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2065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中壳体前平面为倾斜面,壳体前方设有前盖及强化玻璃,上方设置上盖,倾斜面中央设有凸伸段,凸伸段两侧设有一个以上的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该壳体内部设有弧形凹台;摄影机组件下方设有弧形延伸段,对应于壳体内部的弧形凹台,摄影机组件之延伸段可沿弧形凹台调整摄影机组件之角度,并使摄影机组件定位于凸伸段所构成的空间,除了具有更多不同角度的变化,藉由凸伸段配合沟槽内弹性胶条的设置,亦可避免摄影机组件摄影时受到红外线发光二极体的干扰并保护摄影机组件不会直接承受外力冲击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监视器的设置,可达到遏止犯罪及影像伪证的功能,因此监视器所安装的位 置和摄录影像的性能便显得格外重要,以习用技术而言,监视器不仅可多角度调整,亦可配 合红外线发光二极体于夜间或光源不足的空间进行录影,然监视器内部之摄影机镜头、旋 转装置和其他电子元件皆属于低强度的精密零件,一经外力撞击,极有可能受到损坏;请参 阅图8及图9所示,为避免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在监视器玻璃7或透明塑胶材料所产生的 折射干扰摄影机镜头6,习用的监视器摄影机镜头6通常紧贴于监视器玻璃7或透明塑胶 材料,让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启动时不会影响摄影机镜头6,也因为摄影机镜头6紧贴于监 视器玻璃7或透明塑胶材料,当玻璃7或透明塑胶材料受到敲击时,摄影机镜头6亦会承受 此外力冲击,造成损坏,又因习用技术将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环绕于摄影机镜头6,另一习 用技术是将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与摄影机镜头6分置于不同壳体,但仍将红外线发光二极 体5採环状装置,此种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都为环状装置,因光线射角之原因,因此在光范 围内中央位置之亮度常较边缘之亮度强很多,形同中央有过度曝光的结果,故于显示器上 观察影像时,边缘及角落之影像较容易模煳,而难以辨识;此外习用的监视器通常仅配合后 方支撑架的双轴向旋转调整,摄影机镜头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固定于前端无法调整,故难 以适用所有角度之需求,基于上述问题及缺陷,习用技术仍待进一步之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各种情况及问题之存在,创作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行业之开发经验且 潜心鑽研,遂创作出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本创作之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壳体之前平面为倾斜面,前方设 有前盖及强化玻璃,上方设有上盖,倾斜面中央设有凸伸段,凸伸段两侧设有一个以上的红 外线发光二极体,壳体内部设有弧形凹台;摄影机组件下方设有弧形延伸段,对应于壳体内 部的弧形凹台。先前技术是以摄影机镜头紧贴于玻璃或透明塑胶材料,排除红外线发光二极体的 折射干扰,但因此种方式容易使摄影机镜头遭到外力冲击而损坏,故本创作利用凸伸段的 设置,让摄影机组件独立设置于该空间,且未接触强化玻璃,藉由前盖的强化玻璃紧贴于凸 伸段沟槽的弹性胶条,除了能防止红外线发光二极体的折射干扰镜头组件的摄影外,亦可 吸收部份冲击力避免摄影机组件直接承受外力冲击而损坏;而摄影机组件下方的弧形延伸 段可对应于壳体内部的弧形凹台调整角度,配合铝製的角度垫片可设定红外线发光二极体 的角度,进而提供监视器变化更多种不同的摄影角度,因此本创作能适用更多样的角度空 间,并兼具摄影机组件的保护和避免红外线发光二极体干扰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创作结构之立体图。图2为本创作结构之系统图。图3为本创作结构之示意图。图4为本创作结构之示意图。图5为本创作结构之示意图。图6为本创作结构之示意图。图7为本创作结构之示意图。图8为先前技术参考图。图9为先前技术参考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壳体10弹性胶条11倾斜面12凸伸段121沟槽13弧形凹台2、r - 、/. 帥盖21强化玻璃3上盖4摄影机组件41弧形延伸段5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1二极体罩盖52角度垫片先前技术元件符号5红外线发光二极体6摄影机镜头7玻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兹就本创作之结构功能,採较佳可行之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俾 能增加对本创作整体结构之瞭解;请参阅如图1-7中图面所示,本创作为一种摄影机及红 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主要结构包含壳体1、前盖2、上盖3、摄影机组件4、红外线发 光二极体5,其中请参照如图1-2所示,壳体1之前平面为倾斜面11,上方为开口,倾斜面11之中央 设有凸伸段12,凸伸段12两侧设有一个以上的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且壳体1内部设有弧 形凹台13 ;摄影机组件4下方设有弧形延伸段41,该弧形延伸段41对应于壳体1内部的弧 形凹台13,可沿弧形凹台13调整摄影机组件4之角度,并使摄影机组件4定位于凸伸段12所构成的空间,前盖2及上盖3则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前方及上方。请参照如图3-7所示,为调整摄影机组件4至适当角度,可将弧形延伸段41之螺 丝松开,而后利用弧形延伸段41及弧形凹台13的配合前后滑动调整摄影机组件4的角度, 至适当角度后再以螺丝旋紧固定;摄影机组件4设定完成后,可将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及倾 斜面11之间设置角度垫片52,配合摄影机组件4的设定角度,可选用斜率不同的角度垫片 52设定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的角度,并将二极体罩盖51嵌入于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之上, 而藉由二极体罩盖51的改变、替换可设定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之光线远近,且不同光线远 近的二极体罩盖51亦可相互搭配使用,让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能发挥更高的效率;当摄影 机组件4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的角度设定完成后,可将前盖2固定于壳体前方,利用凸伸 段12沟槽121内的弹性胶条10略高于凸伸段12,使前盖2内侧的强化玻璃21能紧贴于凸 伸段12沟槽121内的弹性胶条10,以吸收部份外力的冲击,并防止红外线发光二极体5的 折射,影响摄影机组件4的摄影功能,配合监视器外侧的调整装置,本创作不仅能提供更多 不同角度的变化,藉由凸伸段12的设置,亦可避免摄影机组件4摄影时受到红外线发光二 极体5的干扰并保护摄影机组件4不会直接承受外力冲击而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创作之一较佳实施范例,当不能以之作为限定本创作实施之范 围,凡依本创作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属本创作专利涵盖之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中一壳体,前平面为倾斜面,前方设有前盖及强化玻璃,上方设置上盖,倾斜面中央设有凸伸段,凸伸段两侧设有一个以上的红外线发光二极 体,该壳体内部设有弧形凹台;一摄影机组件,下方设有弧形延伸段,对应于壳体内部的弧形凹台,摄影机组件之延伸段可沿弧形凹台调整摄影机 组件之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线发 光二极体及壳体的倾斜面之间设有角度垫片,配合摄影机组件之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线发 光二极体之上方设有二极体罩盖,该二极体罩盖可改变红外线发光二极体之光线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影机组 件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设置于同一壳体并探分离式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之凸 伸段设有沟槽,该沟槽设有弹性胶条,前盖设置于壳体时,前盖所设置的强化玻璃则贴合于 弹性胶条。全文摘要一种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中壳体前平面为倾斜面,壳体前方设有前盖及强化玻璃,上方设置上盖,倾斜面中央设有凸伸段,凸伸段两侧设有一个以上的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该壳体内部设有弧形凹台;摄影机组件下方设有弧形延伸段,对应于壳体内部的弧形凹台,摄影机组件之延伸段可沿弧形凹台调整摄影机组件之角度,并使摄影机组件定位于凸伸段所构成的空间,除了具有更多不同角度的变化,藉由凸伸段配合沟槽内弹性胶条的设置,亦可避免摄影机组件摄影时受到红外线发光二极体的干扰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影机及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调整装置,其中:一壳体,前平面为倾斜面,前方设有前盖及强化玻璃,上方设置上盖,倾斜面中央设有凸伸段,凸伸段两侧设有一个以上的红外线发光二极体,该壳体内部设有弧形凹台;一摄影机组件,下方设有弧形延伸段,对应于壳体内部的弧形凹台,摄影机组件之延伸段可沿弧形凹台调整摄影机组件之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允癸
申请(专利权)人:允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