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370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该按键包含底板、滑动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键帽以及第三磁性件。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下。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滑动件上。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滑动件上。键帽具有底面。第三磁性件设置于键帽的底面。当第一磁性件随着滑动件移动至第三磁性件下方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产生排斥力,使键帽朝远离底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二磁性件随着滑动件移动至第三磁性件下方时,第二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产生吸引力,使键帽朝底板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磁性件取代弹性件,避免弹性件长期使用之下的疲劳状况,藉以延长键盘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尤指一种可收合按键及具有可收合按键的键O
技术介绍
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 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 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一般而言,传统键盘上的按键无法收合,因此在非使用状态,传统键盘即具有一定 的厚度,不利储藏或搬运。此外,对于笔记型计算机而言,当使用者不需使用笔记型计算机 时,使用者会将屏幕阖上,由于传统的按键无法收合,因此屏幕有可能与按键产生碰撞而受 损。此外,无法收合的按键较占据空间,造成笔记型计算机薄型化的限制。再者,传统键盘需 加装弹性件,以作为键帽相对底板上下移动时所需的弹力来源,此弹性件往往是橡胶制成, 橡胶于长期使用之下会有疲劳状况,进而使键盘的使用寿命减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合按键。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按键包含底板、滑动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 性件、键帽以及第三磁性件。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下。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皆 设置于滑动件上。键帽具有底面,且第三磁性件设置于键帽的底面。当第一磁性件随着滑 动件移动至第三磁性件下方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相互排斥产生排斥力,使键 帽朝远离底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二磁性件随着滑动件移动至第三磁性件下方时,第二磁性 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产生吸引力,使键帽朝底板的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按键,该按键更包含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 间。根据本技术的按键,该键帽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一卡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滑 槽以及第二卡槽,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一枢接部,该 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该第一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卡槽中; 以及第二支撑件,与该第一支撑件枢接,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动部以及第二枢接部,该 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卡槽中。根据本技术的按键,该键帽具有第一突出部,该底板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二 突出部邻近该第一突出部,且该第二突出部在垂直该底板的方向与该第一突出部部分重 叠。根据本技术的按键,该按键更包含上盖,该上盖设置于该底板上,该上盖具有 导引部,该键帽具有滑动部,该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引部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底板、滑动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以及复数个设置在该底板上的按键。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下。第一磁性件 与第二磁性件皆设置于滑动件上。该等按键的其中之一按键包含键帽以及第三磁性件。第 三磁性件设置于键帽的底面。当第一磁性件随着滑动件移动至第三磁性件下方时,第一磁 性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相互排斥产生排斥力,使键帽朝远离底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二磁性 件随着滑动件移动至第三磁性件下方时,第二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产生吸引 力,使键帽朝底板的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该键盘更包含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 间。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该键帽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一卡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滑 槽以及第二卡槽,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一枢接部,该 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该第一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卡槽中; 以及第二支撑件,与该第一支撑件枢接,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动部以及第二枢接部,该 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卡槽中。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该键帽具有第一突出部,该底板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二 突出部邻近该第一突出部,且该第二突出部在垂直该底板的方向与该第一突出部部分重 叠。根据本技术的键盘,该键盘更包含上盖,该上盖设置于该底板上,该上盖具有 导引部,该键帽具有滑动部,该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引部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磁性件产生吸引力,使键帽朝底板方向移动,因此按键 可向下收合。此外,本技术的按键及键盘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当使用者合上笔记型 计算机的屏幕时,由于按键可收合,因此可避免屏幕与按键产生碰撞而受损。再者,按键收 合后可降低笔记型计算机整体高度,使笔记型计算机更易于薄型化。此外,本技术利用 另一磁性件产生排斥力,使键帽朝远离底板方向移动。此排斥力作为键帽相对底板上下移 动时所需的力量来源,使键帽处于可按压状态,以供使用者输入数据。本技术利用磁性 件取代弹性件,避免弹性件长期使用之下的疲劳状况,藉以延长键盘的使用寿命。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键盘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按键沿X-X线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键帽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按键的剖面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按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键盘1包含底板3、滑动件5以及复数个按键7。滑动件5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3下。 按键7设置于底板3上,以供使用者按压,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请参阅图2,图2为图1中按键7沿X-X线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按键7包含底 板3、滑动件5、键帽70、第一磁性件71、第二磁性件72、第三磁性件73以及升降支撑装置 74。升降支撑装置74设置于键帽70与底板3之间。键帽70具有第一滑槽700以及第一卡 槽702。底板3具有第二滑槽30以及第二卡槽32。升降支撑装置74包含第一支撑件740 以及第二支撑件742,其中第二支撑件742与第一支撑件740枢接。第一支撑件740具有第 一滑动部7400以及第一枢接部7402。于组装第一支撑件740时,第一滑动部7400可滑动 地设置于第一滑槽700中,且第一枢接部7402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二卡槽32中。第二支撑 件742具有第二滑动部7420以及第二枢接部7422。于组装第二支撑件742时,第二滑动 部742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30中,且第二枢接部7422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一卡槽702 中。藉此,键帽70可伴随升降支撑装置74朝底板3的方向垂直上下移动。键帽70具有底面704,第三磁性件73设置于底面704,而第一磁性件71与第二磁 性件72皆设置于滑动件5上。于此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磁性件73面向底板3的一侧的 极性与第一磁性件71面向键帽70的一侧的极性相同。举例而言,第三磁性件73面向底板 3的一侧的极性可为N极,且第一磁性件71面向键帽70的一侧的极性可为N极,如图2所 示。换言之,若第三磁性件73面向底板3的一侧的极性为S极,则第一磁性件71面向键帽 70的一侧的极性即为S极。当第一磁性件71随着滑动件5移动至第三磁性件73下方时,由于第三磁性件73 面向底板3的一侧的极性与第一磁性件71面向键帽70的一侧的极性相同,故第一磁性件 71与第三磁性件73之间相互排斥并产生排斥力,以使键帽70朝远离底板3的方向移动。 此排斥力可作为键帽70相对底板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  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下;  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滑动件上;  第二磁性件,设置于该滑动件上;  键帽,具有底面;以及  第三磁性件,设置于该底面;  其中,当该第一磁性件随着该滑动件移动至该第三磁性件下方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之间相互排斥,该键帽朝远离该底板的方向移动;当该第二磁性件随着该滑动件移动至该第三磁性件下方时,该第二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该键帽朝该底板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淦禹华张硕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