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31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主要在螺头的端面上开设有交迭且相连通的米字槽与驱动槽的设置,该驱动槽包括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圆弧部,任于二该圆弧部间连接有一弧接部,以及一与该等圆弧部与弧接部衔接并向该螺头底部延伸的锥底部,而该锥底部与该圆弧部、弧接部的相衔接处形成有一基准点,且该基准点往端面延伸有一与该螺头的中心轴呈平行的基线,同时该圆弧部、弧接部以该基线为基准由该螺头中心向外呈偏斜的倾斜度的设置,使由该等该圆弧部、弧接部圈围形成的第一空间呈渐增的下窄上宽的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可使该螺头与插入的驱动工具达到稳定结合效果,有效传递驱动力,同时亦得以适用二种以上驱动工具插入,大大提升使用的方便性。用的方便性。用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丝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

技术介绍

[0002]查,目前市场上使用具有驱动孔的螺丝的头部,无论为头部外型为何,皆是需受到如电动亦或手动的驱动工具的作动,才能使该螺丝整体旋转,而国际标准通用的螺头针孔有一字、十字、米字、四角、六角及梅花等(即如图1所示),其仅能限用相对应的驱动工具作动,如此方得以进行旋锁亦或松放卸除,使得该每一种螺丝使用上受限于单一种锁合工具的缺失,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需针对每一种不同的驱动孔,而要一应俱全的备有各式相对的特定型态的工具,如此才能供使用者于实际使用时得以立即找出可相对应的驱动工具使用,以避免作业期间有驱动工具无法对应而导致锁设作业无法顺畅进行的情事产生,使得锁设作业才可以顺利的进行,无形中亦会造成作业工时增加,而使得驱动锁设效率大大的降低外,更会造成使用者携带的负担,同时亦会有使用上的不便外,且其适用性无法普及大众市场,实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螺头的端面上为一可供多种驱动工具插入作动的复合驱动结构的设置,有效可与二种以上的驱动工具产生稳定结合效果,大大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0004]于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包含有一螺头,一设于该螺头上的杆体,以及多个环设于该杆体上的螺牙;其中,该螺头相反该杆体的端面上开设有一米字槽,以及一与该米字槽交迭且连通的驱动槽;其中,该驱动槽包括有多个的且呈间隔设置的圆弧部,二形成于该圆弧部二侧且向外延伸的弧接面,以及与该等圆弧部与弧接部衔接并向该螺头底部内延伸并渐缩呈锥状的锥底部,而上述该等圆弧部与该弧接部以该锥底部相接处往该螺头的端面圈围形成有一第一空间,而该锥底部往该螺头底部内圈围形成有一第二空间,且该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连通,同时该锥底部与该圆弧部、弧接部的相衔接处形成有一基准点,以及一相反该基准点且因该锥底部的渐缩为锥状而与该中心轴形成交汇的底端点,同时该基准点往端面延伸有一与该中心轴呈平行的基线,以使该圆弧部、弧接部以该基线为基准由该螺头中心向外呈偏斜的倾斜度的设置,以使该第一空间呈渐增的下窄上宽的设置。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倾斜度为0.5度~5度的设置。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锥底部以该底端点为基准向二侧延该锥底部的锥状形成有一假想线,且该二假想线分别通过该底端点交汇形成有一不超过120度的交汇角度。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驱动槽为具四个间隔设置的圆弧部的四瓣梅花槽设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驱动槽为具六个间隔设置的圆弧部的六瓣梅花槽设
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锥底部可区分为一第一倾斜面,以及一位于该第一倾斜面与该驱动槽间的第二倾斜面,而上述该第一倾斜面与该中心轴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二倾斜面与该中心轴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的设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夹角的角度为70度设置,而该第二夹角的角度为40~60度设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另形成有一作动槽,且该作动槽与该米字槽、驱动槽相交迭且连通,其中,该作动槽由至少四个等长的作动段所组成,且任二该作动段相接处形成有一接角,同时该作动段与该端面间形成有一间距的设置,使该作动槽呈内凹形态位于该螺头的端面与第二空间之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另形成有一作动槽,且该作动槽与该米字槽、驱动槽相交迭且连通,其中,该作动槽由六个等长的作动段所组成,同时任二该作动段相接处形成有一接角,同时该作动段与该端面间形成有一间距的设置,使该作动槽呈内凹形态位于该螺头的端面与第二空间之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其一圆弧部形成于任二该凹部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其一接角与该其一圆弧部呈重迭,且形成于任二该凹部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其一接角与该其一圆弧部及该其一凹部呈相重迭。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还另形成有一一字槽,且该一字槽与该驱动槽及米字槽的其二相对应的凹部的设置位置重迭且连通,而上述该一字槽的长度较该米字槽长。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另形成有一一字槽,且该一字槽与该驱动槽、作动槽及米字槽的其二相对应的凹部的设置位置重迭且连通,而上述该一字槽的长度较该米字槽长。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还另形成有一一字槽,且该一字槽与该驱动槽、作动槽及米字槽的其二相对应的凹部的设置位置重迭且连通,而上述该一字槽的长度较该米字槽长。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利用该驱动槽与该米字槽交迭形成于该端面上的设计,以使该螺头具有复合驱动结构型态呈现,如此可因应不同的驱动工具的插入固定,以供快速进行固定卸除的锁设使用,使该螺头上具有可与不同驱动工具结合,用以有效将传递该驱动工具所产生的驱动力,如此可使锁设作业更加省力与轻松,更有利于单手进行驱动作业的进行,大幅增进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国际通用较高传动力的驱动孔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A-A剖面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5]图5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B-B剖面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0]图10~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七~九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1]图13-1~图13~4是该第六~九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示意图。
[0032]符号说明:
[0033](本专利技术)
[0034]3: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
[0035]31:螺头
[0036]32:杆体
[0037]33:螺牙
[0038]311:端面
[0039]312:米字槽
[0040]313:驱动槽
[0041]314:作动槽
[0042]315:一字槽
[0043]3121:凹部
[0044]3122:狭窄部
[0045]3131:圆弧部
[0046]3132:弧接部
[0047]3133:锥底部
[0048]3141:作动段
[0049]3142:接角
[0050]α:中心轴
[0051]β:基线
[0052]a1:壁面
[0053]a2:侧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包含有一螺头,一设于该螺头上的杆体,以及多个环设于该杆体上的螺牙;其中,该螺头的中心处形成有一中心轴,同时该螺头相反该杆体的端面上开设有一米字槽,而上述该米字槽为一具有四个等距设置的凹部,以及一设于任二该凹部间的且深度小于该凹部的狭窄部所组成,同时该每一凹部由一壁面,以及二形成于该壁面二侧且与该壁面连接的侧壁所组成,而上述该壁面为一由该端面往下并往该螺头的内部呈倾斜设置;其特征在于:该端面上另形成一与该米字槽交迭且连通的驱动槽,其中,该驱动槽包括有多个的且呈间隔设置的圆弧部,二形成于该每一圆弧部二侧且向外延伸的弧接部,以及与该等圆弧部与弧接部衔接并向该螺头底部内延伸并渐缩呈锥状的锥底部,而上述该等圆弧部与该弧接部以该锥底部相接处往该螺头的端面圈围形成有一第一空间,而该锥底部往该螺头底部内圈围形成有一第二空间,且该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连通,同时该锥底部与该圆弧部、弧接部的相衔接处形成有一基准点,以及一相反该基准点且因该锥底部的渐缩为锥状而与该中心轴形成交汇的底端点,同时该基准点往端面延伸有一与该中心轴呈平行的基线,以使该圆弧部、弧接部以该基线为基准由该螺头中心向外呈偏斜的倾斜度的设置,以使该第一空间呈渐增的下窄上宽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特征在于,该倾斜度为0.5度~5度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特征在于,该锥底部以该底端点为基准向二侧延该锥底部的锥状形成有一假想线,且该二假想线分别通过该底端点交汇形成有一不超过120度的交汇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槽为具四个间隔设置的圆弧部的四瓣梅花槽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槽为具六个间隔设置的圆弧部的六瓣梅花槽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特征在于,该锥底部可区分为一第一倾斜面,以及一位于该第一倾斜面与该驱动槽间的第二倾斜面,而上述该第一倾斜面与该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翎芳
申请(专利权)人:精法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