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452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过释放回流管路的液压流体而防止过载发生的液压控制阀,包括:阀块,其中形成有第一泵通路和第二泵通路;阀芯,其可移动地耦接到阀块以控制供应到液压马达的液压流体;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通路,其根据阀芯的移动将第二泵通路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液压箱通路,其根据阀芯的移动将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通路连接到液压箱;第一至第四流体通路,其中分别安装有第一至第四止回阀;通路,其一端与第一和第三流体通路之间的相交部分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二和第四流体通路之间的相交部分连通;以及安装在通路中的减压阀,其释放出现过载的第一或第二致动器端口内的液压流体,并提供将被释放的液压流体供应到未出现过载的另一致动器端口的补充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控制阀,其控制供应到例如安装在挖掘机等内的液压马达的 转子的液压流体。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控制阀,其能通过释放回流管路的液压流体而防 止过载的发生,在回流管路中,当由供应自液压泵的液压流体操作的液压马达中途停止时, 由于转子的惯性力而出现过载。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传统的液压控制阀包括阀块1,其内形成有第一泵通路3以及第二 泵通路4和5,来自液压泵P的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一泵通路3,第二泵通路4和5并联连接 到第一泵通路3 ;阀芯2,其因来自外部的先导信号压力Pil和Pi2而可移动地耦接到阀块 1,并移动以控制从液压泵P供应到液压马达(未图示)的液压流体;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通 路8和9,其根据阀芯2的移动,分别将第二泵通路4和5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 6 和7 ;以及减压阀10,如果在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 6和7中的任一个内出现过载,则减压 阀10释放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 6和7中出现过载的一个内的液压流体,并提供将被释放 的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 6和7中未出现过载的另一个的补充供应。现将参照附图描述如上述构造的传统液压控制阀的操作。A)在换向阀的阀芯沿如图所示的向右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1和3所示,如果来自外部的先导信号压力Pil供应到如图所示的左侧,则阀 芯2沿向右方向移动。从液压泵P排出的液压流体按顺序流动通过第一泵通路3和第二泵 通路4,然后经由第一致动器通路8供应到第一致动器端口 6。因此,液压流体供应到液压 马达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地旋转转子。此时,从液压马达回流的液压流体流入第二致动器端口 7,然后按顺序经由第二致 动器通路9和液压箱通路11回流到液压箱(未图示)。另一方面,如果在液压马达由从液压泵P供应的液压流体旋转期间,阀芯2移动到 其中间位置,则液压马达的转子由于转子的惯性力而不能够直接停止,从而导致在第二致 动器端口 7内出现过载。此时,第二致动器端口 7—侧上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三止回阀12,并由减压阀10释 放。被释放的液压流体经由第二止回阀13供应到第一致动器通路8,因此在第一致动器端 口 6 —侧上出现的液压流体短缺可获得补充。B)在换向阀的阀芯沿如图所示的向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1和3所示,如果来自外部的先导信号压力Pi2供应到如图所示的右侧端口,则阀芯2沿向左方向移动。从液压泵P排出的液压流体按顺序流动通过第一泵通路3和第 二泵通路5,然后经由第二致动器通路9供应到第二致动器端口 7。因此,液压流体供应到 液压马达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地旋转转子。此时,从液压马达回流的液压流体流入第一致动器端口 6,然后按顺序经由第一致 动器通路8和液压箱通路14回流到液压箱。另一方面,如果在液压马达由从液压泵P供应的液压流体旋转期间,阀芯2移动到 其中间位置,则液压马达的转子由于转子的惯性力而不能够直接停止,从而导致在第一致 动器端口 6内出现过载。此时,第一致动器端口 6—侧上的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止回阀15,并由减压阀10释 放。经由第四止回阀14供应到第二致动器通路9的被释放液压流体,补充了在第二致动器 端口 7 —侧上出现的液压流体短缺。另一方面,如果由于从外部施加的外力——即使在阀芯2保持在其中间位置的状 态下——在第一致动器端口 6或第二致动器端口 7内出现过载,则能以如上所述的方式防 止过载的发生。如图2所示,由于上述的第一和第三止回阀15和12安装在控制阀的下端部上,因 此控制阀的制造和组装的实用性由于制造成本的增加而降级,因此产品的竞争力在相同产 业领域内被弱化。另外,在将控制阀安装在设备中之后检查第一和第三止回阀15和12的情况下,需 要从设备拆下整个控制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完整保留现有技术获 得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液压控制阀,其能通过释放回流管路的液压流体而防 止过载的发生,在回流管路中,当液压马达中途停止时,由于转子的惯性力而出现过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液压控制阀,其中如果需要拆卸和检测止回阀,则仅 将止回阀从控制阀拆下,然后进行检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压控制阀,其包括阀块,在阀块内形成有第一 泵通路以及第二泵通路,来自液压泵的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一泵通路,第二泵通路并联连接 到第一泵通路;阀芯,其因来自外部的先导信号压力而可移动地耦接到阀块,并移动以控制 从液压泵供应到液压马达的液压流体;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通路,其根据阀芯的移动,分别将 第二泵通路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 ;液压箱通路,其根据阀芯的移动将第一和第二 致动器通路连接到液压箱;第一流体通路,其在一端分支并连接到第一致动器通路,且第一 止回阀安装在第一流体通路中;第二流体通路,其在一端分支并连接到第一致动器通路,且 第二止回阀安装在第二流体通路中;第三流体通路,其在一端分支并连接到第二致动器通 路,且第三流体通路与第一流体通路的另一端连通,且其中第三止回阀安装在第三流体通 路中;第四流体通路,其在一端分支并连接到第二致动器通路,且第四流体通路与第二流体 通路的另一端连通,且其中第四止回阀安装在第四流体通路中;通路,其一端与第一流体通 路和第三流体通路之间的相交部分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二流体通路和第四流体通路之间的相交部分连通;以及安装在通路中的减压阀,如果在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中的任一个内 出现过载,则减压阀释放出现过载的致动器端口内的液压流体,并提供将被释放的液压流 体供应到未出现过载的另一致动器端口的补充供应。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阀中,阀芯与第一和第三止回阀可安装在一个 块体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如上构造的液压控制阀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止回阀有效地设置为释放在液压马达中途停止时由于转子惯性力而出现过 载的回流管路的液压流体,因此改善了控制阀的制造方面的实用性,并因此降低了制造成 本。并且,如果需要拆卸和检测止回阀,则仅可将止回阀从控制阀简单地拆下,然后对 止回阀进行检测。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述中将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其 中图1是液压控制阀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中线Z-Z所剖得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线Y-Y所剖得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阀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液压控制阀的侧视图;图6是沿图4的线A-A所剖得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4的线B-B所剖得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5的线C-C所剖得的剖视图;以及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阀的液压回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该描述中所限定的对象,例如详 细构造和元件,只是提供用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因此本发 明并不局限于此。如图4至9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阀包括阀块1,其内形成有第 一泵通路3以及第二泵通路4和5,来自液压泵P的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一泵通路3,第二泵 通路4和5并联连接到第一泵通路3 ;阀芯2,其因来自外部的先导信号压力Pil和Pi2而 可移动地耦接到阀块1,并移动以控制从液压泵P供应到液压马达(未图示)的液压流体; 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通路8和9,其根据阀芯2的移动,分别将第二泵通路4和5连接到第一 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控制阀,包括:阀块,在阀块内形成有第一泵通路以及第二泵通路,来自液压泵的液压流体供应到所述第一泵通路,所述第二泵通路并联连接到所述第一泵通路;阀芯,阀芯因来自外部的先导信号压力而可移动地耦接到所述阀块,并移动以控制从所述液压泵供应到液压马达的液压流体;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通路,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通路根据所述阀芯的移动,分别将所述第二泵通路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液压箱通路,液压箱通路根据所述阀芯的移动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通路连接到液压箱;第一流体通路,第一流体通路在一端分支并连接到所述第一致动器通路,且在所述第一流体通路中安装有第一止回阀;第二流体通路,第二流体通路在一端分支并连接到所述第一致动器通路,且在所述第二流体通路中安装有第二止回阀;第三流体通路,第三流体通路在一端分支并连接到所述第二致动器通路,所述第三流体通路与所述第一流体通路的另一端连通,且在所述第三流体通路中安装有第三止回阀;第四流体通路,第四流体通路在一端分支并连接到所述第二致动器通路,所述第四流体通路与所述第二流体通路的另一端连通,且在所述第四流体通路中安装有第四止回阀;通路,所述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体通路和所述第三流体通路之间的相交部分连通,且所述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体通路和所述第四流体通路之间的相交部分连通;以及安装在所述通路中的减压阀,如果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端口中的任一个内出现过载,则所述减压阀释放出现过载的致动器端口内的液压流体,并提供将被释放的液压流体供应到未出现过载的另一致动器端口的补充供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具本昔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沃建造设备控股瑞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