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保银专利>正文

一种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369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它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包括上下配合的传递气室和工作气室,所述阀体一侧设置进气调压机构,所述进气调压机构的进气腔与传递气室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调压活塞调节气源压力,经调节的气体进入传递气室,然后与操作手柄配合,可有效控制工作气室的压力,通过控制机构实现液压油路控制,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实现升、降等操作速度的可调,有效避免油路供油过快对油路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气阀密封性能优异,操作稳定,使用安全,故障发生率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气阀,特别是一种利用气动来控制液压系统的控制阀。
技术介绍
控制气阀是中、重型自卸车液压系统的重要控制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流阀 调节控制液压油阀的进出油量,进而实现自卸车的举升、下降和中停等功能。现有技术中, 由于气阀输出气压的流量固定不可调,因而自卸车液压系统只能实现勻速升、降,对驾驶员 操作要求较高,不便于控制。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操作,需要借助于液压升降系统中的慢 降活塞和调速螺钉来实现升降控制,此种方式,操作部件多,容易造成故障,而且工作效率 低,影响工程进度,因而需要对现有自卸车液压系统的气动控制机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任意调节进出油量的控制气 阀。本技术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包 括上下配合的传递气室和工作气室,所述阀体一侧设置进气调压机构,所述进气调压机构 的进气腔与传递气室进气口连通。上述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所述进气腔设有上下配合的第一进气腔和第二进气 腔,所述第一进气腔通过进气孔与气源连通;在第二进气腔内设置调压活塞,第二进气腔通 过进气口与传递气室连通。上述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所述调压活塞与气腔通过密封胶圈配合,调压活塞 下侧设置向外的环状凸台,凸台下端的顶杆与密封阀塞的橡胶垫顶紧,在橡胶垫和下堵盖 之间设置密封弹簧;所述调压活塞外部、下端的顶杆上设外复位弹簧,外复位弹簧与橡胶垫 顶紧,所述调压活塞内部中空,调压活塞内的内复位弹簧与调压活塞上部的凸轮相接。上述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所述气室腔体下部设置下堵盖,下堵盖上方设置与 之密封顶压配合的阀芯,其中,阀芯内部设置向下的内孔,内孔与放气孔相通。上述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所述传递气室包括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工作气室 包括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其中,第一气室和第三气室配合,第二气室和第四气室配合,所 述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设有工作气孔。本技术利用调压活塞调节气源压力,经调节的气体进入传递气室,然后与操 作手柄配合,可有效控制工作气室的压力,通过控制机构实现液压油路控制,使用起来更加 灵活方便,实现升、降等操作速度可调;有效避免油路供油过快对油路造成损坏,本实用新 型控制气阀密封性能优异,操作稳定,使用安全,故障发生率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气室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调压阀塞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的标号表示如下1.阀体;2.阀芯;3.调压活塞;4.进气孔;5.放气 孔;5-1.活塞放气孔;6.第一进气腔;7.第二进气腔;8.0型密封圈;9.密封弹簧;10.橡 胶垫;11.密封胶圈;12.复位弹簧;13.进气口;14.顶杆;15.下堵盖;16.外复位弹簧; 17.凸轮;18.工作气孔;19.第一气室;20.第二气室;21.第三气室;22.第四气室。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技术包括阀体1,阀体的阀腔内设阀芯2,所述阀体内设有气室, 改进后,在阀体一侧设置进气调压机构,所述进气调压机构的进气腔与气室进气口 13连 通,进气腔的进气孔4和放气孔5分别与气室连通,进气腔内设置调压活塞3。所述进气腔 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进气腔6和第二进气腔7,其中,第一进气腔通过进气孔与气源连通; 在第二进气腔内设置调压活塞,第二进气腔通过气室的进气口 13与传递气室连通,所述阀 芯内部设置向下的内孔,内孔外部的凸台套装复位弹簧12,所述阀芯内部的内孔与放气孔 5相通。参看图2,所述调压活塞外部下侧设置向外的环状凸台,凸台中间的凹槽内设置密 封胶圈11,调压活塞下部的顶杆14与橡胶垫10顶紧,在橡胶垫和下堵盖15之间设置密封 弹簧9,下堵盖和气室腔体之间设置0型密封圈8。所述调压活塞外部、下端的顶杆上设外 复位弹簧16,外复位弹簧与橡胶垫顶紧,所述调压活塞上设置活塞放气孔5-1调压活塞内 部中空,其内部的内复位弹簧与调压活塞上部的凸轮17相接。本实施例中,阀体的两个并列腔室内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气室19、第二气室 20和第三气室21、第四气室22 ;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三气室为传递气室,第二气室和第四气 室为工作气室。实际应用中,气源通过进气孔进入调压机构的第一进气腔,当上面的凸轮下 压时调压活塞向下运动,把第一和第二进气腔之间的橡胶垫推开,使得第一气室的压缩气 体进入第二进气腔,压缩气体对调节活塞有一向上的推力;当气体的推力和上部外复位弹 簧的弹力达到平衡时,使得橡胶垫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第二进气腔的气体的压力等于上部 凸轮对调节活塞的压力,第二进气腔的气体压力可得到调节,此时,由于第一、第三气室气 体来源是第二进气腔,当阀塞处于工作状态时,分别与第一、第三气室连接的第二、第四气 室的工作气压可调节。进而通过阀芯和凸轮结合控制机构调节工作气压,工作气压通过工 作气孔18控制液压阀的进出油量,实现对自卸车的举升、下降速度的调节。权利要求一种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包括上下配合的传递气室和工作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一侧设置进气调压机构,所述进气调压机构的进气腔与传递气室进气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设有上下 配合的第一进气腔(6)和第二进气腔(7),所述第一进气腔通过进气孔(4)与气源连通;在 第二进气腔内设置调压活塞,第二进气腔通过进气口(13)与传递气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活塞与气腔 通过密封胶圈(11)配合,调压活塞下侧设置向外的环状凸台,凸台下端的顶杆(14)与密封 阀塞⑶的橡胶垫(10)顶紧,在橡胶垫和下堵盖(15)之间设置密封弹簧(9);所述调压活 塞外部、下端的顶杆上设外复位弹簧(16),外复位弹簧与橡胶垫顶紧,所述调压活塞内部中 空,调压活塞内的内复位弹簧与调压活塞上部的凸轮(17)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腔体下部设 置下堵盖,下堵盖上方设置与之密封顶压配合的阀芯,其中,阀芯内部设置向下的内孔,内 孔与放气孔(5)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气室包括第 一气室(19)和第二气室(20),工作气室包括第三气室(21)和第四气室(22),其中,第一 气室和第三气室配合,第二气室和第四气室配合,所述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设有工作气孔 (18)。专利摘要一种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它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包括上下配合的传递气室和工作气室,所述阀体一侧设置进气调压机构,所述进气调压机构的进气腔与传递气室进气口连通。本技术利用调压活塞调节气源压力,经调节的气体进入传递气室,然后与操作手柄配合,可有效控制工作气室的压力,通过控制机构实现液压油路控制,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实现升、降等操作速度的可调,有效避免油路供油过快对油路造成损坏。本技术控制气阀密封性能优异,操作稳定,使用安全,故障发生率低。文档编号F15B13/02GK201751598SQ20102024688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任意调节的控制气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包括上下配合的传递气室和工作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一侧设置进气调压机构,所述进气调压机构的进气腔与传递气室进气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保银
申请(专利权)人:侯保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