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经机夹持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3948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整经机夹持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前筘和上油辊之间的导纱辊、张力辊和夹持辊,导纱辊和张力辊是由矢量马达带动的主动辊,导纱辊和张力辊成水平排列,夹持辊位于张力辊的下方,夹持辊安装在杠杆上,杠杆的一端为支点而另一端与气缸的推杆连接并由推杆顶起,夹持辊借助气缸推顶杠杆而与张力辊配合夹持丝线。此装置可以避免纱线与导纱辊之间的打滑现象和损伤纤维发生起毛起球现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整经机的
,特别与整经机夹持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化纤服装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感滑腻、轻薄柔软、透气防水,已成为高档服装的一个基本要求。因而对织造丝线的旦尼尔数要求愈来愈细,已由前些年的100D、70D逐渐发展到现在的40D、20D甚至到15D、10D;坯布的经纬密愈做愈高,由原来的210条/英寸、270条/英寸到现在的380条/英寸甚至有的已高达420条/英寸。由于原丝纱中的网络点只有15~20个,按正常的整经工艺已无法满足正常的织造要求。在经纱密度大于28根/英寸时,由于摩擦系数的增加,织造时极易产生毛羽和断纱。靠改变浆纱工艺也无法有效改善,织造过程停台次数增多,严重影响了织造效率及产品等品率。为了解决上述织造难题,在整经过程中通过加装网络吹结装置,调整丝线的结数,可以有效地解决了织造难的问题。同时,为了达到吹结效果,丝线的张力应保持恒定,并维持在4克以下,吹结后丝线必须有足够的自由缓冲区(5~6米)。因为如果丝线张力过大,丝束绷得太紧,握持点距离太短,都不利于吹结成形,且丝速要稳定,吹结点才能均匀。要达丝线的自由长度和吹结机的安装位置,只需将整经机头(卷取部份)整体前移4米,就可以很容易地加予解决。但要使丝线张力降至4克以下,就需对整经机的传动及张力控制方式再作进一步改造。普通整经机工艺原理如图1所示,丝线10从纱架20上的筒子退下,经前筘30(屏风筘)集束,再经一对导纱辊40使经纱成为丝片状,同时减少丝线10的振动,丝线10通过上油辊90上油(蜡),再通过伸缩筘50调定幅宽后,经测长辊60卷绕在经轴70上。由于导纱辊40是被动传动的,丝线10是由马达80通过经轴70牵引而卷取,丝线10的张力控制全靠纱架20上的张力器控制,属于定性控制,丝线10从筒子上退下需要一定的张力,为了确保整体经纱张力的稳定,根据实际生产经验,丝线10张力必须在7克以上,通常是控制在10克以上。由于导纱辊40属被动辊,且成水平排列,丝线10的包角小,丝线10与导纱辊40之间存在打滑现象,增加丝线10与导纱辊40的摩擦,容易损伤纤维发生起毛起球现象。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现有的整经机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经机夹持张力控制装置,以避免纱线与导纱辊之间的打滑现象和损伤纤维发生起毛起球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整经机夹持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前筘和上油辊之间的导纱辊、张力辊和夹-->持辊,导纱辊和张力辊是由矢量马达带动的主动辊,导纱辊和张力辊成水平排列,夹持辊位于张力辊的下方,夹持辊安装在杠杆上,杠杆的一端为支点而另一端与气缸的推杆连接并由推杆顶起,夹持辊借助气缸推顶杠杆而与张力辊配合夹持丝线。所述装置还包括张力传感器、控制器和矢量变频器,张力传感器安装在测长辊上,控制器与张力传感器、矢量变频器和矢量马达连接,张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张力值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将此张力值与设定的张力值进行比较,并通过矢量变频器控制改变矢量马达的力矩。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由导纱辊、张力辊和夹持辊组成的三辊结构代替原来的两个导纱辊,对导纱辊部份进行改造,将被动导纱辊供纱改用夹持张力控制方式主动供纱,并由一台矢量马达带动。丝线由张力辊主动积极供给,并增加一夹持辊,采用了夹持式供纱,运转过程丝线与辊筒不会因打滑而损伤,同时可以有效地保证张力低于4克并保持恒定,另外,夹持辊由气缸控制与张力辊配合,当停机时由于夹持辊迅速脱离,不会损伤纱线,便于对纱线的处理。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整经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运用于整经机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丝线        10        纱架        20前筘        30        导纱辊      40伸缩筘      50        测长辊      60经轴        70        马达        80上油辊      90导纱辊      1         张力辊      2夹持辊      3         矢量马达    4杠杆        5         气缸        6推杆        61        张力传感器  7控制器      8         矢量变频器  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的整经机夹持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前筘30和上油辊90之间的导纱辊1、张力辊2和夹持辊3。导纱辊1和张力辊2是由矢量马达4带动的主动辊,导纱辊1和张力辊2成水平排列,夹持辊3位于张力辊2的下方,夹持辊3安装在杠杆5上,杠杆5的一端为支点而另一端与气缸6的推杆61连接并由推杆61向上顶起,夹持辊3借助气缸6推顶杠杆4而与张力辊2配合夹持丝线。为了更好地控制导纱辊1和张力辊2,保证张力低于4克并保持恒定,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测长辊60上的张力传感器7、控制器8和矢量变频器9,张力传感器7安装在测长辊60上,控制器8与张力传感器7、矢量变频器9和矢量马达4连接,张力传感器7将检-->测到的张力值传送至控制器8,由控制器8将此张力值与设定的张力值进行比较,并通过矢量变频器9控制改变矢量马达4的力矩。本技术对导纱辊40部份进行改造,由导纱辊1、张力辊2和夹持辊3组成的三辊结构代替原来的两个导纱辊40,导纱辊1、张力辊2主动供纱,并由一台矢量马达4带动,并增加一夹持辊3,采用了夹持式供纱,运转过程丝线与辊筒不会因打滑而损伤,可以有效地保证张力低于4克并保持恒定,另外,夹持辊3由气缸6控制与张力辊2配合,当停机时,气缸6解除顶持作用,夹持辊3迅速脱离张力辊2,不会损伤纱线,便于对纱线的处理。此实施例具体由张力传感器7、可编程序控制器(PLC)8及矢量变频器9等组成闭环调节系统。将测长辊60反馈的张力值与触摸屏设定的张力值进行比较,其差值经过程序运算处理后控制矢量变频器9,调节张力辊2矢量马达4的力矩,由此可获得高精度的张力控制效果。由于经轴70卷绕张力由原机的定性控制变为改造后的定量控制,从而为经轴70锥度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PLC程序利用锥度公式自动控制经轴70总卷绕径与张力的比例关系(锥形张力),实现理想的内紧外松,递减张力卷取进一步提升了经轴品质。锥度公式:F=F0-{K/(Dmax-Dmin)*(D-D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整经机夹持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前筘和上油辊之间的导纱辊、张力辊和夹持辊,导纱辊和张力辊是由矢量马达带动的主动辊,导纱辊和张力辊成水平排列,夹持辊位于张力辊的下方,夹持辊安装在杠杆上,杠杆的一端为支点而另一端与气缸的推杆连接并由推杆顶起,夹持辊借助气缸推顶杠杆而与张力辊配合夹持丝线。

【技术特征摘要】
1.整经机夹持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前筘和上油辊之间的导纱辊、张力辊和夹持辊,导纱辊和张力辊是由矢量马达带动的主动辊,导纱辊和张力辊成水平排列,夹持辊位于张力辊的下方,夹持辊安装在杠杆上,杠杆的一端为支点而另一端与气缸的推杆连接并由推杆顶起,夹持辊借助气缸推顶杠杆而与张力辊配合夹持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宝成蔡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