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箱及其支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1319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箱及其支撑杆,其中灯箱包括由可开合连接的上箱盖和下箱盖构成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照明组件,其中,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上箱盖和下箱盖之间的支撑杆,支撑杆在上箱盖相对下箱盖打开时,支撑在上箱盖与下箱盖之间,以防止上箱盖落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常规的灯箱箱体中设置支撑杆,使得在上箱盖相对下箱盖打开时,支撑杆可支撑在上箱盖与下箱盖之间,以防止上箱盖落下。这样在维修灯箱内的照明组件时,就不需要人专门的撑住箱体,节省了人力,也使得灯箱的维修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灯箱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殊场合,尤其是广场或厂房,其使用的照明灯具的体积尺寸比较大,当这 些照明灯具需要维修时,往往要打开灯箱的箱体。维修人员在维修这种体积比较大的灯具 时,一般都要一只手扶住灯箱的上箱盖,另一只手来更换光源,以防止箱体合上,这样就使 得维修很不方便。而如果两个人协作维修,则会增加了人工,从而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维 修的灯箱。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前述灯箱的支撑杆,以使灯箱便于 维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灯箱,包括由可开合连接的上箱盖和下箱盖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 置有照明组件,其中,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上箱盖和所述下箱盖之间的支撑杆,;所述上箱盖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撑杆固定片,所述第一撑杆固定片上设置有第一 撑杆固定孔;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至少具有一 U形口,所述U形口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撑杆固定孔 内,所述第一撑杆固定孔的外侧壁顶持所述U形口的内侧,以支撑所述上箱盖。所述下箱盖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撑杆固定片,所述第二撑杆固定片上设置有第二 撑杆固定孔;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二撑杆固定孔环扣连 接,所述环形结构外侧壁顶持所述第二撑杆固定孔内侧,以抵住所述下箱盖。本技术所述的灯箱,其中,所述下箱盖内表面上还设置有撑杆夹片,所述撑杆 夹片具有一用于夹持所述支撑杆上端的夹持部;所述撑杆夹片与所述第二撑杆固定片设置在一条直线上。本技术所述的灯箱,其中,所述夹持部开口呈V形,中间部分略宽且宽度与所 述支撑杆直径相适配,以容纳所述支撑杆。本技术所述的灯箱,其中,所述夹持部为采用弹性钢片制成的夹持部。本技术所述的灯箱,其中,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上箱盖 和下箱盖内表面的一侧。本技术所述的灯箱,其中,所述照明组件设置在所述上箱盖内侧或者所述下 箱盖内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灯箱的支撑杆,其中,包括撑杆本体,所述撑杆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灯箱的下箱盖;所述撑杆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U形 口,用于顶持所述灯箱的上箱盖。本技术通过在常规的灯箱箱体中设置支撑杆,使得在上箱盖相对下箱盖打开 时,支撑杆可支撑在上箱盖与下箱盖之间,以防止上箱盖落下。这样在维修灯箱内的照明组 件时,就不需要人专门的撑住箱体,节省了人力,也使得灯箱的维修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上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下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撑杆夹片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撑杆固定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上端与第一撑杆固定片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下端与第二撑杆固定片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灯箱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由可开合连接的上箱盖10 和下箱盖20构成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照明组件40。其中,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上箱盖10 和下箱盖20之间的支撑杆30,支撑杆30在上箱盖10相对下箱盖20打开时,支撑在上箱盖 10与下箱盖20之间,以防止上箱盖10落下。这样在维修灯箱内的照明组件40时,就不需 要人专门的撑住上箱盖10,节省了人力,也使得灯箱的维修更加方便。以上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上箱盖10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撑杆固定片 11。如图5所示,第一撑杆固定片11上设置有第一撑杆固定孔111及用于连接上箱盖10 的上盖固定孔112。如图2所示,支撑杆30的上端至少具有一 U形口 31。如图6所示,在 使用支撑杆30支撑上箱盖10时,U形口 31 —端插入到该第一撑杆固定孔111内,第一撑 杆固定孔111的外侧壁顶持U形口 31的内侧,以支撑住上箱盖10。在不需要支撑上箱盖10时,将U形口 31从第一撑杆固定孔111中取出即可。该 取出的操作甚至可通过将上箱盖10往上微微抬起来完成,因为支撑杆30的长度是有限的, 上箱盖10与下箱盖20之间支撑的角度由支撑杆30的长度、及其支撑在上箱盖10与下箱 盖20内表面的位置来确定,当上箱盖10向上抬起,超过支撑杆30可到达的范围时,支撑杆 30上端的U形口 31便会从第一撑杆固定孔111内脱出,从而使得支撑杆30落下,失去对上 箱盖10的支撑作用,使得箱体可以合上。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下箱盖20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撑杆固定片 21。第二撑杆固定片21的结构与第一撑杆固定片11的结构相同,可参阅图5。如图7所 示,第二撑杆固定片21上设置有第二撑杆固定孔211及用于连接下箱盖20的下盖固定孔 212。支撑杆30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结构32,环形结构32与第二撑杆固定孔211环扣连接, 环形结构32外侧壁顶持第二撑杆固定孔211内侧,以抵住下箱盖20。由于环形结构32与第二撑杆固定片21上的第二撑杆固定孔211采用环扣连接的方式,因此支撑杆30的下端 可相对第二支撑杆固定片21转动,当支撑杆30失去对上箱盖10的支撑时,以下端的固定 点为支点下落至下箱盖20内。其中,如图3所示,支撑杆30下端的环形结构32优选设置为开环形,使得支撑杆 30可以从下箱盖20上拆除,而开环形的开口应尽量的小,使得当支撑杆30连接在第二撑杆 固定片21上时,不容易脱落。环形结构32直径的大小与第二撑杆固定孔211壁厚度相适 配,以使支撑杆30的下端相对第二支撑杆固定片21可灵活转动为宜。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下箱盖20内表面上还设置有撑杆夹片22。 如图4所示,撑杆夹片22的底部224固定在下箱盖20上,其还具有一用于夹持支撑杆30 上端的夹持部223。撑杆夹片22与第二撑杆固定片21设置在一条直线上,支撑夹片22与 第二撑杆固定片21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得支撑杆30在不需要支撑上箱盖10而落下 时,其上端可固定在该夹持部223上,由撑杆夹片22和第二撑杆固定片21 —起将支撑杆30 锁定在下箱体20上。在下次需要使用时,也可方便的将支撑杆30上端从撑杆夹片22上取 下来,再次支撑上箱盖10。这样便于支撑杆30的收纳,以防止遗失。优选地,以上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夹片22上的夹持部223开口 221呈V形, 以导入支撑杆30上端;夹持部223的中间部分222略宽,且其宽度优选与支撑杆30直径相 适配,以容纳支撑杆30。这样由于V形开口 221的下部较窄,可对容纳在夹持部223中间部 分222的支撑杆30起到锁紧作用,防止其从夹持部223脱落。更优选地,以上实施例中,夹持部223采用弹性钢片制成,这样可在外力下克服弹 性力将支撑杆30压入夹持部223的中间部分222,也可采用外力克服弹性力将支撑杆30从 中取出。为了使灯箱维修更加方便,以上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杆30两端分别可拆卸 的连接在上箱盖10和下箱盖20内表面的一侧。维修操作时,可从另一侧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箱,包括由可开合连接的上箱盖(10)和下箱盖(20)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照明组件(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上箱盖(10)和所述下箱盖(20)之间的支撑杆(30);所述上箱盖(10)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撑杆固定片(11),所述第一撑杆固定片(11)上设置有第一撑杆固定孔(111);所述支撑杆(30)的上端至少具有一U形口(31),所述U形口(31)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撑杆固定孔(111)内,所述第一撑杆固定孔(111)的外侧壁顶持所述U形口(31)的内侧,以支撑所述上箱盖(10);所述下箱盖(20)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撑杆固定片(21),所述第二撑杆固定片(21)上设置有第二撑杆固定孔(22);所述支撑杆(30)的下端设置为环形结构(32),所述环形结构(32)与所述第二撑杆固定孔(22)环扣连接,所述环形结构(32)外侧壁顶持所述第二撑杆固定孔(22)内侧,以抵住所述下箱盖(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李植海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