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保银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132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一种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装置,主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器、曳引轮及主导向轮,主制动器对曳引轮进行制动,主曳引绳绕过主导向轮和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对重和轿厢的顶端,制动装置还包括辅助制动装置,包括电磁夹绳器、辅助曳引绳、固定支架、导向杆及辅助导向轮,导向杆水平设置有两根,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电磁夹绳器设置于导向杆上,沿导向杆左右滑动,导向杆上设置限位弹簧、且位于电磁夹绳器左右两侧,辅助导向轮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支架两侧,辅助曳引绳绕过辅助导向轮,两端分别连接对重和轿厢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辅助制动装置,使得电梯再平层时,电磁夹绳器夹紧辅助曳引绳,防止电梯溜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属于电梯制动

技术介绍
现有电梯大多具有再平层功能,即电梯运行到某一层的开锁区域且是在开门状态下,如果电梯在一定范围内下沉或上升(如载重过多,电梯轿厢下沉),此时,电梯的主板要发出再平层信号,曳引机的制动器要打开,通过曳引绳上升或下降,使电梯回到平层位置,当电梯的平层感应器脱离隔磁板时,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发出信号,使曳引机停止转动,制动器失电自动抱闸。此过程时常因为电梯曳引力不足或制动器抱闸故障(如曳引机的主轴有润滑油流出到刹车蹄上引起的刹车失效以及曳引轮、曳引绳磨损严重使得摩擦力变小等),致使电梯轿厢在开门状态下升降,从而引发电梯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增设辅助制动装置,使得电梯再平层时,电磁夹绳器夹紧辅助曳引绳,防止电梯溜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装置,所述主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器、曳引轮及主导向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装置,所述主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器(1)、曳引轮(2)及主导向轮(3),所述主制动器对曳引轮进行制动,主曳引绳(4)绕过所述主导向轮(3)和曳引轮(2)、两端分别连接对重(5)和轿厢(6)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制动装置下方的辅助制动装置,包括电磁夹绳器(7)、辅助曳引绳(8)、固定支架(9)、导向杆(10)及辅助导向轮(11),所述导向杆(10)水平设置有两根,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9)上,所述电磁夹绳器(7)设置于所述导向杆(10)上,沿导向杆左右滑动,所述导向杆(10)上设置限位弹簧(12)、且位于所述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装置,所述主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器(1)、曳引轮(2)及主导向轮(3),所述主制动器对曳引轮进行制动,主曳引绳(4)绕过所述主导向轮(3)和曳引轮(2)、两端分别连接对重(5)和轿厢(6)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制动装置下方的辅助制动装置,包括电磁夹绳器(7)、辅助曳引绳(8)、固定支架(9)、导向杆(10)及辅助导向轮(11),所述导向杆(10)水平设置有两根,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9)上,所述电磁夹绳器(7)设置于所述导向杆(10)上,沿导向杆左右滑动,所述导向杆(10)上设置限位弹簧(12)、且位于所述电磁夹绳器(7)左右两侧,所述辅助导向轮(11)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支架两侧,所述辅助曳引绳(8)绕过所述辅助导向轮(1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对重(5)和轿厢(6)的顶端,轿厢意外保护器(UCMP)的封门信号输出端并联常闭继电器(J),常闭继电器控制电磁夹绳器(7)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梯意外溜车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夹绳器(7)包括下固定块(7-1)、衔铁(7-2)及上固定块(7-3),所述衔铁(7-2)位于所述下固定块(7-1)和上固定块(7-3)之间,三者通过固定螺栓(7-4)连接,所述衔铁(7-2)沿所述固定螺栓(7-4)上下滑动,所述下固定块(7-1)和上固定块(7-3)分别与所述固定螺栓(7-4)拧紧固定,所述衔铁(7-2)下端面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保银张华民吴春岭武博
申请(专利权)人:侯保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