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宣余发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24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捷效乙肝中药,该药包括茯苓、黄芪、山药、生麦芽、连翘、薄荷、白术、柴胡、虎杖、桂枝、白芍和麻黄,可制成汤剂、浓缩液、胶囊和丸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重用补脾肾,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黄芪、茯苓、柴胡等药,治疗慢性乙肝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总有效率达98%以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服中药,具体地是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捷效中药。慢性乙肝患者是由患急性乙肝未能治愈迁延而来;或与生俱来(母体携带传染);或健康带菌但在身体抵抗力较差时表现出症状,其共同特征表现为“正气衰或弱,不能鼓邪外出”,乙肝感染后可持续数年,临床症状不甚明显,危害极大,西医治疗以抗乙肝病毒为主,疗程长,费用高,疗效不高,且副作用大;中医治疗乙肝则多采用“肝常有余,有泄无补”之法则,采用或泻下,或是大剂量清热解毒之法,往往导致正气受损,免疫功能低下,治愈率和有效率亦不高。而根据长期研究表明慢性乙肝之正气衰或弱,究其根源,责之于脾肾不足,导致肝失所养,加上肝郁气逆;疏泄失常,无力升散,鼓邪外出,以致疫毒留滞体内,迟迟难以除尽,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升发,不受遏郁,而喜调达,然肝之升发依赖于肾水的滋养,脾土培之,方能升发恒常,疏泄调畅,遂其生长之意。反之,或为过亢或为郁结,而慢性乙肝病因则多属肝气郁结,郁则经气逆,向下累及肾,向左累及脾土,久之肝木失滋、失荣,必致过弱,更重要的是其内在因素即肝气素弱,难以流通,当然也不能疏通脾土,而出现纳呆、腹胀等症侯(此点,与中医界习惯上认为肝木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捷效乙肝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包括茯苓、黄芪、山药、生麦芽、连翘、薄荷、白术、柴胡、虎杖、桂枝、白芍和麻黄,各原料配比(重量份)为:茯苓25-30 黄芪30-45 山药12-16 生麦芽6-12连翘12-20 薄荷 12-20 白术10-15 柴胡6-10虎杖12-14 桂枝9-12 白芍6-8 麻黄6-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余发
申请(专利权)人:宣余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