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1849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上并与支撑板垂直的二个固定板,二个固定板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电池卧式放置时,可对汇流排起支撑作用。降低了汇流排向地面倾斜,扭曲变形的可能。而且极大减轻电池端子与中盖之间的作用力,避免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太大而破坏密封层,引起电池漏酸,从而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汇流排的支撑结构,尤其适用于卧式铅酸蓄电 池。
技术介绍
大部分的铅酸蓄电池组为立式放置,电池的主要受力面为电池底部。目前,许多铅 酸蓄电池单位为接线方便和节约电池放置空间,要求电池能在卧式放置下进行安装使用。 由此也改变了电池的力学结构原来是电池底面承受内部物质的压力,现在由于电池被卧 式放置,电池内部物质的重力将通过汇流排和端子作用于端子和电池中盖的结合处。将铅 酸蓄电池卧式放置将产生以下弊端1)汇流排将在重力作用向卧倒的一面倾斜,使汇流排产生变形,降低汇流排与端 子间的结合强度,降低电池寿命。2)铅酸蓄电池端子在承受长期的电池重力作用下,端子与电池中盖的密封性能将 急剧下降,电池内酸液从端子处漏出,从而造成电池安装间设备的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汇流排的结构,该安全组阀作用于铅酸 蓄电池汇流排与中盖侧面之间,对卧式电池的汇流排有支撑作用。解决了汇流排在重力作 用下的变形问题,和电池重力从汇流排转移到端子与电池中盖之间而引起的电池端子与中 盖之间的密封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包 括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上并与支撑板垂直的二个固定板,二个固定板平行设置。每个固定板端部均设有钩状结构。本技术的固定板上开有能使极板穿过的U型槽,达到与汇流排连接的目的。本技术的支撑板和二个固定板由聚丙烯(PP)材料注塑成一整体。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在电池卧式放置时,可对汇流排起支撑作用。降低了汇流排项地面倾斜,扭曲变 形的可能。而且极大减轻电池端子与中盖之间的作用力,避免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太大而破 坏密封层,引起电池漏酸,从而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汇流排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汇流排支撑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包括支撑面支撑板1,连接在支撑板1上并与支撑板1垂直 的二个固定板2和设在固定板2上的固定钩3。整个结构为一个整体,安装固定在汇流排9上 面,支撑板1在电池外壳6与汇流排9之间起支撑作用,固定板2和固定钩3起固定作用(固 定钩3卡固在极板上使本技术的固定更牢靠),将整个支撑结构固定在汇流排9上面。能 有效地避免极板5的重力通过端子8作用于中盖7。整个支撑结构为聚丙烯(PP)材质。上述支撑板的厚度为电池设计时汇流排9与外壳6之间的间隔厚度。本技术整个汇流排支撑结构为一个整体,是由三个面组成的一个“U”型结构, 两边面及两面端部的钩状结构起固定作用,中间面在汇流排与电池外壳间起支撑作用。本技术的固定板上可开U型槽4,便于穿过极板并与汇流排连接。本技术的组装步骤为1、极组群焊接好装入电池外壳之前,将支撑结构的固定板轻轻掰开一点距离,将 其安装在汇流排上将其固定好。2、将极组群装入电池外壳内。权利要求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上并与支撑板垂直的二个固定板,二个固定板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固 定板端部均设有钩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固 定板上开有能使极板穿过的U型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 撑板和二个固定板由聚丙烯材料注塑成一整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上并与支撑板垂直的二个固定板,二个固定板平行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电池卧式放置时,可对汇流排起支撑作用。降低了汇流排向地面倾斜,扭曲变形的可能。而且极大减轻电池端子与中盖之间的作用力,避免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太大而破坏密封层,引起电池漏酸,从而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文档编号H01M10/16GK201725852SQ20102024623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华国民, 罗红卫, 邱云 申请人:武汉非凡电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卧式铅酸蓄电池电极汇流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上并与支撑板垂直的二个固定板,二个固定板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云华国民罗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非凡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