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6302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涉及养殖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和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其特征是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有一个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有气体排放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组;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反冲洗出水口,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再生填料层,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水板,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下部设有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经管路连接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上部进水口。(*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养殖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紫外作为一种深度氧化方法,已被应用于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 出水、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净化。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臭氧在紫外线照射下,一方 面臭氧直接吸收紫外线,促进臭氧与水的反应,另一方面臭氧在紫外线照射下与水反应的 产物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进一步促进臭氧分解,形成的羟基自由基等氧化性能更强的基 团可以更快地降解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或显著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能。但是,由于臭氧/紫外法对有机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彻底降解时间较长,导 致水处理成本很高,目前臭氧/紫外法的应用范围有限,没有在养殖水处理中得到应用。生物再生填料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同时又可进行生物再生。例如,生物再生活性炭 一方面可通过其强大的物理吸附能力去除有机污染物和胶体颗粒,同时吸附饱和的活性炭 在其表面生物膜的作用下,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解吸并进一步氧化分解成H2O和CO2, 从而使饱和活性炭恢复吸附能力,这种吸附与生物再生同时进行的生物再生活性炭可显著 提高处理效能。再如,生物再生沸石有着良好的离子选择交换性能,尤其对氨氮有较强的吸 附能力,将沸石作为铵的吸附材料同时又是硝化细菌附着生长的介质,可达到氨氮去除和 沸石生物再生同时进行的目。但是,生物再生填料的吸附能力易受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 氮等的影响,使填料的再生能力降低,影响其处理效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尤其是循环水繁殖系统中,由于养殖水的长期回复使用,导 致腐殖质等难降解物质积累、水的分子团簇变大、水体老化,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此外,鱼 苗对水中的氨氮十分敏感,繁育水体中的氨氮需控制在0. lmg/L以下。现有的利用臭氧作 水质深度处理的技术主要有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技术、臭 氧光催化-生物活性炭技术等。由于臭氧氧化的选择性强、难降解有机物的彻底降解时间 长、填料吸附氨氮的解析受水中阳离子浓度影响、硝化作用受亚硝酸细菌活性的影响等原 因,导致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去除养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 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去除养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 的装置。本技术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和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其特征是臭 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 上部设有一个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设有气体排放口,臭氧/紫外联 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组;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设有一个 进水口和一个反冲洗出水口,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再生填料层,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水板,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下 部设有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经管路连接生物再生填料反应 柱壳体上部的进水口。待处理的养殖水与臭氧气体经文丘里管充分混合后,从臭氧/紫外 联合氧化反应柱的下部进入,水和臭氧气体向上流经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水力停 留时间在2 IOmin之间,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被氧化或去除;预处理后的养殖水从 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上部出水口流出,臭氧尾气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气 体排放口排出;经上述预处理的养殖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进水口流入,水 流经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中填充的生物再生填料层,水力停留时间在5 50min之间,水中 有机物、氨氮、亚硝氮、硝氮被生物再生填料层上的生物膜降解和去除,同时被生物再生填 料层吸附去除;此外,生物再生填料层还向水体中释放选择性阳离子,并平衡碱度,提高生 物再生填料层的生物再生效率和硝化作用速率;处理后的养殖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 下部流出。本技术的优点是高效、稳定、经济实用,可显著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可生化 性、氨氮可直接被氧化成亚硝氮或硝氮,达到经济高效去除养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 的目的,又克服了水中碱度、难降解有机物占用填料表面等限制因素对硝化速率的不良影 响,适用于养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深度净化。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见附图)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2和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 10,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1,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 柱壳体上部设有一个出水口 6,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设有气体排放口 5,臭 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3的紫外线灯组4,紫外线灯组由多根30W热阴 极紫外线低压汞灯组成;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设有一个进水口 7和一个反冲洗 出水口 8,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再生填料层11,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 水板9,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12,生物再生填料层由生物活性炭、生物斜发沸 石、沙质土壤颗粒、石灰石按体积比为3 :4:2: 1的比例均勻混合,生物再生填料反应 柱的壳体下部设有出水口 13,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 6经管路连接生 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上部的进水口 7。待处理的养殖水与臭氧气体经文丘里管充分混合 后,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下部进入,水和臭氧气体向上流经臭氧/紫外联合氧化 反应柱,水力停留时间在2 IOmin之间,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被氧化或去除;预处 理后的养殖水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上部出水口流出,臭氧尾气从臭氧/紫外联合 氧化反应柱的气体排放口排出;经上述预处理的养殖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 进水口流入,水流经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中填充的生物再生填料层,水力停留时间在5 50min之间,水中有机物、氨氮、亚硝氮、硝氮被生物再生填料层上的生物膜降解和去除,同 时被生物再生填料层吸附去除;此外,生物再生填料层还向水体中释放选择性阳离子,并平 衡碱度,提高生物再生填料层的生物再生效率和硝化作用速率;处理后的养殖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下部流出。当所述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10出现较大水头损失时,需进行反 冲洗,反冲洗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10的下部出水口 13进入,经穿孔支撑板12、生物再 生填料层11、布水板9,最后从反冲洗出水口 8排出。权利要求1.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和生物再生填 料反应柱,其特征是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臭氧/紫外 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设有一个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设有气体 排放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组;生物再生填料反应 柱的壳体上部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反冲洗出水口,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 再生填料层,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水板,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生物再生 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设有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经管路连 接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上部的进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其特征是紫外线灯组由 多根30W热阴极紫外线低压汞灯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和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其特征是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设有一个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设有气体排放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组;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反冲洗出水口,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再生填料层,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水板,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设有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经管路连接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上部的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洪新罗国芝孙大川李平郭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