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以包覆件与支架共同形成扭簧两端的止挡部,两止挡部的一侧各设有与心轴同步作动的第一转动片与第二转动片,从而使扭簧可以正反向双向顺压,以达到开轻关重的效果,在开启至后方时可支撑住屏幕不往下掉。此外,扭簧可以左右边共享,避免造成组装错误,从而包覆式结构使零件减少,组装简化,降低成本并减少占用空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省力型转轴结构,尤指具有扭簧的包覆式转轴,适用于掀盖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掀盖式电子产品的转轴,如笔记型计算机的转轴,其装设在屏幕与本体之间,使屏幕可相对于本体开启或盖合,其中,轴向摩擦式的转轴可通过调整螺帽压缩弹片改变转轴的摩擦扭力,并使转轴具有停滞定位的效果。然而,转轴在旋转的过程中摩擦扭力都相同,为使转轴具有停滞定位的效果,反而令开启时难以开启,尤其是力量较小的女性或孩童更难以操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所拥有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332353号技术专利“具省力功能之转轴结构”揭示了一种开启时可提供辅助力从而易于开启的转轴结构,其包含基座、穿设于基座的枢轴、枢轴上套接扭簧以及可与枢轴同步转动的转动片,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基座与转动片上。扭簧在屏幕闭合时蓄能,开启时释能,从而对枢轴及转动片施加辅助力得以轻松的开启。由于电子产品的转轴通常会对称地设于左右两边,且左边扭簧和右边扭簧的旋向不同,这样才能在闭合时都顺向压缩,因此扭簧无法左右共享,常因方向问题而造成组装错误。扭簧是单向顺压,即闭合时压缩蓄能,而开启时释能,具有开轻关重的效果,但是,当开启至后方约135至150度时,转轴则无法支撑住屏幕而使屏幕往下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所拥有的台湾技术专利公告号M381990“省力型转轴结构”揭露了扭簧可以左右共享且可以正反向双向顺压的转轴结构,但转轴为弹片式结构,多个弹片再加上具有自动落下闭锁功能的固定凸轮与活动凸轮以及末端的螺帽占据了较大空间,弹片式转轴结构零件较多,材料成本较高,组装工时较长,因此仍有改善的空间。为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并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用包覆式的转轴结构来进行设计,希望能在具有扭簧可以左右共享及双向顺压的功能之外,在空间及成本上起到有益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通过包覆件和支架使扭簧两端都具有止挡部以及第一转动片和第二转动片使扭簧两端都可被压缩及释放,令扭簧可以左右共享,即左边转轴的扭簧旋向与右边转轴的扭簧旋向是相同的,如此可避免组装错误,使生产效率提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其扭簧可以正反向皆顺向压缩,使转轴不仅具有开轻关重的效果,而且当开启至后方时可支撑住屏幕避免屏幕往后掉而导致撞击损坏影响产品寿命,并可增加使用的方便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其由包覆件与心轴的-->配合来产生扭力,且包覆件与支架共同作为扭簧两端的止挡部,如此转轴可减少零件,降低材料成本,并减少整体体积及占用空间;且零件减少也可减少组装工站,降低工时,节约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包含:支架,在枢接部设置枢接孔,支架设有止挡部;心轴,以结合轴段穿设于枢接孔,在心轴上设有第一转动片,第一转动片与该心轴同步作动;包覆件,套设于心轴的结合轴段上,包覆件具有横向开口,以弹性包覆心轴,包覆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架,而另一端设有止挡部;第二转动片,结合于心轴上并与心轴同步作动,第二转动片具有凸部;扭簧,套设于包覆件,扭簧的第一端活动抵接于包覆件的止挡部并可受第一转动片推动压缩,扭簧的第二端活动抵接于支架的止挡部并可受第二转动片推动压缩。因而,当屏幕开启90度时,扭簧为释放无扭力的状态,屏幕由90度往前闭合至0度时,扭簧的第二端由心轴带动的第二转动片凸部往前推动,第一端会被包覆件的止挡部止挡,而使扭簧往前顺向压缩,具有关重的效果,避免屏幕闭合时自动往下掉而撞击本体造成损坏。而由0度开启时,第二转动片的凸部转动离开扭簧的第二端,扭簧释放,而提供一开启的辅助力,具有开轻,轻松省力开启的效果。若屏幕由90度往后开启,扭簧的第二端被止挡于支架的止挡部,而第一端被心轴的第一转动片往后推动,使扭簧往后顺向压缩,具有防止屏幕开启至后方会自动快速往下掉的效果。因此,扭簧可以正反向双向顺压。此外,电子产品的左边转轴与右边转轴通常为对称设置,由于扭簧两端都设有止挡部与转动片,因此,扭簧可以左右共享,即左边扭簧的旋向与右边扭簧的旋向相同,可避免组装错误。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实现的具体功能、目的,现列举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0度闭合状态的组装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零件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零件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在0度闭合状态的另一组装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开启90度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开启180度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一览表1、支架;10、枢接部;11、枢接孔;12、固定部;13、固定孔;14、固定孔;15、止挡部;2、心轴;21、连接部;22、固定件;23、第一转动片;24、结合轴段;25、平面;26、储油槽;27、固定部;28、环凹槽3、包覆件;30、开口;31、固定片;32、孔;33、止挡部;34、平面部4、扭簧;41、第一端;42、第二端;5、第二转动片;50、套孔;51、凸部;6、扣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5,分别是本技术的立体组装图、零件分解图、另一方向的零件分解图、A-A剖视图及另一方向的立体组合图。本技术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包含支架1,支架1具有枢接部10,枢接部10为直立架板,且枢接部10设有圆形枢接孔11,支架1并具有固定部12,固定部12设有多个固定孔13,用以将支架1固定于掀盖式电子产品的本体上。该支架1的枢接部10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4,枢接部10形成有止挡部15。心轴2穿设于该枢接孔11,心轴2的一端设有连接部21,用以嵌接固定件22,以固定至电子产品的屏幕上。心轴2的中段处凸设有扇形的第一转动片23,第一转动片23一体成型于心轴2。心轴2的另一端为结合轴段24, 结合轴段24上设有平面25以及螺旋状的储油槽26。结合轴段24末端形成有近似长方形的非圆形固定部27,固定部27外侧设有环凹槽28。该第一转动片23也可为具有套孔的单独组件,并通过套孔套固于心轴2上,与心轴2同步作动。包覆件3套设于心轴2的结合轴段24上,其设有横向开口30以弹性包覆心轴2,包覆件3与心轴2配合使转轴产生所需的扭力。包覆件3的一端向下延伸设有孔32的固定片31,并通过该固定片31铆接于支架1的固定孔14。而另一端设有止挡部33,止挡部33由包覆件3的端部径向凸伸,并位于第一转动片23的一侧。另外,包覆件3并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平面部34,该平面部34与心轴2的平面25贴合形成闭锁的效果。扭簧4套设于该包覆件3,扭簧4的第一端41活动抵接于包覆件3的止挡部33,在转动过程中可挡止止挡部33。第二端42活动抵接于该支架1的止挡部15,在转动过程中可挡止于止挡部15。扭簧4的第一端41可被心轴2第一转动片23的推动。第二转动片5以形状可与心轴2的非圆形固定部27嵌固以同步作动的套孔50套设于心轴2的结合轴段24。第二转动片5位于支架1枢接部10的一侧以及扭簧4的第二端42,第二转动片5具有凸部51,在转动过程中凸部51可推动压掣扭簧4。第二转动片5的一侧设有扣片6,其扣合于心轴2末端的环形凹槽28上以防止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包含:支架,在枢接部设有枢接孔,该支架还设有止挡部;心轴,以结合轴段穿设于该枢接孔,该心轴上设有凸出的第一转动片;包覆件,套设于该心轴的结合轴段,该包覆件具有横向开口,该包覆件的一端固定于该支架,而另一端设有止挡部;第二转动片,结合于该心轴上,并与该心轴同步作动,其具有凸部;和扭簧,套设该包覆件上,该扭簧的第一端活动抵接于该包覆件的止挡部并可受该第一转动片推动压缩,该扭簧的第二端则活动抵接于该支架的止挡部并可受该第二转动片推动压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包含:支架,在枢接部设有枢接孔,该支架还设有止挡部;心轴,以结合轴段穿设于该枢接孔,该心轴上设有凸出的第一转动片;包覆件,套设于该心轴的结合轴段,该包覆件具有横向开口,该包覆件的一端固定于该支架,而另一端设有止挡部;第二转动片,结合于该心轴上,并与该心轴同步作动,其具有凸部;和扭簧,套设该包覆件上,该扭簧的第一端活动抵接于该包覆件的止挡部并可受该第一转动片推动压缩,该扭簧的第二端则活动抵接于该支架的止挡部并可受该第二转动片推动压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覆件的止挡部从该包覆件的端部径向凸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式省力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枢接部为直立架片,该止挡部形成于该枢接部上,该枢接部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该包覆件的一端向下延伸成设有孔的固定片,该固定片铆接于该固定孔。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渊,张瑞鸿,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