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式柔性输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34237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台车式柔性输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将多辆台车布置在预先布置的轨道上,在轨道转折处布置转台,台车的运行和转台的转动由摩擦驱动装置驱动,台车上设置双侧组合升降装置,从而构成工件只需一次装载定位,高度可升降控制的全落地式装配生产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装配用台车完成了对于以汽车为代表的工件的全方位装配操作,一次装载定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换载以及定位基准的转换。提高了装配质量和工作效率。由于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主体设备台车和转台均采用了落地运行的方式,完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悬挂输送方式,减少了大量的钢结构吊装装置,大大降低厂房的吊挂荷载,降低了工程投资,缩短了施工周期。生产线的布局设计更加灵活、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套输送设备及其应用方法,主要用于装配生产线,特别是用 于汽车总装线的一种。
技术介绍
在所有工业品的装配工艺中,汽车整车的装配作业是最具有典型性和复杂性 的。所以对于装配生产线的设计而言,汽车装配线最具有挑战性,尤其是轿车生产线。 它要求的时间节拍很短、工艺线路很长。其装配作业通常是从其内部开始,经过拆门、 内饰,座椅、仪表板、发动机、前后桥、轮胎安装,各种线束、灯具以及装门、调试、 加注各种汽车液等一系列工艺操作,完成整车的装配。为了完成围绕汽车车身内部、外 部、上下左右等全方位的装配作业,需要将车身的高度随着装配工艺的要求予以变化。 因此,对于车身的输送通常采用悬挂输送和落地式输送相结合的方式。为了使车身在各种输送设备之间顺畅地过渡,必须增加各种不同的输送设备之 间的衔接、过渡装置即辅助设备以及过渡用的辅助工位。由于在过渡过程中涉及定位基 准的转换,所以这种辅助设备的制造和调试成本比一般的输送设备要高得多。这样就造 成了生产线设备成本的大幅增加,而且占用了许多非装配工艺所必需的空间。再者,在多种输送方式的变换中,汽车车身的定位基准也在一次次地发生变 换,这就使得最终产品的装配偏差逐渐增大,从而影响了整车的装配质量。此外,由于悬挂输送设备的特点,它必须依靠庞大的钢结构吊装系统来保证其 具有足够的运行稳定性,这就直接导致了车间厂房结构的复杂,使工程造价增加;规 划、设计、施工等整个工期都要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 以简化总装车间车身输送系统、缩短工期、节省工程造价,构成全落地式装配输送线, 其水平运行及旋转均采用摩擦式驱动方式,通过台车上设置的的双侧组合升降装置实现 工件高度的变化,以满足不同工位的工艺要求,在整个装配过程中完全取代以往的悬挂 输送方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车式柔性输送系 统,全方位装配用台车布置在轨道上,轨道转折处布置有转台,轨道两侧布置有摩擦驱 动装置,摩擦驱动装置与全方位装配用台车配合。所述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为外置驱动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或带升降驱动装置的 全方位装配用台车,全方位装配用台车上设有双侧组合升降装置。所述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的车体上一端设有钩子,而另一端相对应位置设有锁 杆。所述的轨道一侧布置有外部驱动装置,所述的外部驱动装置中,随动式同步装置上安装有外部驱动动态联结装置。所述的轨道一侧布置有滑触线。所述的轨道和转台组成至少一个封闭的回路。所述的轨道和转台组成多个封闭的回路。所述的轨道中设有支线。一种应用上述的一种台车式柔性输送系统的方法,预设轨道,轨道和转台组成至少一个封闭的回路;多辆安装有升降装置全方位装配用台车按照工艺顺序排列布置在轨道上,通过 车体上设置的钩子和锁杆联成整体,且“联”、“分”可控;在轨道和转台的两侧或一侧布置摩擦驱动装置,全方位装配用台车的行走和转 台的转动由摩擦驱动装置驱动;通过上述方法构成工件只需一次装载定位,高度可升降控制的全落地式装配生产线。优化的方案为在轨道的一侧布置滑触线用以与轨道上的带升降驱动装置的装 配用台车配合;或者在轨道的一侧布置外部驱动装置,用以与外置驱动的装配用台车配I=I O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 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利用全方位装配用台车完成了对于以汽车为代表的工件的全方位装配 操作,一次装载定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换载以及定位基准的转换。提高了装配质量 和工作效率。2.由于专利技术中的主体设备台车和转台均采用了落地运行的方式,完全取代了现 有技术中的悬挂输送方式,减少了大量的钢结构吊装装置,大大降低厂房的吊挂荷载, 降低了工程投资,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台车和转台的部件重复或相似的零件多,零 件的互换率高,有利于实现零件的标准化,大量的使用可以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3.当生产线上采用外置驱动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时,驱动升降的动力源不在台 车上,而是由随动的外部驱动装置提供驱动力,因而减少了台车的造价。当年产量较 大、生产线较长时,这种方式就可以大量减少设备投资。同时也减少了台车的重量,有 利于降低摩擦驱动装置的输出功率。4.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主体设备全方位装配用台车和转台全部在车间地坪上施工, 无须挖设地坑。因而减少了土建投资,并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非常有利于产品更新 时,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以及产能提高。5.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主体设备台车和转台的运行全部采用外部的摩擦驱动方式, 设备上没有油污,车间内的设备噪音很低。设备的维护量也几乎为零。生产设备的使用 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采用该专利技术,是一种环保、节能的设备优化。6.由于整个装配车间都采用摩擦驱动的台车式输送,美化了车间的整体布局, 减小了车间内的噪音,促进了车间的文明生产,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7.由于生产线是由全方位装配用台车及转台为主,多辆全方位装配用台车可以 方便的联成一个整体,且“联”、“分”可控,因此组成的生产线形式也呈多样化。用4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厂房的具体条件进行组线,例如可以通过增加回路或设置 支线,来增加缓冲段、暂存段、检修段等工位或线路。采用本专利技术,使生产线的布局设 计更加灵活、实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全方位装配用台车与摩擦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全方位装配用台车与摩擦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全方位装配用台车与摩擦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外置驱动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q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带升降驱动装置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带升降驱动装置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外置驱动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系统中包括有以下的主要部件1、双侧组合升降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外置驱动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3-1和带升 降驱动装置的全方位装配用台车3-2上,用以根据工艺需要任意改变工件的高度。具体 的结构为如图3、图4中,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两 套链式举升装置配合,两套链式举升装置顶部设有工件支承装置;链式举升装置的升降 链条的外侧分别装有的剪式稳定架。剪式稳定架为两级剪式结构,其支脚一端固定,另 一端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在两侧的剪式稳定架上均设有安全销板。在两侧的剪式稳定架 之间设有横向稳定杆。工件支承装置上设有前支承块、后支承块和定位销。工件支承装 置与同侧的升降链条和稳定架连成一个整体。在对应前支承块和后支承块的位置,设有 极限保护支座。双侧组合升降装置2在中国专利201020253398.7 “双侧组合升降装置”中有更 详细的记载。2、外部驱动动态联结装置5-1,主要用于将外部的扭矩传递给外置驱动的全方 位装配用台车3-1上的双侧组合升降装置。具体的结构为如图5、图6中,输入轴与输 出套筒配合,输出套筒与伸缩机构连接,输出套筒与浮动装置连接。输出套筒两侧设有 定位销,输入轴两侧相对应的设有定位销孔。定位销端部和定位销孔开口处设有倒角。 输入轴和输出套筒传动副的横截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车式柔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全方位装配用台车(3)布置在轨道(1)上,轨道(1)转折处布置有转台(6),轨道(1)两侧布置有摩擦驱动装置(4),摩擦驱动装置(4)与全方位装配用台车(3)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雅美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大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