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攻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175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钻攻扣件,其通过该杆体周缘由二边以上的端面接合而成,且该任二端面间形成有一角端,同时该每一角端分别向外延伸有一凸肋,且该凸肋具有一由该角端以弧形延伸的切削段,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该切削段和端面的弦切段,而前述该切削段与弦切段相接处且位于该杆体最大外径处形成有一刀刃,同时该每一弦切段与端面间形成有一容屑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该刀刃辅助切削,而切削后的切屑亦可经由该容屑空间迅速进行排屑,如此将可有效降低锁合扭力及改善锁合过程产生的裂材外,更能提升锁合后的定位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旋转锁设的扣件,特别是指一种钻攻扣件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和图2,现有螺丝1包含有一螺头11、一由该螺头11向外延伸的杆体12、 一螺旋环设在该杆体12上的螺牙13以及一设在该杆体12上且相反于该螺头11方向设置 的锁合部14 ;其中,该杆体12上环设有内凹呈V形的凹槽121 ;故锁合时,利用该锁合部14 的螺牙13旋入物件(图中未示出)中,同时利用该凹槽121磨碎缠绕在该杆体12上的切 屑,并提供该切屑容置,以利后续锁合的进行。但是,该螺丝3经实际使用后发现,具有下列缺失产生一、由于该杆体12断面呈圆杆状,在锁合过程中,除该凹槽121之外该杆体12仍 有大面积与该物件2紧密接触,致使阻力增加。二、再者,为避免损坏该杆体12的强度,该凹槽121的开设深度较浅,除无法提供 足够的容屑空间而及时将切屑排出外,尤其当锁合在较硬的物件上时,容易因排屑不及而 造成该杆体12与物件产生极大挤压,除造成锁合阻力增加外,更甚导致该物件裂材的情事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攻扣件,从而在锁合过程中,具有较佳的容屑、 排屑效果,能有效降低锁合扭力及降低物件发生裂材的状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钻攻扣件,其主要包含有一螺头、一设在该螺头上的杆体以及一螺旋环设在 该杆体上的螺牙;该螺头与该杆体间设有一倾斜的连接面;该杆体周缘由二边以上的端面 接合而成,且该任二端面相互连接以形成有一角端;其中,该每一角端向外延伸有一凸肋, 且该每一凸肋具有一由该角端以弧形延伸的切削段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该切削段和端面 的弦切段,该切削段与弦切段相接处形成有一刀刃,且该刀刃位于该杆体的最大外径处,该 每一弦切段与端面间形成有一容屑空间。进一步,该角端与切削段间连设有一导屑边,且该导屑边侧形成有一导屑空间,而 该导屑空间与容屑空间相连通。进一步,该连接面上开设有复数与该凸肋相对应的切削肋,且任二切削肋间形成 有一切削槽。 进一步,该至少一端面呈一向内凹陷型态。进一步,该杆体区分为第一、第二杆体区,且该第一杆体区的杆体是以圆形态样所 构成,而该第二杆体区的杆体是以二边以上端面接合而成,并该任二端面相互连接以形成 有一角端,而该凸肋由该角端延伸而出。进一步,该杆体区分为第一、第二杆体区,且该第一杆体区的杆体是以二边以上端面接合而成,同时该任二端面相互连接以形成有一角端,而该第二杆体区的杆体是以圆形 态样所构成,且该凸肋并设置在该角端上。进一步,该螺牙间形成有一无牙区。进一步,该螺牙由至少二切削面构成,且该任两切削面相接处形成一切削端,该杆 体的角端与该螺牙呈相对应设置。进一步,相对于该端面及弦切段上的螺牙形成有缺口。进一步,该角端与该切削段间连设有一导屑边,而该切削段与该导屑边间更增设 一排屑段,且该切削段上设有复数的凹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该凸肋的设计,以减少切削过程该杆体与该物 件的接触面积外,亦兼具有快速排屑的效果,促使锁合过程更为快速、省力以降低锁合扭力 及改善锁合过程产生的裂材外,更能提升锁合后的定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螺丝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一种方案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种方案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又一种方案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锁合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一种方案的局部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另一种方案的局部立体图;图13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4为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5为图14中B-B方向的上视图;图16为本技术第六较佳实施例一种方案的立体图;图17为本技术第六较佳实施例另一种方案的立体图;图18为本技术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9为本技术第八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0为本技术第九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1为图20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22为本技术第九较佳实施例另一种方案的剖视图;图23为本技术第九较佳实施例又一种方案的剖视图;图24为本技术第十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5为图24中D-D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螺丝11螺头12杆体13螺牙14锁合部121凹槽3钻攻扣件30螺头300连接面301切削肋302切削槽31杆体31a第一杆体区31b第二杆体区310端面311角端312凸肋3121切削段3122弦切段3123导屑边3124刀刃3125容屑空间3126导屑空间3128凹槽32螺牙320切削面321切削端322缺口33无牙区α假想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 行详细阐述。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 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3,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钻攻扣件3包含有一螺头30、一设在 该螺头30上的杆体31以及一螺旋环设在该杆体31上的螺牙32 ;其中,该螺头30与该杆 体31间设有一连接面300 ;另外,该杆体31周缘由二边以上的端面310接合而成,亦即如 图4所示的二端面310形态,或呈图5和图6所示的三端面310组合形成三角形态,而本实 施例中以三端面310组合的杆体31为例说明。配合参阅图5,前述任二端面310衔接处形成有一角端311,并且前述该杆体31上 所形成任一相同位置的角端311可相互连接形成有一假想线α,且该假想线α在本实施例 中与一杆体中心β呈平行设置;该杆体31上的每一角端311向外延伸有一凸肋312,而该 凸肋312凸伸方向与该钻攻扣件3旋入方向(如图5中箭头所示)相同,或亦如图6所示 该凸肋312凸伸方向与该钻攻扣件3旋入方向相反,以下仅以图5中旋入方向相同进行说 明,同时该每一凸肋312具有一由该角端311以弧形延伸的切削段3121,及一两端分别连 接该切削段3121与端面310的弦切段3122 ;其中,该切削段3121与弦切段3122相接处形 成有一刀刃3124,且该刀刃3124位于该杆体31的最大外径处,同时该每一弦切段3122与 端面310间形成有一容屑空间3125 ;再者,该凸肋312亦可如图7所示,另在该切削段3121 与角端311间的导屑边3123,且该导屑边3123侧边形成有一导屑空间3126,而该导屑空间3126与该容屑空间3126相连通,而本技术以下各实施例中,均以增设有该导屑边3123 做说明。参阅图3和图8,其锁设在具有木纤维的物件4上时,主要通过该凸肋312切削该 物件4以减少钻锁过程所产生的切削阻力,即利用该刀刃3124、切削段3121进行剪切木纤 维,避免木纤维缠绕在杆体31上,以使切削阻力降低外,同时在钻切过程中,鉴于该弦切段 3122与物件4间可形成一容屑空间3125,而该导屑边3123则与该物件4形成有一连通该容 屑空间3125的导屑空间3126,使切削过程所产生的切屑,可经由该容屑空间3125、导屑空 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攻扣件,其主要包含有一螺头、一设在该螺头上的杆体以及一螺旋环设在该杆体上的螺牙;该螺头与该杆体间设有一倾斜的连接面;该杆体周缘由二边以上的端面接合而成,且该任二端面相互连接以形成有一角端;其特征在于,该每一角端向外延伸有一凸肋,且该每一凸肋具有一由该角端以弧形延伸的切削段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该切削段和端面的弦切段,该切削段与弦切段相接处形成有一刀刃,且该刀刃位于该杆体的最大外径处,该每一弦切段与端面间形成有一容屑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孙
申请(专利权)人:精法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