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83235 阅读:7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包括底座(7),位于底座(7)上的腔身主体(9),腔身主体(9)的两侧各有一个锁紧滑块(10),有轴锁紧块(11)的两端插入锁紧滑块(10)上的上槽孔(101)内,在腔身主体(9)内有油缸(1),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上油道(8)通入活塞(4)的上端,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下油道(5)通入活塞(4)的下端,且连接杆(11)的两端固定在锁紧滑块(10)上的下槽孔(102)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夹紧、松开装置通过改变装夹方式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员疲劳度,减少人员浪费。增加了装夹数量,提高了装夹精度,满足了多方位一次加工的要求,实现了自动化装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细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的一种自动夹紧、松开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气门系统中的轴,材料硬度高,外形和内部形状复杂而且加工精度高,加工 刀具多且专用性高。原有的装夹方式是采用一次装夹一件,手动装夹,导致一次只能加工一 件,效率低下,装夹人为因素高,装夹导致产品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轴类零件 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它从装夹方式上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员疲劳度,减少了人员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腔身主体,所述腔身主体的两侧各有一个锁紧滑块,有轴 锁紧块的两端插入锁紧滑块上的上槽孔内,在腔身主体内有油缸,活塞位于油缸内,有位于 腔身主体内的上油道通入活塞的上端,有位于腔身主体内的下油道通入活塞的下端,连接 杆穿过活塞内,且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锁紧滑块上的下槽孔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滑块的上端呈可放置轴类零件的凹型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腔身主体内有四个油缸和四个活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与油缸的接触端面有密封圈。本技术自动夹紧、松开装置有两个管道一端直接与机器的油泵系统相连,另 一端与本装置的油缸相连,油缸中的活塞通过机械部件与锁紧滑块相连。这样通过按钮控 制机器的油泵系统即可控制到装置锁紧与松开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化的装夹方式。通过 改变装夹方式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员疲劳度,减少人员浪费。同时,本技术自动夹紧、松开装置较现有技术增加了装夹数量,提高了装夹精 度,满足了多方位一次加工的要求,实现了自动化装夹。附图中为一款轴的加工实例,此例 并不限制本装置对于其他类似轴装夹的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展开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夹紧加工零件)。图5为本技术的松开加工零件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油缸,2.密封圈,3.连接杆,4.活塞,5.下油道,6.油缸连接孔,7.底座, 8.上油道,9.腔身主体,10.锁紧滑块,11.轴锁紧块,101.上槽孔,102.下槽孔,12.轴类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 限定,同时通过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本技术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它包括底座7,位于底 座7上的腔身主体9,所述腔身主体9的两侧各有一个锁紧滑块10,有轴锁紧块11的两端 插入锁紧滑块10上的上槽孔101内,在腔身主体9内有油缸1,活塞4位于油缸1内,有位 于腔身主体9内的上油道8通入活塞4的上端,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下油道5通入活塞4 的下端,连接杆3穿过活塞4内,且连接杆3的两端固定在锁紧滑块10上的下槽孔102内 (如图1、图2、图3、图4、图5)。锁紧滑块10的上端呈可放置轴类零件的凹型结构。腔身 主体9内有四个油缸1和四个活塞4。活塞4与油缸1的接触端面有密封圈2。本技术提高了现有夹具的装夹数量,装夹稳定度,改变了现有装夹方式;从装 夹数量,稳定度上提高加工效率;从装夹稳定度上提高加工质量。从装夹方式上提高自动化 程度,降低人员疲劳度,减少人员浪费。本技术装置增加体积与工作面,通过计算在有限范围内增加到4装夹位。原 理上本装置由机械动力改为液压动力,再通过合理紧凑的连接达到稳定装夹的效果;由于 动力方式由机械改为液压,可以实现机器对油液的控制来完成对本装置锁紧和松开的动作 的控制。本技术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实现自动锁紧的过程为机器的油泵系统通过管 道与本装置的两个油道相连,可以通过按钮实现两个油道出油和进油的转换;本装置的两 个油道与油缸相连,当机器控制油泵从上油道进油下油道出油时,高压油从上方进入油缸 推动活塞下移,活塞通过连杆部件带动锁紧滑块下移,本装置完成锁紧动作(如图4所示)。 当机器控制油泵从下油道进油上油道出油时,高压油带动活塞上移,活塞通过连接杆部位 带动锁紧滑块上移,本装置完成松开动作(如图5所示)。本技术自动夹紧、松开装置设计上合理,制作上加工精度高,配合精密,利用 液压油为动力介质,使得夹紧和松开动作的始终稳定如一。从结构和原理上增加了装夹的 稳定度。从提高装夹的稳定度上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技术原理的情 况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出适当的改变和变形,这同样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7),位于底座(7)上的腔身 主体(9),所述腔身主体(9)的两侧各有一个锁紧滑块(10),有轴锁紧块(11)的两端插入 锁紧滑块(10)上的上槽孔(101)内,在腔身主体(9)内有油缸(1),活塞⑷位于油缸⑴ 内,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上油道(8)通入活塞(4)的上端,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下 油道( 通入活塞(4)的下端,连接杆(11)穿过活塞内,且连接杆(11)的两端固定在 锁紧滑块(10)上的下槽孔(1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滑块 (10)的上端呈可放置轴类零件的凹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身主体(9) 内有四个油缸(1)和四个活塞G)。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 与油缸(1)的接触端面有密封圈(2)。专利摘要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包括底座(7),位于底座(7)上的腔身主体(9),腔身主体(9)的两侧各有一个锁紧滑块(10),有轴锁紧块(11)的两端插入锁紧滑块(10)上的上槽孔(101)内,在腔身主体(9)内有油缸(1),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上油道(8)通入活塞(4)的上端,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下油道(5)通入活塞(4)的下端,且连接杆(11)的两端固定在锁紧滑块(10)上的下槽孔(102)内。本技术自动夹紧、松开装置通过改变装夹方式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员疲劳度,减少人员浪费。增加了装夹数量,提高了装夹精度,满足了多方位一次加工的要求,实现了自动化装夹。文档编号B23Q3/06GK201833200SQ20102027402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伍绍权, 张再成, 张华涛 申请人:武汉东方骏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类零件自动夹紧、松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7),位于底座(7)上的腔身主体(9),所述腔身主体(9)的两侧各有一个锁紧滑块(10),有轴锁紧块(11)的两端插入锁紧滑块(10)上的上槽孔(101)内,在腔身主体(9)内有油缸(1),活塞(4)位于油缸(1)内,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上油道(8)通入活塞(4)的上端,有位于腔身主体(9)内的下油道(5)通入活塞(4)的下端,连接杆(11)穿过活塞(4)内,且连接杆(11)的两端固定在锁紧滑块(10)上的下槽孔(102)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绍权张华涛张再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东方骏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