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557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涉及的是一种在一根混合电缆中集成了光纤和电源线且具有接地功能的复合缆,其主要用于光纤到塔顶(FTTT)的布署。运营商直接通过一根这样的混合缆连接三个扇区,从而减少站塔或屋顶荷载,简化布线流程并降低安装成本。包括复合缆外护套、导体护套、导体芯、波纹铝管、光单元护套、加强构件、撕裂槽和紧套光纤或裸光纤,若干根紧套光纤或裸光纤与加强构件及光单元护套一起组成光单元,导体芯与导体护套一起组成电单元,若干组光单元与电单元一起包裹在波纹铝管内,形成光电复合缆缆芯,在光电复合缆缆芯外挤制一层复合缆外护套,最终形成完整的光缆复合缆,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均有撕裂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光纤到塔顶用(FTTT)光电复合缆涉及的是一种在一根混合电缆中集 成了光纤和电源线且具有接地功能的复合缆,其主要用于光纤到塔顶的布署。运营商可以 直接通过一根这样的混合缆连接三个扇区,从而减少站塔或屋顶荷载,简化布线流程并降 低安装成本。
技术介绍
目前TD-SCDM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技术之一, 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是其技术特征的核心构成;多阵元天线在TD-SCDMA中被广泛应用; 相比移动通信2G网络的单/双极化天线,无线侧基站的馈线敷设数量提升了 3倍(以3扇 区定向站、双极化天线为比较),意味着基站侧的施工量将成倍增加,密密麻麻的馈线敷设 至机房内,无论对施工、机房设施及空间、维护等都将带来挑战,弱化了 TD-SCDMA原本的技 术优势。目前,TD-SCDMA无线侧BBU(基带处理单元)与RU(射频单元)分离,中间通过光 纤连接,将RU外置于铁塔天面处,需要布放3根光缆、3根馈线、1根GPS馈线。但现有的方 案导致布线开支非常大,由于FTTT部署时线缆的敷设是在高空作业,安装复杂,运营效率 较低,导致基站能耗增加。因此,进一步简化施工,缩短高空作业时间的产品方案具有非常 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是在 一根混合电缆中集成了光纤和电源线且具有接地功能的复合缆,其主要用于光纤到塔顶 (FTTT)的布署。运营商可以直接通过一根这样的混合缆连接三个扇区,从而减少站塔或屋 顶荷载,简化布线流程并降低安装成本。本技术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采取光电一体化及集束加工,不仅可以由现 在的传统光电分离部署方案布放6根线缆减少3根线缆或5根线缆的布放工作量(三扇区 定向站为例),同时可节约占用走线架爬线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包括 复合缆外护套、导体护套、导体芯、铝制波纹管、光单元护套、加强构件、撕裂槽和紧套光纤 或裸光纤。若干根紧套光纤或裸光纤与加强构件及光单元护套一起组成光单元,导体芯与 导体护套一起组成电单元,在光单元与电单元上设置有撕裂槽,让施工更为方便快速,若干 组光单元与电单元一起包裹在波纹铝管内,形成光电复合缆缆芯,再在光电复合缆缆芯外 挤制一层复合缆外护套,最终形成完整的光缆复合缆。所述的加强构件采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俗称芳纶(KEVLAR),或是玻璃 纤维增强塑料,俗称FRP,或是芳纶纤维增强塑料,俗称KFRP。所述的导体护套是PVC材料 护套或聚乙烯护套。所述的光单元护套是PVC材料或低烟无卤阻燃料。所述的复合缆外护套是指聚乙烯护套。本技术将一组或多组光和电的子单元复合在一起,共同置于同一皱纹铝管外 导体中,这样光纤可以直接安装到RRH,同时,为了简化电缆配件的库存管理,复合缆根据标 准射频馈线口径设计,因此,现有的通用1/2英寸和7/8英寸馈线配件可以直接在安装中使 用,大大简化了布线流程并降低了安装成本,同时大幅节省了运营开支。例如,将混合电缆 剥开后,直接将光纤连接至RRH,可以减少昂贵的接线盒开支,并摆脱风荷载限制。此外通过 在天线附近实现RRH简便、灵活和更加成本经济的部署,帮助运营商减少了基站能耗,助力 其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光单元与电单元上设计有撕裂槽撕裂槽,施工方便,复合缆两端的端接也更 为安全、可靠。2、提供机械防护和接地功能;3、无需多线缆相互或使用分线箱,可降低资本支出;4、降低库存要求,简化了安装和物流;5、通过对RRH连接线缆标准化安装,降低资本支出,并节约劳动力;6、无需单独接地线缆,节省安装费用;7、节省电缆托架和导管;8、降低站塔负荷;9、为内部光纤和电源线提供持久保护;10、能够按照不同的部署情况提供适当的方案选择;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1/2型光电复合缆示意图(光单元为蝶形光缆)。图2是本技术1/2型光电复合缆示意图(光单元为单芯光缆光缆)。图3是本技术7/8型光电复合缆示意图(光单元为蝶形光缆)。图4是本技术7/8型光电复合缆示意图(光单元为单芯光缆光缆)。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 4,光纤到塔顶用(FTTT)光电复合缆包括复合缆外护套1、导体护套 2、导体芯3、波纹铝管4、光单元护套5、加强构件6、撕裂槽7、紧套光纤或裸光纤8。若干根 紧套光纤或裸光纤8与加强构件6及光单元护套5 —起组成光单元,导体芯3与导体护套2 一起组成电单元,在光单元与电单元上均设置有撕裂槽7,让施工更为方便快速,若干组光 单元与电单元一起包裹在波纹铝管4内,形成光电复合缆缆芯,再在光电复合缆缆芯外挤 制一层复合缆外护套1,最终形成完整的光电复合缆。所述的加强构件7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俗称芳纶(KEVLAR),可以 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FRP,也可以是芳纶纤维增强塑料,俗称KFRP。所述的导体护套 2采用PVC材料护套或聚乙烯护套。所述的光单元护套5是PVC材料或低烟无卤阻燃料。所述的复合缆外护套1是指聚乙烯护套。所述光单元采用蝶形光缆,或单双芯软光缆。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均设置有撕裂 槽。所述光单元与电单元组合后,共同放置于波纹铝管中。所述光电复合缆可以和标准的1/2英寸和7/8英寸电缆配件通用。本技术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结构设计最大特色为增加了光、电单元的撕 裂槽,对比传统的圆形结构设计现场操作更为方便,且子单元撕裂后变成2根有独立子护 套的圆管缆,复合缆两端的端接也更为安全、可靠。本技术光纤到塔顶用(FTTT)光电复合缆结构根据标准射频馈线口径设计, 因此,现有的通用1/2英寸和7/8英寸馈线配件可以直接在安装中使用,大大简化了布线流 程并降低了安装成本,同时大幅节省了运营开支。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缆外护套、导体护套、导体芯、 波纹铝管、光单元护套、加强构件、撕裂槽和紧套光纤或裸光纤,若干根紧套光纤或裸光纤 与加强构件及光单元护套一起组成光单元,导体芯与导体护套一起组成电单元,若干组光 单元与电单元一起包裹在波纹铝管内,形成光电复合缆缆芯,在光电复合缆缆芯外挤制一 层复合缆外护套,最终形成完整的光缆复合缆;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均设置有撕裂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采用蝶形 光缆,或单双芯软光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 组合后,共同放置于波纹铝管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采用聚 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芳纶纤维增强塑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护套采用 PVC材料护套或聚乙烯护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涉及的是一种在一根混合电缆中集成了光纤和电源线且具有接地功能的复合缆,其主要用于光纤到塔顶(FTTT)的布署。运营商直接通过一根这样的混合缆连接三个扇区,从而减少站塔或屋顶荷载,简化布线流程并降低安装成本。包括复合缆外护套、导体护套、导体芯、波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到塔顶用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缆外护套、导体护套、导体芯、波纹铝管、光单元护套、加强构件、撕裂槽和紧套光纤或裸光纤,若干根紧套光纤或裸光纤与加强构件及光单元护套一起组成光单元,导体芯与导体护套一起组成电单元,若干组光单元与电单元一起包裹在波纹铝管内,形成光电复合缆缆芯,在光电复合缆缆芯外挤制一层复合缆外护套,最终形成完整的光缆复合缆;所述光单元和电单元均设置有撕裂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济萍薛驰张传栋李新建蓝燕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