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02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体、折叠式隔板、正极板、负极板,所述正极板、负极板之间由折叠式隔板隔开并叠放在蓄电池槽体中,所述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凸鞍,所述负极板的极板脚放置在凸鞍上,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负极板的极板脚互相错开,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处于悬空状。当电池长时间使用后如出现极板长大现象时,由于正极板的“悬空”特点,极板生长阻力大为减少,再加上电池本身是紧装配,极板几乎不变形,不易出现使正、负极“搭接”短路而造成的电池失效,也可以避免因极板向下长大造成电池壳体的破裂和变形,消除因极板的长大而使电池失效,留给极群向下长大的空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板栅在涂敷活性物质后成为正极板。铅酸蓄电池在 使用过程中,极板会发生变形。特别是在蓄电池充电时,正极板栅的合金会出现腐蚀,而腐 蚀产物(Pb02)体积的长大使板栅金属处于应力状态,发生蠕变而线性长大,即所谓板栅 (或极板)长大。别外,活性物质的视密度过大、颗粒过粗,致使活性物质膨胀,也会造成板 栅(或极板)长大。这就要求在电池结构设计时,给极板的长大预留一定空间。否则因板 栅(或极板)长大而变形有可能使正极由于长大与负极汇流排接触造成短路。在电池槽底部设有鞍子,并在板栅底部设有极板脚。将电池正、负板栅(或极板) 的极板脚同时置于鞍子上,鞍子的作用是给极群底部一定的空间,用来吸收使用过程中从 极板脱落的铅膏,避免底部短路。这实际上是汽车起动电池等富液电池的设计思路。将极群的极板肩部与汇流排之间的空间拉大,给正极板板删的长大预留一定的空 间。这对延长电池寿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只是考虑了正极板板栅向上的长 大。因为正极板板栅的长大是向四周展开的,对于向下的长大,没有作用。极群宽度方向的设计,尺寸比电池槽小,预留正极板板栅向左右的长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其可以有效解决因板栅或 极板变形长大而带来的电池失效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体、折叠式隔板、正极板、负极板,所述正极板、负 极板之间由折叠式隔板隔开并叠放在蓄电池槽体中,所述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凸 鞍,所述负极板的极板脚放置在凸鞍上,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负极板 的极板脚互相错开,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处于悬空状。按以上方案,所述正极板的极板脚宽度小于负极板的极板脚宽度。按以上方案,所述正极板的整体长度、宽度均比负极板的长度略小。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有如下技术效果1.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负极板的极板脚互相错开,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电池槽底 处于悬空状。当电池长时间使用后如出现极板长大现象时,由于正极板的“悬空”特点,极 板生长阻力大为减少,再加上电池本身是紧装配,极板几乎不变形,不易出现使正、负极“搭 接”短路而造成的电池失效,也可以避免由于极板向下长大造成电池壳体的破裂和变形,彻 底消除因极板的长大而给电池带来的失效模式,在极群设计上留给极群向下长大的空间。2.正极板的长和宽尺寸均比负极板的长和宽尺寸略小,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 率。3.本技术结构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的应用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体 5、折叠式隔板4、多块正极板及负极板,所述正极板、负极板之间由折叠式隔板4隔开并叠 放在蓄电池槽体5中,所述蓄电池槽体5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凸鞍3,所述负极板的极板脚2 放置在凸鞍3上,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极板脚1相对负极板的极板脚2互相错 开,正极板的极板脚1相对蓄电池槽体5的内腔底部处于悬空状,即正极板的极板脚1与蓄 电池槽体5的内腔底部具有一定距离。正极板的极板脚1的宽度小于负极板的极板脚2的宽度。正极板的整体长度比负极板的长度略小,所述正极板的整体宽度比负极板的宽度略小。隔板4的材料一般为玻璃纤维。本技术正极板栅通过涂敷活性物质后制成正极板,在电池装配过程中,正极 板下部的极板脚1经过玻璃纤维隔板包裹后在极群紧压状态下不再与电池槽底或槽底上 的凸鞍3接触,使正极板的极板脚1相对蓄电池槽体5的内腔底部处于“悬浮”状态。以上实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对本技术作较多的限制,凡是依 据对本技术的技术本质作简单修改或等同的变化和修饰,均仍属本技术保护的范 围。权利要求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体、折叠式隔板、正极板、负极板,所述正极板、负极板之间由折叠式隔板隔开并叠放在蓄电池槽体中,所述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凸鞍,所述负极板的极板脚放置在凸鞍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负极板的极板脚互相错开,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处于悬空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极板脚宽度小于负极 板的极板脚宽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整体长度、宽度均 比负极板的长度略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体、折叠式隔板、正极板、负极板,所述正极板、负极板之间由折叠式隔板隔开并叠放在蓄电池槽体中,所述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凸鞍,所述负极板的极板脚放置在凸鞍上,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负极板的极板脚互相错开,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处于悬空状。当电池长时间使用后如出现极板长大现象时,由于正极板的“悬空”特点,极板生长阻力大为减少,再加上电池本身是紧装配,极板几乎不变形,不易出现使正、负极“搭接”短路而造成的电池失效,也可以避免因极板向下长大造成电池壳体的破裂和变形,消除因极板的长大而使电池失效,留给极群向下长大的空间。文档编号H01M10/16GK201673976SQ20102018461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杨华 申请人: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体、折叠式隔板、正极板、负极板,所述正极板、负极板之间由折叠式隔板隔开并叠放在蓄电池槽体中,所述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凸鞍,所述负极板的极板脚放置在凸鞍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负极板的极板脚互相错开,正极板的极板脚相对蓄电池槽体内腔底部处于悬空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