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行后续切割的化学钢化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4043 阅读:5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进行后续切割的化学钢化玻璃,特征在于玻璃的杨氏模量为70-100MPa,玻璃的努氏硬度(0.1/20,100克力,20秒)为500-800Kg/mm2,及玻璃的CTE为5.0-11.0×10-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在化学钢化之后进行切割的薄玻璃。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高强度,高断裂韧性,高耐磨性的硅酸盐玻璃,其具有被化学钢化的性能,并在钢化之后能进行激光切割。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能用于电子产品屏幕以及其他涉及高强度薄玻璃的领域,并在化学钢化后,能很好地进行后续激光切割的玻璃。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对所述硅酸盐玻璃的化学钢化方法。
技术介绍
许多
都要求高强度的玻璃。最典型的提高玻璃强度的方法是对玻璃进行表面处理,如酸蚀。另一种方法则是在玻璃内引入永久的应力,即公知的物理钢化(或者热钢化)和化学钢化。物理钢化通过迅速冷却玻璃表面引入永久应力。化学钢化则是通过离子交换产生表面压应力。两种方法均为业界熟知并广为应用。如安全玻璃、汽车玻璃、白色家电、硬盘、 显示器等电子应用的基板玻璃。对于触摸屏,通常要求有既薄又经过强化的盖板玻璃以保证既轻薄又具有抗划伤能力。由于厚度限制,薄玻璃无法在厚度方向产生足够高的温度梯度和冷却速率,因此很难被物理钢化。通常厚度小于2mm的薄玻璃不能被物理钢化。因此,厚度小于2mm的薄玻璃通常选用化学钢化。化学钢化玻璃为公知的技术,例如在专利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进行后续切割的化学钢化玻璃,特征在于玻璃的杨氏模量为70-100MPa,玻璃的努氏硬度(0.1/20,100克力,20秒)为500-800Kg/mm2,及玻璃的CTE为5.0-11.0×10-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雷蒙德尚乔斯西默马蒂亚斯巴塞尔
申请(专利权)人:肖特玻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