与该上动 力机构动力连接。其中该上动力机构具有一根垂向设置的传动杆,该传动杆的上端与该上减速箱 的输入端动力连接,该传动杆的下端连接有电动机或者手摇手柄。其中该上减速箱包括一个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者锥齿轮传动机构。其中该日光温室顶面呈斜坡状,该上通风口设于该斜坡上部,该下通风口设于该 斜坡下部。其中该下卷膜轴的一端与该下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另一端自由放置。其中该上卷膜轴的一端与该上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另一端自由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仅在 该日光温室的一侧操作,即可将长达40米 50米(或者更长)的薄膜同步缠绕,降低了劳 动强度;与此同时,使用本技术,可使通风口开度大小均勻一致,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卷膜通风日光温室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卷膜通风日光温室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卷膜通风日光温室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日光温室10 ;上通风口 11 ;下通风口 12 ;透光薄膜20 ;上部卷膜装 置30 ;上卷膜轴31 ;上减速箱32 ;上动力机构33 ;传动杆331 ;手摇手柄332 ;下部卷膜装置 40 ;下卷膜轴41 ;下减速箱42 ;下动力机构43 ;导向杆4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卷膜通风日光温室,其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日光 温室10、透光薄膜20与上部、下部卷膜装置30、40,其中该日光温室10顶面呈斜坡状,该斜坡上部设有上通风口 11,斜坡下部设有下通风 Π 12 ;该透光薄膜20铺设在该日光温室10顶面,以供阳光进入该日光温室10中,而且, 该透光薄膜20的上端将该上通风口 11遮蔽,该透光薄膜20的下端则将该下通风口 12遮 蔽;本实施例中,为了表述方便,将铺设在该日光温室10顶面的透光薄膜20作为一个整体 来看待,而实际上,铺设在该日光温室10顶面的透光薄膜20可以是一整张,也可以是由多 张薄膜组合构成,还可以是多张薄膜首尾衔接构成,即,遮蔽该上通风口 11的透光薄膜与 折边该下通风口 12的透光薄膜可以是一体结构的薄膜,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薄膜,但无论 是哪一种情况,由于其均适用于本技术,因此,也应当一并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之内。该上部卷膜装置30设在该日光温室10的上通风口 11位置,包括上卷膜轴31、上 减速箱32与上动力机构33,该上卷膜轴31横跨在该日光温室10的上通风口 11上方,并与 该透光薄膜20的上端边缘卷绕连接,该上卷膜轴31的一端与该上减速箱32的输出端动力 连接,另一端自由放置,该上减速箱32的输入端则与该上动力机构33动力连接;该下部卷膜装置40设在该日光温室10的下通风口 12位置,包括下卷膜轴41、下 减速箱42与下动力机构43,该下卷膜轴41横跨在该日光温室10的下通风口 12上方,并与 该透光薄膜20的下端边缘卷绕连接,该下卷膜轴41的一端与该下减速箱42的输出端动力 连接,另一端自由放置,该下减速箱42的输入端与该下动力机构43动力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该上减速箱32包括一个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或者锥齿轮传动机 构),使得该上减速箱32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具有90度的夹角,同时,该上动力机构33具有 一根垂向设置的传动杆331,该传动杆331的上端与该上减速箱32的输入端动力连接,该传 动杆331的下端则连接手摇手柄332。如此一来,操作的时候,只要在地面上操作该手摇手 柄332,即可带动上卷膜轴31作卷绕运动,随着该上卷膜轴31从该上通风口 11的一端卷绕并平移到该上通风口 11的另一端,该上卷膜轴31上的薄膜被卷起或者被铺开,即可打开或 者关闭该上通风口 11。当然,在此过程中,该上卷膜轴31由于卷绕该薄膜20会发生滚动, 而该上减速箱32与该上动力机构33也会随着该上卷膜轴31的滚动而发生横移,但只要操 作者随之调整位置,完成手摇手柄332的旋转操作还是很容易的。而下通风口 12处较为靠近地面,一般使用一级或者二级直齿轮减速箱作为该下 减速箱42,也优选采用另一个手摇手柄作为该下动力机构43,为了便于该另一个手摇手柄 的操作,也为了避免下部卷膜装置40发生晃动,在地面上或者该日光温室10上固设有一根 导向杆44,该导向杆44大致沿该下通风口 12纵向方向布置,而该下 减速箱42穿套在该导 向杆44上,如此一来,在卷绕过程中,该下卷膜轴41会在该导向杆44的导引之下,沿着下 通风口 12平行移动,从而完成下通风口 12的启闭。由此可见,使用本技术,可以通过仅在该日光温室10的一侧操作,即可将长 达40米 50米(或者更长)的薄膜同步缠绕,降低了劳动强度;与此同时,使用本实用新 型,可使通风口开度大小均勻一致,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例 如使用电动机替代上述手摇手柄,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卷膜通风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下部设有下通风口,该日光温室的顶面铺设有透光薄膜,该透光薄膜的下端将该下通风口遮蔽,其特征在于在该日光温室的下通风口位置设有下部卷膜装置,该下部卷膜装置包括下卷膜轴、下减速箱与下动力机构,该下卷膜轴横跨在该日光温室的下通风口上方,并与该透光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膜通风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下部设有下通风口,该日光温室的顶面铺设有透光薄膜,该透光薄膜的下端将该下通风口遮蔽,其特征在于:  在该日光温室的下通风口位置设有下部卷膜装置,该下部卷膜装置包括下卷膜轴、下减速箱与下动力机构,该下卷膜轴横跨在该日光温室的下通风口上方,并与该透光薄膜的下端边缘卷绕连接,该下卷膜轴与该下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该下减速箱的输入端与该下动力机构动力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池徐刚毅许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